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
摘 要:本文概述了自助圖書館概念,國內自助圖書館發展現狀。敘述了自助圖書館的類型以及發展自助圖書館的意義,分析了自助圖書館運行中出現的問題并給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自助圖書館;發展現狀;服務模式;對策
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快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豐富,人們的精神需求也不斷增長。全國很多城市都興起智慧城市的建設,應用高新技術提升城市硬件的同時,積極推動全民閱讀,提出終身學習的理念,創建學習型社會。作為大眾文化活動的重要載體,各地圖書館也一直在探索如何更好地為大眾服務。于是,自助圖書館應運而生了。2005年9月,東莞圖書館建立了內地首家自助圖書館。它開辟了圖書館新的服務模式,即滿足了讀者24小時借閱圖書的需求,體現了“讀者第一”的人性化服務理念,也大大節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1]。此后,各地的自助圖書館也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建立。
1 自助圖書館概念
自助圖書館是基于現代計算機及通信技術,實現圖書館的基礎服務功能,為讀者提供智能化、無時間限制的24小時自助圖書館服務。不同的國家與地區對自助圖書館的稱呼不盡相同,比如:無人圖書館、圖書自助服務站、圖書館ATM、城市街區24h自助圖書館等。
目前國內自助圖書館具有2種服務形態:一是將門禁設備、視頻抓拍設備、檢測設備、自助借還系統、圖書館業務系統等進行整合,構成無人、讀者憑證自助借閱的自助圖書館。另外一種是借鑒銀行自助柜員機,通過RFID、機械手等技術和圖書館業務系統整合,建成無人值守、讀者自助借還圖書的服務站[2]。在自助圖書館里,讀者借還圖書無需工作人員幫助,完全由自己完成。自助圖書館是圖書館服務工作的延伸和發展,解決了讀者閱讀的時間限制問題,同時也提升了圖書館的服務水平與檔次,體現出圖書館人性化的服務理念。
2 國內自助圖書館發展現狀
20世紀70年代,首臺自助借還機出現在美國。1992年,澳州大學圖書館向全美圖書館介紹了由3M公司設計的自助借還書系統。自此,自助借還機系統逐漸成為圖書館的寵兒,新加坡、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和我國臺灣、香港地區的許多圖書館都陸續啟用了自助借還書系統[3]。
從2005年以來,我國自助圖書館以飛快的速度發展。2005年7月,Open Book 無人圖書館在我國臺北市啟用。2005年9月,東莞圖書館在圖書館一樓開設圖書館自助服務場所,配備1萬多冊圖書供讀者自助借閱。2007年12月,東莞圖書館應用可兼容條形碼和RFID標簽的信息識別技術,并引進銀行ATM的服務理念,推出國內首臺圖書館ATM機。2008年4月7日,深圳市首個城市街區24h自助圖書館投入使用。到2012年底,全國已有23個省市的38個城市擁有24h自助圖書館。發展自助圖書館已成為未來圖書館發展的大趨勢。
3 發展自助圖書館意義
3.1 適應社會大眾的需求
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我國的圖書館設置是按照行政級別建立。圖書館的數量遠遠不能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而自助圖書館的出現則能大大地彌補這方面的空白。自助圖書館具有占地面積小、投資少、完全自助等特點,這些優勢能更容易使自助圖書館以點到面的鋪開,實現網點化,大大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從而體現自助服務的經濟與高效。
3.2 提高圖書資源利用率
網點化自助圖書館可以發揮基層圖書館相同的作用,但相對的投資少,成本低,省去了建設基層圖書館所需的土地、資金、人力和圖書資源等方面的費用。自助圖書館可以充分利用總館的圖書資源,提高這些圖書資源的利用率,有數據表明自助圖書館能使滯架圖書利用率提高45% [4]. 同時自助圖書館還能大大減輕圖書館資源存儲的空間壓力。
