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蘭蘭,查麗華,喻志祥,黃衛群
(1.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ICU,江西 景德鎮 333000;2.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西 景德鎮 333000;3.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西 景德鎮 333000;4.江西省景德鎮市疾控中心,江西 景德鎮 333000)
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的療效及安全性分析
曾蘭蘭1,查麗華2,喻志祥3,黃衛群4
(1.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ICU,江西 景德鎮 333000;2.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西 景德鎮 333000;3.江西省景德鎮市第三人民醫院,江西 景德鎮 333000;4.江西省景德鎮市疾控中心,江西 景德鎮 333000)
目的 分析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的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隨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90例,分為M組(n=45)和N組(n=45)。N組患者進行常規內科綜合治療,M組患者在N組患者的基礎上進行血漿置換治療。對比M、N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指標(PTA、ALT、ALB、TBil)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結果 相對于N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指標(PTA、ALT、ALB、TBil),M組患者的較優,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對于N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11.1%),M組患者的(6.7%)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取得了顯著的臨床療效,患者的肝功能明顯改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極低,值得借鑒和支持。
血漿置換;重型肝炎;療效;安全性
重型肝炎患者的肝細胞會出現大量壞死,例如碎片狀壞死、橋接壞死以及肝細胞壞死等,患者極易出現各種并發癥,常常伴隨電解質紊亂以及內環境變化等,導致毒性物質不能有效的代謝處體外,肝功能以及解毒激素顯著下降。據調查顯示: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血漿置換治療,肝功能明顯提升,臨床癥狀以及體征顯著好轉,并且患者出現的不良反應極少[1]。為此隨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90例進行有效的研究,總結研究如下。
1.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90例,分為M組(n=45)和N組(n=45)。M組男女比例26∶19,年齡28~38歲,平均年齡(33.0±4.2)歲,病因:23例患者是N型肝炎病毒感染、8例患者是酒精性肝炎、10例患者是藥物性肝炎、4例患者原因不明。N組男女比例28∶17,年齡29~40歲,平均年齡(34.5±5.1)歲,病因:20例患者是N型肝炎病毒感染、10例患者是酒精性肝炎、9例患者是藥物性肝炎、6例患者原因不明。排除標準:①被確診為肝癌的患者;②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患者;③溝通交流存在障礙的患者;④臨床資料不完整的患者;⑤對本組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⑥患者以及家屬不同意進行本次研究的患者。兩組患者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為之后的觀察指標的對照研究做好鋪墊,展開對比。
1.2 方法 N組患者進行常規內科綜合治療。給予患者新鮮血漿、白蛋白、免疫調節劑、甘草酸二銨以及還原型谷胱甘肽等對癥治療,維持機體的水電解質平衡[2]。
M組患者在N組患者的基礎上進行血漿置換治療。采用多功能血液進化儀(山東威高集團醫用高分子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血液置換治療。每一次的血漿置換量保證在2 000~3 500 mL,血液流出速度控制在60~120 mL/min,血漿的分離速度控制在25~30 mL/min。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控制血漿置換次數。置換之前可給予患者0.75 mg地塞米松注射液(天津天藥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3553)靜脈滴注,以此預防過敏[3]。每置換1 000 mL的血漿,靜脈滴注20 mL 10%的葡萄糖注射液,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
1.3 評價標準
1.3.1 治療效果 顯效:患者的病情基本或者完全治愈。有效:患者的病情可見顯著的好轉。無效:患者的病情未見明顯的好轉,甚至出現了加重。有效率+顯效率=總有效率[4]。
1.3.2 臨床指標 PTA、ALT、ALB、TBil。
1.3.3 不良反應 惡心、躁動、皮膚瘙癢、皮疹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利用Epidata 3.0軟件錄入所有的數據,采用SPSS 15.0的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進行統計,其中包括計量資料和計數資料,本次研究中選用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即為M、N兩組患者的PTA、ALT、ALB、TBil、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M組患者的治療效果91.1%(41/45)遠優于N組患者的64.4%(29/4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9.2571,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n)
2.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M組患者的PTA、ALT、ALB、TBil指標遠優于N組患者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M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6.7%(3/45)與N組患者的11.1%(5/45)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488,P>0.05),見表3。

表2 兩組臨床指標比較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n)
重癥肝炎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急危重癥,具有極高的病死率,病死率可高達70%以上,重癥肝炎患者的機體代謝一般呈紊亂狀態,導致大量的代謝毒素聚集,例如芳香族氨基酸、免疫復合物、膽紅素以及氨等[5]。重型肝炎患者的肝細胞大量壞死,導致患者出現黃疸進行性加深、凝血酶活動度上升、凝血酶時間延長、出血、精神癥狀、消化道癥狀以及極度乏力等一系列肝衰竭癥候,排泄、解毒、合成以及分泌等功能均出現了嚴重的障礙,不僅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還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血漿置換可以有效的清楚患者體內小、中分子毒性物質,例如腫瘤壞死因子、補體激活物以及內毒素等,消除全身組織的毒性作用以及肝臟衰竭癥狀,減輕患者的炎癥反應,可將毒素以及膽紅素直接排除,對惡性循環起到一定的抑制、阻礙作用,糾正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平衡,穩定機體的內環境,使得損傷的肝細胞可以再生,避免多種臟器出現衰竭[6]。血漿置換還可以補充患者機體缺乏的白蛋白、調理素以及凝血因子等多種物質,一定程度上可以彌補肝臟的生物合成、排泄以及解毒作用,改善患者的病情,為肝組織的再生以及肝細胞的恢復創造一定的條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給重型肝炎患者帶來了一線希望[7]。
本組研究數據表明:M組患者進行了血液置換后,發現其總有效率為91.1%、不良反應發生率為6.7%;N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64.4%、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1%,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M、N兩組患者的PTA、ALT、ALB、TBil指標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重型肝炎患者采用血液置換進行治療,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以及肝功能可見明顯的好轉,并且不良反應發生率極低,更具有安全性以及可行性,值得廣大患者信賴和支持。
[1] 王錦春,許文芳,沈華江,等.血漿置換對重型肝炎患者凝血功能的影響[J].檢驗醫學,2015,30(10):1008-1010.
[2] 覃雪英,陸啟峰,覃后繼,等.血漿置換聯合穴位注射治療對重型肝炎患者血清細胞因子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4):892-894.
[3] 夏紅,田小利,楊帆,等.血漿置換對重型肝炎患者血清HGF、OSM、aFGF的影響[J].重慶醫學,2012,41(6):561-563.
[4] 周曉群.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36例圍術期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3):75-77.
[5] 周燕群.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67例的療效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4):195-197.
[6] 劉億軍.人工肝血漿置換治療重型肝炎59例臨床療效觀察[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2,24(6):358-359.
[7] 秦如松,江應安.恩替卡韋輔助血漿置換對重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2015,7(11):148-151.
10.3969/j.issn.1009-4393.2017.3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