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宏
善用巡視監督成果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 張宏

巡視是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從嚴治黨、維護黨紀的重要手段,是加強黨內監督的重要形式。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不斷加強和改進巡視工作,把“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作為主要任務,巡視強度力度頻度全面提升、效果顯著,巡視已成為一把出鞘的反腐“利劍”。巡視工作成效關鍵在于成果運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更好地發揮巡視在黨內監督中的重要作用,就是要對巡視成果善加運用。”2015年8月,中央在總結巡視實踐創造積累的有效經驗做法的基礎上,修訂出臺了《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新《巡視條列》對巡視成果運用的各個環節,從巡視報告、聽取匯報到情況反饋、整改落實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環環相扣、具體嚴格,為保障巡視成果運用建立了剛性的制度約束。因此要善用巡視制度利器,發揮巡視利劍作用,積極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王岐山同志多次強調指出,巡視工作成效關鍵體現在成果運用上,巡視完了就要有結果,如果發現問題不解決,還不如不巡視,必須善用巡視成果。中鹽西安公司在2013年接受國務院國資委的巡視監督后,我們聚焦加強黨的領導和黨建工作,全面從嚴治黨,在政治高度上突出黨的領導,在政治要求上抓住黨的建設,在政治定位上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提高廣大黨員干部黨章黨規黨紀意識。
巡視報告是體現巡視成果的重要載體,直接關乎巡視效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巡視工作“就是要發現和反映問題”,“要增強對黨負責的政治意識、發現問題的責任意識、敢于提出問題的黨性意識”。必須牢固樹立“有重大問題應該發現而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沒有客觀匯報就是瀆職”的觀念,做到劍指問題,一目了然。一是內容要詳實。巡視是對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巡視,是政治巡視,不是業務巡視。要緊緊圍繞黨的領導、聚焦全面從嚴治黨,聚焦黨內政治生活、凈化政治生態,突出“兩個責任”的落實。二是問題要清楚。要以“六大紀律”為尺子,堅持紀嚴于法、紀在法前,聚焦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發揮震懾遏制作用;重點發現被巡視單位黨的領導弱化、主體責任缺失、管黨治黨不力等方面的問題。三是線索要準確。要嚴格按照問題線索分類處置標準,準確把握處理意見建議檔次。四是意見要明確。要負責任地提出建議,做到客觀準確、實事求是,有針對性、操作性,不能含糊其辭、過于籠統。
巡視反饋是推動巡視成果落實的重要一環。一要壓實責任。按照“分層反饋,直指問題”的要求,將巡視情況嚴肅認真地向被巡視黨組織和主要負責人反饋,傳導全面從嚴治黨的壓力。向主要負責人反饋,要督促其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責任;向領導班子反饋,要對黨組織落實“兩個責任”、領導干部履行“一崗雙責”提出明確要求。要達到紅紅臉、出出汗、治治病的效果。為強化主體責任意識,對反饋意見實行被巡視黨組織與巡視組共同簽收制度,立此存照,強化責任。二要直指問題。反饋問題要直截了當,明確具體,把問題講透、要害點明,不留情面,不遮不掩。就像習近平總書記講的:“要直指問題,一五一十把問題抖摟出來,根本不要搞任何遮掩。”三要傳導壓力。對頂風違紀問題和典型案例,要點名道姓公開通報,讓干部受警醒、明底線、知敬畏,把紀律立起來、嚴起來,讓利劍高懸、震懾常在。
巡視移交是夯實整改責任,加強成果運用的前提。所有移交的問題線索,必須有結果。一是針對巡視發現的問題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對發現的共性、傾向性問題,要加強綜合分析,進行深度挖掘,解剖麻雀、舉一反三,把普遍性問題找出來、把教訓總結出來,提出治標和治本的對策建議,為推進改革提供“活”情況。二是根據派出巡視組黨組織的決定和具體要求,依據干部管理權限和職責分工,做好分類移交工作。所有問題和線索都必須按規定審批后,根據問題線索類別和干部管理權限,分別移送相關機關和部門。同時,要建立和完善臺賬管理,做到情況明、數字準、責任清。各相關部門對巡視組移交的每一件事項,都要依規依紀嚴肅處置。有關紀律檢查機關、組織部門收到巡視移交的問題或線索后,應當及時研究提出談話函詢、初核、立案或者調離崗位、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降職等處理意見。
