鞠鵬
【摘 要】攀巖運動要講究節奏,并非越快越好,在攀巖的線路上動作也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快慢有序,銜接自然。攀巖運動中過于小心,其動作調整必然耗費心神,過于耗費體力,若單獨求快,忽略技巧,極有可能失去平衡,反而拖慢進度。攀爬過程中,越是困難點越不能猶豫不決,應該利用動作慣性和攀爬技巧快速通過。本文基于對攀巖運動的節奏控制能力為主線,分析對其造成影響的因素,同時提出平時對于節奏能力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攀巖運動;節奏能力;因素;方法
攀巖運動中的良好發揮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除了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專業技能外,對攀巖節奏的把控能力也尤為重要。攀巖運動員在攀爬的過程當中憑借豐富的經驗和卓越的技術在巖壁上富有節奏的騰挪閃躍,可以有效緩解心理方面的不適感,達到與自身能力相匹配甚至超越的狀態,能最大限度的降低身體和心理的負面因素,同時利用慣性完成平時不容易完成的動作,使得技術得到超常發揮。也就是說,攀巖節奏就是在攀巖上一個動作完成的同時,運動員利用慣性中間不做停頓快速有效的完成下一個動作,從而使得原本比較困難的動作利用慣性節奏特點比較輕易的完成的一個過程。所以說攀巖運動節奏能力鍛煉非常重要,在平時的日常訓練中也要加以重視。
一、攀巖運動節奏能力的影響因素
(一)身體與技術的相互協調
在攀巖運動的過程當中要想盡快的進入理想攀爬節奏狀態,必須要調動全部身心,使其達到統一,相互協調,手隨腦動。通常狀態下,攀爬過程中的一個動作的完成,上下肢與軀干相互配合從開始到結束一般會在十幾秒的時間內完成,在進行線路更換時,能夠準確快速的對當前環境進行有效分析并支配身體做出反應,使肌肉發揮最大動能,選擇最優落腳點、用力點。所以,良好的協調能力是在攀爬過程當中做出正確反射性動作的前提,也是熟練掌控節奏能力的基礎。
(二)體能儲備量
攀巖運動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特別是在一些正規的比賽當中表現的更為明顯,攀巖運動與其他體育競技類運動有一定的差異,攀巖運動需要動用的身體部位更加多,力量消耗也會更加大,所以對運動員的體能要求和技術要求都非常高,在任何攀巖運動的過程中,不可能剛開始就能進入最佳狀態,找到最佳節奏,在這之前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去適應的,在日常的訓練當中針對專門部位的訓練,如手部和腳步的肌肉,上肢和下肢的肌肉,腰腹間的肌肉等鍛煉可以有效降低攀爬過程中的體能過度消耗,為盡快進入攀爬節奏提供了保障。
(三)心理因素的調節
專業的攀巖運動員高強度的日常訓練和比賽往往對運動員本身的意志造成消磨,身體和心理的疲憊感容易造成運動員煩躁、不安、不自信等的負面心理特征,影響正常訓練的效率和比賽的正常水平的發揮。此時需要對運動員進行專業的心理輔導和課程培訓,使其心理壓力得到緩解,盡快度過運動疲勞期,進入正常的訓練節奏。
(四)攀巖的節奏意識
攀巖線路的差異性決定了其節奏特點也有所不同,在平時的訓練當中,要善于培養運動員敏銳的節奏意識,在攀巖比賽當中可以根據比賽規則,攀巖線路適時調整攀巖節奏,可以說,攀巖意識實際上就是攀巖運動員對攀巖比賽的意識反映,是攀巖經驗和技術快速融合從而致勝的過程。
二、提高攀巖運動員節奏能力的方法
(一)注重協調能力的訓練
協調能力的鍛煉注重技巧,首先,要注重運動員整體能力的協調,可以采用“快速—慢速—快速”的鍛煉方法,使運動員充分感受到速度節奏轉換的感知和技巧,在攀爬訓練中注重鍛煉運動員的力量節奏的變化,使其能夠在速度和力量之間達到最大協調值。具體可以根據運動員自身情況,適當制定相應標準,以最終成績為判定標準,在不同路線,不同負重,不同速度上對運動員進行鍛煉,充分感知不同環境的攀爬節奏,達到攀爬運動的協調統一;其次,注重鍛煉運動員身體整體的肌肉群,肌肉群的鍛煉方式有很多種,常見的多是無氧運動,針對攀爬運動的整體特點,對肌肉群進行專項強化,整體兼顧的鍛煉方法達到肌肉之間的協調。最后,做好運動前的準備工作,根據攀爬運動的不同情況制定相應的運動前準備,建議采用難易過渡,波浪式的運動操來舒緩身心壓力,使得運動員協調整能力得到提高,節奏感得到加強。
(二)體能儲備的擴充訓練
攀巖比賽使得運動員的身心達到極度敏感狀態,對運動員的體能是極大的考驗,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一系列復雜的動作,平時訓練中身體和意識的反射能力此時得到凸顯,攀爬運動中動作通常較為復雜,不同于人體上下樓梯等簡單動作的反射,在日常訓練中可以把復雜的攀爬動作做好拆解,逐步提高各項的反射能力,盡量模擬真實攀巖的環境因素,所以最好在身體疲勞狀態下進行收效才會更加顯著,運動員的體能儲備要遠遠高于正常比賽所需要的體能量值,應采用“超量補償”的方法,來促進節奏能力的提高。
(三)心理素質訓練
1.在攀巖訓練當中,教練要隨時對隊員進行指導和糾正,在攀巖過程當中,遇到攀爬的困難點教練給與隊員語言鼓勵,使其克服心理障礙,把握攀爬的正確節奏。攀爬訓練完成后,教練要及時與隊員就本次攀爬訓練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針對性分析,幫助攀巖隊員強化技能,增強自信心。
2.在實踐型攀爬運動前,運動員要首先從心理上模擬一次攀爬,結合平時訓練技巧與攀爬經驗,首先找出本次攀巖路線上的苦難點,心理上要有所準備如何應對,提前進入攀巖節奏狀態,遇到困那點時是利用節奏慣性完成還是更換落腳點應冷靜思考,正確選擇。
3.可以適當利用外部刺激激發運動員的潛在動力,如語言激勵、音樂激勵(音樂節奏不同,應選擇適當的音樂節奏播放,可以促進運動員把握正確的節奏能力)等。
(四)節奏意識的訓練
首先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預先對攀巖線路上的情況做出正確分析,對于攀巖線路支點的分布、所處的方位、線路的難點和易失誤點做出準確判斷,從而采取有效的動作完成攀爬任務,正確規避風險因素,可以及時根據攀爬線路的情況合理調整攀巖節奏。其次,要有冷靜的思考力,在攀巖過程中除了要對自身眼前線路做好觀察以外,也要對自身線路上方的空間進行預先思考,看到對手暫時超越自己不能慌亂,把握好自身的攀爬節奏,善于模仿領會其他優秀選手的攀巖技巧,使得自身攀巖意識得到強化。再者,比賽場上情形瞬息變化,要根據當時情況和自身能力適時調整正確的戰略,發揮自身的優勢,在平時的訓練當中也應該注重攀巖節奏能力的變化,提高自身思維和判斷的能力,使得攀巖意識、攀巖節奏和應變能力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陶磊,廖志剛,鄧毅洲.攀巖力量訓練方法初探[J].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2003,22(4):57-59.
[2]賈琴.淺談肌肉協調放松對求得最佳速度的作用[J].西安體育學院報,2001,15(1):9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