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妹,周莉,胡秦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江西 九江 332000)
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與胎兒缺氧的臨床意義
李蘭妹,周莉,胡秦
(九江市婦幼保健院產科,江西 九江 332000)
目的 分析研究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測定應用于胎兒缺氧診斷中的臨床意義。方法 選取本院婦產科收治的50例胎兒缺氧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其均在產前接受超聲檢查,并通過血流頻譜對胎兒的大腦中動脈各項血流動力學參數進行測定。選取同期在本院接受規律產前檢查,且胎兒正常分娩的孕婦作為對照,調取其產前超聲診斷資料,比較兩組胎兒的大腦中動脈各項血流動力學參數的差異。結果比較胎兒缺氧組和正常胎兒組的大腦中動脈各項血流動力學參數的測定結果,可見胎兒缺氧組的Max和Min均顯著高于正常胎兒組,而S/D、RI及PI三項指標則均顯著低于正常胎兒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規范的產前超聲監測可以通過對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的改變分析判斷胎兒的腦循環狀態,預測胎兒缺氧的發生并采取積極處理措施,改善妊娠結局。
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胎兒缺氧;彩色多普勒超聲
胎兒宮內缺氧可能造成胎兒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等一系列不良妊娠結局,并對窒息兒的神經系統造成損害,對其智力發育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可能直接造成圍生兒死亡[1-2]。臨床實踐研究發現,胎兒缺氧時間的長短與新生兒不良結局的嚴重程度息息相通。因而,在產前對胎兒宮內缺氧的情況進行及時發現和處理對于減輕缺氧后遺癥,降低圍生兒死亡率都有具有作用。本文就本院收治的50例胎兒缺氧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分析其與正常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的差異,探討其對胎兒缺氧的預測評估價值。具體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本院婦產科收治的50例胎兒缺氧的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其均在分娩過程中被證實。孕婦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9.1±3.5)歲。孕周27~41周,平均孕周(35.2±3.4)周。其中,36例為胎兒宮內窘迫;6例屬于新生兒窒息;8例合并羊水糞染。選取同期在本院接受規律產前檢查,且胎兒正常分娩的孕婦作為對照,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9.8±3.1)歲。孕周27~42周,平均孕周(35.0±2.8)周。兩組孕婦均為單胎妊娠,且在年齡、孕周等方面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排除標準:產前檢查發現合并羊水量異常、胎兒存在臍帶繞頸、胎兒有畸形表現的情況;孕婦妊娠期間合并產科并發癥或其他內外科合并癥的情況。
1.2 方法 兩組孕婦在入院后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檢查前要求孕婦保持膀胱充盈,取平臥位,將涂好耦合劑的腹部探頭(檢查儀器為Philips IU22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在3~5 MHz之間)輕輕置于其腹壁上,按照從上到下的順序移動,確定胎兒的胎位,并對其雙頂徑、頭圍、股骨長度、胎心率等進行常規探查和測定記錄,同時對其羊水狀態、胎盤情況進行了解。通過顱腦橫切面對顱骨進行探查,確定腦中線位置以及雙側脈絡叢是否正常。當圖像顯示效果不佳的情況下,可以指導孕婦變換體位,使得胎兒的主要血管的二位聲像圖及血流頻譜圖像可以清晰顯示。常規方法取樣,調整彩色多普勒超聲采樣容積為2 cm,脈沖取樣線與血管夾角盡量接近0°,避免附近血管信號干擾檢測結果。在大腦長軸切面對丘腦透明隔腔進行充分顯示,并向顱底方向移動探頭,確定大腦中動脈的位置,放大圖像,顯示顱底動脈環的彩色血流信號,選擇在胎兒沒有胎動及呼吸運動的情況下實施超聲測定,測定時盡量使聲束與血流保持平行狀態,探頭移動時不加壓。記錄并比較兩組胎兒大腦中動脈的最大血流速度(Max)、最小血流速度(Min)、搏動指數(PI)、阻力指數(RI),血流速波的收縮末期峰值(S)與舒張末期峰值(D)及二者的比值(S/D)。
1.3 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數據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胎兒缺氧組和正常胎兒組的大腦中動脈各項血流動力學參數的測定結果,可見胎兒缺氧組的Max和Min均顯著高于正常胎兒組,而S/D、RI及PI三項指標則均顯著低于正常胎兒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胎兒缺氧組和正常胎兒組的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參數比較