整改是做好巡視工作的內在要求,是巡視成果的直接體現。一落實整改責任。要結合巡視發現的問題,推動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通過約談“一把手”、紀委書記,讓被巡視單位提前對照已經巡視過的單位所發現的問題,聞風而動,把能夠改的先改了。對被巡視單位主動整改的問題,及時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深刻剖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切實提高思想認識。針對巡視反饋意見,建立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對賬銷號、逐項落實。二要注重整改實效。巡視整改貫穿巡視工作全過程,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四風”等方面的頂風違紀問題,以及其他明顯違規違紀、且能立即整改的問題,要及時移交被巡視黨組織,督促查處,通過立行立改、抓早抓小,使黨員干部受到黨性教育,促進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巡視反饋意見,黨委(黨組)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把責任壓下去、落實到人,層層傳導壓力。對發現的作風、選人用人方面的問題要限期整改;違紀違法問題線索要及時查處,對有問題的干部發現一批、懲治一批、挽救一批。三要加強整改監督。要以公開促整改,整改結果既在本地區本部門進行黨內通報,又向社會公布,接受黨內、群眾和輿論的監督。對責任不落實、整改不徹底、效果不明顯的,必須嚴肅問責,決不放過,確保巡視成果落到實處。
按照《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列》中13種巡視基本方法,和《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的相關規定,結合西安公司工作實際,在運用巡視成果中查找了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在實際工作中,紀檢監察工作需要組織、審計、財務、法律等各個監督部門通力合作,相互補充、相輔相成,進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由于在信息的傳遞上或多或少會存在一定的差距,紀委監督執紀問責主業就不能全面履行,就打折扣。因此只有加強與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作,才能充分發揮紀委的監督職責。
巡視組巡視的主要對象是單位(部門)黨政領導班子及其成員,特別是黨政主要領導,尤其是黨政“一把手”。而從現實情況來看,紀委監督對象、內容還不夠突出,一是沒有直指黨政“一把手”。平時監督工作應該對“一把手”形成一定的壓力,而不應消散在“班子成員”中,以達到監督的目的。二是工作的針對性不強。沒有把領導班子的作風(包括思想作風、領導作風、學風、生活作風等情況)作為監督工作的重點,而且形式上不是以“監督檢查”為主,而是以“談話了解”為主。
紀檢監察工作的成效與工作人員的配備有很大關系。西安公司紀委成立時間較短,紀委委員、紀委辦公室人員、紀檢委員的業務能力、素質水平較弱,知識結構老化,業務培訓少,沒有形成西安公司的紀檢監察工作體系,工作起來比較吃力。
新形勢下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倡廉建設出現新情況、新矛盾,黨員干部的思想,隨著形勢的發展也發生了變化,干部職工對單位領導的一些不當行為,如果與自己沒有實質的利益沖突,絕大部分的干部職工是不會檢舉,也不愿檢舉,甚或不敢檢舉。現在“熟人社會”特征越明顯,大家“低頭不見抬頭見”,如果被檢舉的領導沒有得到妥當的處理,那么,檢舉者將面臨“穿小鞋”的遭遇,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由此看來,如何營造和諧氛圍,引導干部職工敢于直言,講真話、講實話,也是紀檢監察工作中值得研究和深思的一個問題。
目前干部職工中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思想大有人在。紀檢監察工作中也出現了紀檢干部做“老好人”,抱著消極態度,不愿積極主動地投入紀檢工作的現象。特別是不愿反映一些干部存在的問題,一是怕遭到非議,二是怕遭到報復,三是怕扯不清,四是怕雖有所反映,但由于種種原因,所反映問題得不到妥善解決,最終累及自身。由于缺少激勵機制,認為干好干壞都一樣,紀檢監察人員的主動性、積極性也沒有有效地調動起來,需要進一步完善激勵約束機制。