3.3 豐富了圖書館的服務體系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時間變得越來越寶貴,人們希望獲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徑更加簡潔多樣。同時現代高新技術發展帶來的技術創新也使圖書館服務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圖書館服務手段已經從單一的到館服務,發展出網絡、電話、手機短信等形式的多元化服務。而自助圖書館正是以新技術為依托,與社會發展需求相結合的產物。它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圖書館的服務體系,突破了圖書館服務的時間和空間限制,也指出未來圖書館服務的發展方向。
4 自助圖書館服務模式分類
目前,國內發展建立的自助圖書館數量眾多,類型各不相同,大體上主要有4種:
圖書館ATM。借鑒銀行ATM,兼容條形碼和RFID標簽的信息識別技術。只提供圖書外借和歸還功能,具備持續借出能力,還書可即時上架。容量為可存放圖書500冊左右。其優點在于設備網點化,運行成本低;缺點是僅提供借還功能,容量小等。
獨立自助圖書館。利用圖書館的多種設備,由讀者完成借閱操作,完全做到了全天侯自助服務。以東莞圖書館為代表,其優點是能24h提供服務,容量大。缺點是對建筑場所要求高。
街區24h自助圖書館。能提供圖書館各項基礎服務功能,如辦證、借還、預約、查詢等。兼容條形碼和RFID標簽信息識別技術,可存放外借圖書400冊左右,接收歸還圖書800冊左右。以深圳圖書館、首都圖書館、陜西圖書館為代表。優點在于網點化、功能全面。缺點是受限于RFID技術設備的支持。
圖書漂流亭。基于RFID技術、數字定位技術實現圖書識別定位。具有借還、查詢、續借等功能。容量為可借還200冊左右的圖書。以上海普陀區圖書館為代表。優點在于能識別多種讀者證,如IC卡、身份證和社保卡等。缺點是圖書容量有限。
5 自助圖書館日常問題與對策
自助圖書館作為新生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在發展過程中也難免存在種種問題。
5.1 日常維護問題
自助圖書館均采用讀者自助借還圖書,據統計,70%機器故障和書籍損壞是人為操作不當造成的,因此日常維護就顯得非常重要。為減少不必要的維護經費,我們建議在自助圖書館的普及推廣過程中,應該加大對讀者的指導,如在顯著位置張貼操作示意圖以及注意事項等,使讀者掌握正確的操作方法。從而減少日常消耗。
5.2 技術安全問題
自助圖書館的監控、服務機及物流系統都使通過網絡連接。如果發生病毒感染或惡意攻擊服務器等情況,會使自助圖書館系統全部癱瘓。為此,我們應該使用專網加密技術,為讀者創建專用虛擬網絡,使得服務機與關鍵核心網絡隔離,以保證自助圖書館的安全運行。
5.3 資金問題
一臺圖書館ATM機將近40萬元,每年的管理成本和維護成本約為10萬元左右。對于落后地區而言,這樣的資金投入難以負擔。這也是造成我國自助圖書館的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因素,制約了自助圖書館在經濟落后地區的普及和發展。針對資金問題,我們建議在盡可能保證服務質量的情況下節約資金,可以邀請企業參與投資,充分發揮自助圖書館的社會廣告效益。
6 結論
自助圖書館是圖書館服務的一種新模式,它突破了讀者服務的時間和空間限制,體現了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理念,提高了圖書資源的利用率,拓展了圖書館服務空間,發揮著重要的社會效益。同時,自助圖書館作為新生事物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種種問題,相信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自助圖書館的服務也會越來越完善,使更多的人們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鐘新革.東莞圖書館自助圖書館建設實踐.圖書館建設,2007,(2)
[2]王景發.圖書館24小時自助服務:詬病、誤讀和反思.圖書與情報,2015,(6)
[3]朱影.圖書館自助服務發展趨勢探析[J]. 圖書館學研究,2007,(12):53-55.
[4]尹育紅.自助圖書館的服務模式與系統構建.圖書館學刊,201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