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通過連續幾年的觀察發現,進入二輪復習后,部分學生出現提不起精神、聽課效率低下,反應遲緩等不理想狀態。尤其對頻率較高的試卷講評課,由于學生的基礎參差不齊,學生的錯題差距較大。若按照傳統教學,教師講評錯誤率較高的題,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不高。所以為了真正達到二輪專題整合、查漏補缺、進一步提高復習效果的目的,在連續幾年的畢業班教學實踐中發現,構建學習小組,發揮集體的智慧,互幫互助地學習,更有利于學生在該階段的復習備考,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點帶面地促進學生參與到課堂的復習探討中。下面以試卷講評課為例,展示學習小組的構建及其在二輪復習中的作用,真正實現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獲得新的理解和收獲,在學業和交流能力上不斷進步。
1 構建互助小組
為了使更多的學生樂于接受小組探討與學習的模式,并真正參與其中,組建學習小組前有必要在班級進行有效的宣傳和引導。
1.1 構建學習小組前的宣傳
通過分析發現,阻礙學習小組功能發揮的主要障礙有:(1) 很多學生習慣獨立思考,遇到難題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等待老師講評。(2) 部分學生認為:討論浪費時間,特別是在幫助他人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己沒有收獲;通過討論學習,他人的成績提上去后,自己的成績排名可能落后。
針對以上幾點,為了打破學生的思想障礙,教師可進行如下的宣傳:
(1) 實現小組學習提高成績的知識基礎:① 通過一輪復習,師生已經對各知識點進行了全盤復習;② 統計發現,每次考試90%以上的題目正答率都在50%以上。
(2) 了解的競爭對手:去年本省的理科考生人數(2016年廣東高考報考人數文理合計73.3萬),所以競爭對手是全省四十多萬的理科考生,而不是班上的幾十個同學。
(3) 合作學習對個人的益處:解讀學習金字塔:“教別人”或者“馬上應用”,兩周以后學習的內容可以記住90%,相比其他的學習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習的效率。也就是說,即使是成績較好的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通過向別的同學講解,也能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日后遇到類似的題目也能做到不出錯,益處顯而易見。
1.2 組建原則與方法
解決學習中的疑點與難點,自主與2個同學組建一個學習小組,特殊情況不超過3人一組,教師協調個別沒有組建小組的學生。共同的學習需求、較少的人數及自愿的組合,可以保證人人都能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這樣的學習小組一天內就可以構建好,且不需要太多的磨合時間,明確的目標及高考前這一特殊時間段,可以進一步確保小組的實效。
2 試卷講評課的課堂
2.1 課前準備
教師提前下發批改好的答題卷和答案,讓每個學生清楚自己的總分及各小題的分數。將班級每個學生的各大題分數及總分、班級平均分張貼(考慮分數較低的同學,隱藏這部分學生的姓名和學號)。
教師課前做好各題的正答率分析,針對正答率低于50%的題目,做好分步分析的學案。如:
圖1是溫度對草莓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響,則草莓生長的最適溫度大約為 (15℃、25℃、35℃)。可設計系列問題:① 圖中葉綠體釋放的氧氣速率表示 (總/凈)光合速率。② 草莓生長情況需觀察 (總/凈)光合速率。③ 15℃時草莓的呼吸速率為 (mgO2/g·h),總光合速率為 (mgO2/g·h),凈光合速率為 (mgO2/g·h)。④ 25℃時凈光合速率為 (mgO2/g·h),35℃時凈光合速率為
(mgO2/g·h)。
2.2 課堂實施
① 教師簡要分析該卷覆蓋的知識點和答題情況。知識點的分析能讓學生對自己的缺漏點心中有數,而總體成績及各大題的班級平均分的分析能讓臨界生找到差距及增分點。② 下發學案,小組內討論,教師督促學生,但盡量不參與討論。實踐發現,這樣的討論往往會延續到教師提醒時間才能停止。③ 教師檢查與引領。教師有意識地選擇膽大、聲音洪亮,分數稍低于平均分的1或2名學生上臺展示答卷,將自己對錯題的認識及正確的解答思路講給大家聽。講得不夠清晰的地方,由其他學生補充。教師根據學生解答的情況及時總結,對不同的解題技巧和思路及時呈現。如:
研究人員希望通過轉基因技術將抗旱基因H導入到不抗旱的農作物細胞中去,培育抗旱農作物新品種。但是轉基因植物可以通過花粉將抗旱基因H擴散到其他植物,從而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的危害。據此分析,為了降低此種風險,研究人員可以選擇將目的基因(抗旱基因H)整合到 (填寫“細胞核基因組”或“線粒體基因組”),你的理由是
。
參考答案:由于受精卵的細胞質是由母本(卵細胞)提供的,和雄性產生的花粉沒有關系。
學生在講解這道題后,教師及時對核基因和細胞質基因的遺傳特點進行梳理總結,適時對該學生及其小組進行評價與鼓勵。
2.3 課后檢測
學生對照自己小組的平均分是否低于教師劃定的標準分,低于標準分的小組參加補考(標準分可固定為“班級平均分—5分”,確保補考人數適當)。這樣極大地提高了學生上課討論的積極性,每次考試成績一公布,學生們就開始計算自己小組的平均分,以明確是否要補考。這樣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起到了很好的監督與促進作用。
2.4 關于補考卷
為了達到檢驗與鞏固的目的,同時不耽誤學生太多課外時間,所以將試卷正答率較低的試題進行適當的改編,或尋找相關變式訓練題,如某選擇題的選項:tRNA由三個堿基組成,這三個堿基稱為反密碼子。改編為:tRNA由 (三/多)個核糖核苷酸組成,含 (一/三)個反密碼子, (是/否)含氫鍵?
題量要保證學生10 min內能完成。實施一段時間后,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不僅補考的學生積極性極高,不需要補考的個別學生也想參與到補考中。
3 實踐反思
一段時間的實踐后,發現,這樣的試卷講評課幾乎能讓所有的學生參與其中。對于個別不善交流的學生,一開始教師就要做好引導,帶動其參與小組的討論。這樣的課堂氣氛極其熱烈,學生上課精神萎靡、復習效率低下的狀態一掃而光。但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討論時間一定要有保證、教師對學生的出錯點要有清晰的認識。在檢查與引領環節,教師要有充分的準備,以便及時地進行總結與提升,適時進行變式訓練,或有針對性地在后續教學中進行專項復習。
參考文獻:
(美)南希·弗雷,道格拉斯·費舍,桑迪·艾佛勞芙.教師如何提高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效率[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