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強
摘 要:大數據環境給圖書館的地位、服務理念、服務方式等帶來了挑戰。圖書館要想應對挑戰,優化服務就要做到: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
關鍵詞:大數據;圖書館;讀者服務;開展優化
信息技術的發展產生了復雜海量的信息,這些信息具有很高的價值,增長、傳播、速度快,這種信息就是大數據。大數據環境影響人們工作、生活、思維的同時,也影響了他們查詢獲取信息的方式。大數據環境給圖書館的讀者服務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如何利用機遇,迎接挑戰,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1 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優化創新服務的必要性
大數據環境使圖書館讀者服務面臨挑戰。圖書館是公眾信息存儲和服務中心,但信息技術的發展使其地位受到了挑戰。互聯網的數據庫技術和搜索引擎技術不僅能存儲海量信息,還具有檢索服務功能,能方便公眾查詢、使用信息,滿足自身需求。很多讀者開始在互聯網中查詢自己需要的信息,圖書館要想吸引讀者,就要轉變工作理念,由“以書為本”變為“以人為本”,主動分析、預測讀者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1]大數據環境除了對圖書館地位、工作理念提出挑戰,還挑戰了圖書館的服務方式。傳統的圖書館在規定時間內,向讀者提供外借、閱覽等服務,且由于工作人員少,難以提供針對性服務。這種受時間、空間限制,服務質量有限的服務方式在大數據環境下受到沖擊。要想應對大數據環境給圖書館服務帶來的挑戰,滿足各層次讀者的需求,就要引進信息技術,進行圖書館讀者服務的優化和創新。
2 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在大數據環境影響下,讀者的類型更加豐富。包括學生、科研人員和普通民眾,他們在圖書館中獲取文獻信息和生活信息資料,此外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和廣泛應用,他們獲取信息的途徑也日益豐富。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要想迎接挑戰,保持競爭優勢,就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圖書館要認真分析并滿足讀者對信息的需求及權益,這要求圖書館的各項工作都要圍繞讀者的需求進行,為讀者提供和諧、自由的圖書館環境,并在這個環境中能幫助讀者及時、準確的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3 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素質
要想促進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改革和創新,就要加強圖書館人才隊伍的建設,人才是創新的基礎。電子、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廣泛運用,使人們能在生活、工作中隨時隨地的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擴大了信息檢索利用者的主體。人們對圖書館的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應培養創新型人才,建立專業技術能力的測評機制,提高自身的服務水平。人才的培養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訓、激勵機制,以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及創新研究的積極性、綜合素質。工作人員專業技術能力的提高,才能采集、整理、優化并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
4 開展各種形式的服務
(一)開展個性化服務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人們能隨時隨地的利用搜索引擎的檢索功能,快速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相比之下,圖書館查閱工具書這種信息檢索手段已經失去了優勢。圖書館要想滿足用戶的需要,就要建立圖書館數據開放平臺,把圖書館數據統一、全方位的向用戶開放,通過網站、數據、程序、服務系統等的建設,進行服務創新,向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讀者的需求具有突發性和隨機性的特點,還容易受市場變化的影響。[2]因此圖書館應該利用大數據對讀者的閱讀需求、行為習慣等進行分析和預測,及時調整服務模式和系統資源的分配。如圖書館可以根據圖書借還流通和數目查詢的日志數據,了解讀者的需求和市場變化,自動、智能的為讀者提供安全、高效、經濟、準確、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
(二)知識化服務
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加快了人們的生活節奏。人們的閱讀越來越碎片化、功利化。用戶不再滿足于到圖書館查閱規模龐大的知識信息,再從中分析、挖掘自己所需要的知識。而是熱衷于網絡上短小精悍、已被深度分析、加工過的知識信息,使他們能更加方便的在其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信息可視化技術能把大量非數值型信息呈現在讀者眼前,便于讀者對其理解、分析。這種技術為讀者營造了一個方便的知識信息環境,在這個環境中讀者能對檢索過程、結果及其它們之間的關系,數據庫內容和時間分布等有直觀的了解。信息可視化技術還能制作學科地圖,以展示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學科的知識結構和特征。讀者在學科地圖中能更方便、深層的挖掘信息資源中潛在的知識。信息可視化技術高效幫助讀者獲取準確的信息,從而提高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三)智慧化服務
大數據環境下,圖書館要存儲、傳輸、挖掘、服務大量的信息資源,且這些信息資源不斷的爆炸增長,變得日益復雜海量,這就需要引入智能化信息服務技術,提高檢索技術水平,滿足用戶的需求。圖書館文獻的數量和類型日益繁多復雜,單純依靠人力,難以對其進行深度加工挖掘,因此要引入智能化技術。讀者在平臺、社交網絡、圖書館系統中檢索信息時,會留下很多數據記錄。智能化信息服務技術能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了解、掌握讀者的閱讀需要、習慣,從而為其提供個性化服務,這也能進一步提高用戶的檢索效率。服務智能化能使信息知識快速整合、傳播、流通,從而使信息知識的流通由單主體被動接收變為多主體主動參與。
(四)“手機圖書館”式服務
手機資源內容多,更新快,方便使用、共享、檢索、收藏、統計、管理及服務,有很高的性價比等優點,受到讀者的歡迎。通過良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建設手機圖書館資源,能提高其信息知識資源的有序性、利用率和檢索效率。“手機圖書館”提供的移動服務包括文獻資源的描述性信息及其本身信息,圖書館與網絡媒體相比有大量正版的目錄資源和文獻資源,能提供更好的閱讀服務。讀者可以利用電腦、筆記本、手機等設備,在無線網絡中,登錄或瀏覽圖書館網站,查閱獲取自己需要的信息。[3]
(五)信息資源一站式服務
一站式服務能讓讀者用最少的操作獲得多種服務,這能有效幫助讀者節省時間,提高查閱信息的效率。一站式服務包括檢索服務、數字閱讀式服務和咨詢服務。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多,數據庫也多包括:全文數據庫、文摘數據庫、電子圖書等,檢索服務利用統一檢索技術,能使讀者只用一個入口、檢索界面,一次檢索就能實現跨庫檢索。其中書目檢索是圖書館移動服務的重要內容,讀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就能對圖書進行檢索、定位、預約、續借、分享等操作。統一檢索技術和掃描二維碼技術使圖書館提供的服務實現了多層次、全方位。數字閱讀式服務具有導航和資源發現的作用,只要提供一部分圖書資料信息,就能一站鏈接到圖書資源的全文、書目、作者、提供者等信息。[4]咨詢服務是圖書館的核心服務,是圖書館在網絡信息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所具有的獨特競爭優勢,是直接為讀者服務的。
5 結束語
圖書館要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就要使自己的服務理念及服務方式與時俱進。大數據環境影響下,信息、讀者的數量、類型增多,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有了更高的要求。圖書館應引入信息技術,結合自身優勢,為讀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曉琳.探析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館讀者服務[J].時代報告,2016(36).
[2]高紅燕.大數據思維:大數據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發展的新思路[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6,36(9):82-84.
[3]張玉婷.基于大數據背景下圖書館讀者服務創新模式的思考[J].未來英才.2016(11).
[4]魯秀紅.大數據環境下的圖書館服務創新思考[J].濰坊學院學報,2017,17(3):115-1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