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陽(新疆圣雄氯堿有限公司, 新疆 吐魯番 838100)
聚氯乙烯汽提塔溫度優(yōu)化控制方法
劉東陽(新疆圣雄氯堿有限公司, 新疆 吐魯番 838100)
分析了聚氯乙烯汽提工藝過程,并探討了溫度對汽提塔的重要影響。采用基于神經網絡模型的PID控制器,實現對聚氯乙烯汽提過程的神經網絡控制,通過計算機仿真分析表明,建立的PID控制器模型能后良好的模擬汽提過程的相關數據,驗證了該模型的有效性,對優(yōu)化汽提塔溫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聚氯乙烯;間歇反應;非線性預測;溫度控制
聚氯乙烯產品在人們生活和社會建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生產加工過程,需要對聚合后的聚氯乙烯進行汽提,以達到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降低能耗等目的[1]。聚氯乙烯汽提過程為非線性和時變性,仿真的模型難以建立,工藝過程參數難以控制,對汽提過程建立有效的模型進行控制分析,對提供聚氯乙烯產品質量等都有較大的意義[2]。
間歇控制過程應用于石油化工、生物制藥、農產品加工等諸多領域,常見的間歇工藝過程有間歇反應過程、間歇精餾過程和間歇干燥過程等,含有半間歇和全間歇兩種模式,具有間斷重復運行的共性。間歇過程的靈活性使得在工藝加工過程具有可以隨時改換的特性。目標是提高產量質量、產品產量和減少工作時間等,并通過操作軌線來完成,在間歇反應過程中,一般控制變量較少,主要有反應溫度等[3]。
間歇反應過高具有非線性、難控制、建模難等難題。在多次的聚氯乙烯工藝現場調研后,探討了整個聚氯乙烯汽提的工藝過程,采用先進的模型對汽提過程進行建模和分析。利用仿真分析來驗證建立模型的可靠性。
(1)工藝流程 漿料從供料槽輸送到汽提塔,再進入熱交換器 中,預熱后從汽提塔底部排出,再經過熱交換器冷卻,進入到混料槽內,VSM蒸汽從汽提塔頂部逸出,進入塔頂的冷凝器中,使得蒸汽在此冷凝。冷凝后的蒸汽和液相進入到汽提塔冷凝液收集器中,液相與氣相開始分離,飽和水的VCM從收集器頂部逸出,冷凝水作為廢水處理。在汽提脫析PVC漿料工藝過程,影響脫析的主要原因有塔底和塔頂的溫度,塔頂的壓力,塔底的液位,蒸汽量,滯留時間等。控制好各個工藝過程的參數,對整個汽提過程和汽提后物料的質量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溫度控制的影響 溫度是影響汽提塔工作效果的重要因素,脫析溫度直接影響脫析效果和VSM的殘留量,溫度越高,VCM殘留量越少,但隨著溫度的持續(xù)升高,過高的溫度使得VCM直接分解,導致產品質量受到影響。對漿料在進入汽提塔和在汽提塔內的反應溫度的控制,極大的決定了工藝過程的效率。一般情況下面進塔漿料溫度在40~60℃,熱交換器處理后的溫度一般為90~100℃,此時的溫度早已超過樹脂的玻璃化溫度(80℃左右),有利于對PVC顆粒中VCM的脫析。若進塔漿料溫度較低,會產生它內部蒸汽還未到塔頂部就已經產生液化,降低塔頂溫度,使得VCM脫析不合格。一般情況塔頂溫度在100~110℃,塔底溫度在110~120℃。
(1)PID控制器原理 PID控制系統(tǒng)原理見圖1,包括控制器和被控制對象。目前采用的PID自適應控制器,能有效的解決間歇過程的時變性。神經網絡系統(tǒng)可實現非線性函數,利用神經網絡與PID控制方法相結合,實現一種更為有效和可靠的PID控制器。

圖1 PID控制系統(tǒng)概念圖
(2)基于神經網絡PID控制器 通過調整好比例環(huán)節(jié)、積分環(huán)節(jié)、微分環(huán)節(jié),形成控制過程相互配合和制約的關系,神經網絡采取的非線性表達方式,可形成任意線的表達,實現最佳的組合PID控制模型。利用三層神經網絡模型算法描述聚氯乙烯的汽提過程,步驟為:①確定網絡結構,包括對層節(jié)點和隱含層節(jié)點的確定,以及加權系數、速率和慣性系數的確定;②計算時刻誤差值;③計算PID控制器的可調參數;④計算PID的輸出值;⑤調整加權系數,實現PID控制器的自適應參數調整;⑥重復計算過程。其中計算過程的控制算法為增量式計算方法,調整PID參數時必須要使得參數給定值達到最優(yōu)的指標要求。
(3)仿真分析 根據聚氯乙烯汽提塔生產工藝過程的實際情況,設定輸入層為5個神經單元,隱含層為4個神經單元,輸出層為1個神經單元。分析模擬過程,聚氯乙烯汽提塔塔頂的溫度給定為105℃,且溫度不超過110℃。塔底的溫度給定為115℃,且溫度不超過120℃。仿真分析得到控制系統(tǒng)能很好的跟蹤溫度變化的過程,當出現塔頂和塔底的溫度擾動時,基本不會出現彼此干擾的現象。
氯乙烯在聚合反應后,對聚合物漿料進行汽提工藝,降低單體的含量。采用神經網絡與PID控制器相結合的模型,實現汽提塔的解耦控制。并進行計算機仿真分析,反應出該系統(tǒng)的良好可實現性能。
[1]呂亞鋒,郭利進,成立存.基于動態(tài)矩陣控制的聚合釜溫度控制與仿真[J].計算機仿真,2014,(07):198-201+250.
[2]王福華,魏希全,王秋云.PVC聚合釜溫度控制系統(tǒng)的核心問題[J].中國儀器儀表,2012,(06):51-54.
[3]周治鈺,徐光斌.聚氯乙烯聚合釜溫度控制系統(tǒng)實現[J].軟件導刊,2011,(08):92-93.
劉東陽(1987- ),男,漢族,助理工程師,從事聚氯乙烯生產加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