中鹽西安公司黨委和各級黨員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習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和系列重要講話,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強化政治擔當,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聚焦加強黨的領導和黨建工作,全面貫徹總書記在國企黨建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國資委黨委工作部署,不斷運用巡視監督工作成果,為公司提質增效、轉型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要解決“上面九級風浪、下面紋絲不動”的問題,關鍵是層層傳導壓力,把責任落實到基層。從西安公司紀檢監察工作中發現的情況看,反映黨員干部問題線索主要有優親厚友、虛報冒領、懶政怠政等,這些問題之所存在歸根結底還在于基層黨支部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沒有壓實,導致腐敗有空可鉆、有機可乘。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關鍵要抓住黨委(總支、支部)主體責任這個“牛鼻子”,逐級落實責任,逐層傳導壓力。充分發揮紀檢人員“千里眼”“偵察兵”、政治巡視“探照燈”“顯微鏡”作用,以“啄木鳥”式監督治病樹、拔爛樹、扶歪樹。要求支部書記責任上肩,既要掛帥又要出征,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其他班子成員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善借他力推進分管領域、分管部門的自查自糾、正風肅紀。同時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強化抓好黨建的本職理念,加大問責力度和責任追究,推進“兩個責任”落實。
一是多到基層單位摸清政治生態情況。監督檢查是紀檢監察人員掌握情況的重要方式。首先要認真確定檢查內容。會議記錄、黨建臺賬、文件資料、信訪問題,權力運行過程留下的一切可視資料,以及能說明問題的一些現場等等,都是監督檢查政治生態的載體。二是精心組織檢查活動。做到既不影響基層單位正常工作,又能保證獲取第一手真實資料;既不故弄玄虛,又不放過任何有價值線索。三是準確研判監督檢查結果。對檢查收集的驗證信息,我們結合民主測評、問卷調查和在黨員群眾中走訪了解的情況,客觀全面加以研判,盡量用事實說話,用數據說話,為基層黨組織和相關人員寫出準確的政治體檢單。
紀檢監察工作面向基層群眾,一定要心系職工,胸懷職工,到黨員群眾中多走訪,爭取黨員群眾支持擁護,獲取全面真實情況。一是帶著問題走訪。圍繞檢查檢驗清單梳理出具體事項,變成疑惑、疑點,帶到黨員群眾中去了解,做到有的放矢地“走”和“訪”。二是帶著真情走訪。紀檢監察人員帶著對紀檢工作的赤膽忠誠,用真情實意打消群眾顧慮,讓黨員群眾敢于講真話。只有聽到真話,才能了解真情。我們注意從“街頭巷議”、“民謠”、“順口溜”等信息中收集職工群眾反映的情況,對公眾反映強烈的共性問題予以特別關注。三是確保走訪范圍。要想做好紀檢監察工作,如果還沿用機關化工作方式,缺乏到群眾中走訪,或者走訪范圍較小,其效果如何,自然會不言而喻。
腐敗問題,有的很難從賬本上直接發現。這就要求紀檢監察人員必須到職工群眾和社會生活中多聽多看,聚焦熱點焦點問題線索,善于捕捉和發現問題。首先,聚焦群眾意見和怨言。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多種方式,善于從群眾的抱怨和呼聲中摸排腐敗行為,善于從表象挖尋根源。其次,聚焦熱點事項重點工程。對重大投資、專項資金、招投標工程,進行賬實核對,現場查看,全程查看,跟蹤關注,從蛛絲馬跡中發現腐敗問題線索。再次,聚焦監察對象“八小時外生活”。被監察對象在重要敏感時間節點,大都“中規中矩”,即使有問題人員也會“夾著尾巴做人”,因此,紀檢監察人員除了緊盯被監察對象“八小時內”現實表現,還要深入了解其“八小時外”歷史表現。
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處在黨的執政體系的“神經末梢”,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最堅實的力量支撐在基層,最突出的矛盾問題也在基層。一是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西安公司紀委帶領黨辦、紀檢監察工作人員深入基層一線,傳達貫徹總公司紀委書記肖祥立的的講話精神,突出重點內容、重點對象、重點環節和重點崗位上的黨員干部和事情,提醒大家遵守政治紀律政治規矩,防止小錯釀成大錯,小利益鏈條變成大利益輸送。組織黨員、部分關鍵崗位和重點人員簽訂《自覺遵守“十條禁令”承諾書》、《廉潔從業承諾書》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二是開展專項治理。對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我們認真分析研究,找出共性的突出問題,我們連續兩年組織開展“紀律規矩教育月”活動,部署開展“四風”問題整治“回頭看”工作,組織開展“企業領導人員違規經商辦企業、為親友承攬業務、關聯交易利益輸送”三項治理,正在組織開展“‘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物資采購、產品銷售”三個方面專項治理,進一步規范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業行為。三是針對公司銷售網點多、距離遠、人員難以集中的現狀,公司紀委辦公室將《央企領導人員違紀違法警示錄》光盤拷貝到銷售片區的電腦上,使銷售人員在工作間隙觀看教育警示片,擴大學習教育覆蓋面,促成黨員干部真正從內心深處警醒自己,筑牢思想道德防線。
(作者單位:中鹽西安鹽業公司紀委書記)
(編輯:程鈺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