目前臨床上主要通過定期產前檢查對胎兒宮內供氧情況進行監測,常使用的手段包括:胎兒電子監護、胎動計數、羊膜鏡檢查、超聲影像學檢查等方法[3],由于胎兒電子監護以及胎動計數對輕度胎兒缺氧的情況靈敏度較差,而羊膜鏡檢查則需在陰道窺器的輔助下暴露宮頸并置入羊膜鏡檢查,操作不當可能對孕婦造成一定傷害。彩色多普勒超聲技術不僅具有無創、操作簡便、安全性好的優點,而且可以對胎兒臍動脈、大腦中動脈等部位的血流動力學變化情況進行探查,并據此分析胎兒缺氧情況。
大腦中動脈是為胎兒大腦提供血液的最主要的部位,通過對大腦中動脈血流速度等各項參數的測定可以對胎兒腦血液變化情況進行判斷。隨著妊娠時間的延長和胎兒腦血管的發育,其管徑會不斷增粗,正常情況下其腦部血流阻力會相應減小,以達到促進兒腦部的血流量提高,血液供氧量增加的目的,并保證胎兒在子宮內的健康成長[4-5]。而當胎兒發生宮內缺氧的情況下,神經體液的調節機制會促進周圍血管收縮阻力增大,使腦血管出現代償性擴張狀態,腦血流量迅速怎加,血流速度加快,達到正常狀態時的2~3倍,而搏動指數與阻力指數降低,這被稱為“腦保護效應”[6]。從本文的研究結果來看,胎兒缺氧組的最大血流速度和最小血流速度都顯著高于正常胎兒組,而收縮末期峰值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比值、阻力指數、搏動指數降低,提示胎兒處于缺氧狀態,宮內生長情況欠佳,需要對缺氧胎兒進行預防治療,以降低圍生兒的死亡風險等情況,提高其出生素質。
胡志江[7]的研究與本文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其還對胎兒宮內缺血時的臍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變化情況進行了分析,結果可見缺氧胎兒的臍動脈的收縮末期峰值血流速度與舒張末期峰值血流速度的比值、阻力指數、搏動指數均呈上升狀態。臍動脈作為連接胎盤與胎兒的重要紐帶,在母體、胎盤或者胎兒發生異常的情況下,胎盤絨毛血管也會出現痙攣、水腫及梗死等情況,并使臍動脈舒張末期血流量會減少[8-9]。但由于臍血流更多反映的是胎盤及胎兒的循環狀態,相對而言,胎兒大腦中動脈的血流速度變化可以直接反映胎兒腦循環狀態,在缺氧發生時,腦灌注壓反應的改變也先于臍血流,更具臨床應用價值[10]。
綜上所述,通過規范的產前超聲監測可以通過對胎兒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的改變分析判斷胎兒的腦循環狀態,預測胎兒缺氧的發生并采取積極處理措施,改善妊娠結局。
[1] 李鑫.彩超大腦中動脈血流峰值速度檢測胎兒宮內貧血的探索和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31(9):2889-2891.
[2] Cabral AC,Reis ZS,Apocalypse IG,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Doppler ultrasound in measuring the aortic isthmus of the fetuses[J].J Int Obstet Gynecol,2012,39(1):6-9.
[3] 劉玲.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臍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血流頻譜對預測宮內窘迫的臨床意義[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5):602-607.
[4] 周彩虹,王林.彩色多普勒超聲測量胎兒的臍動脈與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標的臨床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7):4739-4741.
[5] 梁淑儀,楊佳麗.彩色多普勒對高危妊娠胎兒臍動脈及大腦中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的研究價值及臨床意義[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16):613-616.
[6] Berkley E,Chauhan SP,Abuhamad A,et al.Doppler assessment of the fetus with intrauterine growth restriction[J].Am J Obstet Gynecol,2012,206(4):300-308.
[7] 胡志江.試論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宮內缺氧大腦中動脈與臍動脈血流動力學變化的臨床效果[J].生物技術世界,2016,5(2):91.
[8] Schenone MH,Mari G.The MCA Doppler and its role in the evaluation of fetal Anemia and fetal growth restriction[J].Chin Perinatol,2011,38(1):83-102.
[9] 哀雪英,賴育美,鄔素英.妊娠期高血壓病胎兒腎動脈和大腦中動脈彩超的檢查及阻力比值指標預測胎兒缺氧的臨床意義[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36):516-517.
[10]歐陽焰.大腦中動脈血流指數預測胎兒宮內缺氧的臨床意義[J].中國衛生產業,2014,13(10):152-1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