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催生移動圖書館,人們的閱讀方式增多,其中數字閱讀所占重要的比例愈來愈高,數字閱讀有利于移動學習,能隨時隨地的享受閱讀的快樂。本文以新時期下的數字圖書館、手機圖書館、微博客、電視圖書館、微信圖書館等移動式服務為例,共同探討移動式服務的特點和意義。
關鍵字:圖書館;移動服務;數字閱讀
1 移動閱讀的概念
移動閱讀(mobile reading)是指圖書館用戶通過手機、PSP、MP3/MP4、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在移動互聯網絡環境下對圖書館的社區博客類信息,視聽資料類信息,新聞資訊類信息,專業學術類等電子類資源進行隨時隨地閱讀。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讀者越來越便利的借助網絡來獲取信息。
2 圖書館移動式服務的多樣性
公共圖書館在數字閱讀日趨重要的互聯網時代開始承擔了更重要的信息傳播功能,只有認識數字化的巨大挑戰,走出陣地服務的固守觀念,大膽創新,開拓數字化移動式服務才能不斷滿足讀者新的閱讀需求,使閱讀的供求關系達到平衡;另一方面,日趨成熟的移動信息技術為公共圖書館服務方式和業務創新提供了信息平臺和技術保障,為移動式新服務的衍生奠定基礎。
2.1 數字圖書館
“數字圖書館”一詞由英文Digital Library翻譯而來,是指經過數字技術處理并能存儲各種圖文文獻的電子化圖書館,其本質是一種多媒體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統,通過各種不同載體將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資源用數字技術存貯,經過跨越區域信息共享面向信息獲取者的網絡查詢和傳播的大型信息系統。
寶雞市圖書館在“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文化建設項目實施期間與省圖書館建設互聯互通的數字圖書館系統平臺,進行了網絡連接、資源整合與共享,借助全媒體提供數字文化服務。目前,數字系統平臺已成為最受讀者歡迎且利用頻率最高的閱讀平臺,為讀者獲取信息資源提供了便利途徑。為升級數字化服務,進一步提升寶雞市圖書館數字化信息庫儲備,寶雞市圖書館又新近購買了超星讀秀資源平臺,提供在線3萬冊epub格式電子書全文閱讀,提供在線8000萬種電子報紙資源。
2.2 手機圖書館
手機作為大眾不可或缺的通訊工具,它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尤其是已經較為常見的4G手機和即將問世的5G手機,以及大中城市積極推廣的WiFi覆蓋工程,都為手機圖書館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圖書館學界也很快的注意到了這一新的信息,利用目前的移動通信技術,兩大手機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應時而生:短信息服務和WAP服務。手機圖書館最大的優勢在于其訪問方便靈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讀者可以隨時隨地訪問圖書館的資源。
2.3 微博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可以借助微博平臺的主要信息共享便捷迅速的功能向讀者進行信息傳播,微博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的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等各種客戶端組建個人社區,以140字(包括標點符號)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通過微博平臺,隨時更新館內實時動態、最新活動以及新書推薦等,另外利用微博自身的特性和功能實現微博的虛擬咨詢服務,將讀者在微博中提出的問題進行回復。
2.4 電視圖書館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推廣工程、共享工程的推進,“電視圖書館”這個新名詞出現在大家的視線中。例如國家圖書館數字圖書館、浙江紹興圖書館、江蘇常州圖書館就是鮮活實例。“超市式供應”、“菜單式服務”模式,通過電視將文化超市開進了千家萬戶。這種新的閱讀模式在帶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它使原先的看電視變為現在的用電視,增強了與觀眾間的互動性,也是信息化發展與公共文化傳播發展的趨勢。
2.5 微信圖書館
為了擴展圖書館與讀者的溝通渠道,加強與讀者的親密互動,優化信息呈現方式,提升讀者服務體驗,給讀者傳遞方便快捷的信息,我國許多圖書館開通了微信公眾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圖書館將實時發布圖書館的公共信息、數據庫最新資訊、講座通知等內容,讀者也可通過這一平臺對有關圖書館利用中的各種問題提出咨詢,由于微信用戶群體大、覆蓋廣,微信圖書館必將成為今后圖書館數字化移動服務的重要支撐載體之一。
3 移動式服務的共同特點
3.1 靈活性
讀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采用任何方式自由學習、檢索、下載,通過移動式服務平臺,圖書館閱讀資源可以變成讀者的隨身書房。
3.2 快速性
移動式服務提供了便捷的搜索引擎,能快速、直接、準確的查詢所需信
3.3 無限性
移動式服務不受空間的限制,不局限于在圖書館館內閱讀,也可以在辦公室、在家里,甚至在來回上班的路上,不受空間的限制,也不受時間的限制,這增加了圖書館服務的無限性,成為全民的24小時圖書館。
3.4 互動性
移動式服務能提供個性化服務,開設與讀者交流和分享的欄目,有利于提高讀者的參與意識,拉近圖書館和讀者的距離將公共圖書館變被動信息載體為主動信息傳播。
3.5 資費低
數字移動圖書館依托的是個人電子移動設備,隨著移動數據資費降低和免費WiFi的覆蓋,數字移動圖書館的資費將進一步降低。
4 開展移動式服務的意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Ipad、Itouch等移動電子設備的普及,人們的閱讀習慣正在發生改變,推廣移動式服務的必要性越來越明顯。移動式服務能實現更為豐富的用戶體驗,全球領先的圖書館移動技術提供商Boopsie近日透露:用戶使用移動式服務不僅僅局限于我們傳統觀念認為移動圖書館的主要移動使用場景只是檢索書目。在其最近的一個用戶使用模式分析表明:所提供的應用中,60%與服務分布的位置、服務時間、活動日程、博客以及閱讀列表相關。這指出大量用戶實際上對緊密聯系圖書館與相關用戶社區的基礎信息和服務更感興趣。另外,公共圖書館的另一項重要功能在于能夠服務殘疾人士和其他使用公共圖書館的特殊人士,移動式服務當中的視聽功能就完美的體現出來它的必要性。在不久的未來,移動式服務還將日趨完善,集成的數據庫會越來越豐富,服務方式也會不斷優化。
5 存在的問題
5.1 普及率不夠
我國大部分公共圖書館沒有提供數字化移動服務,提供移動圖書館服務的公共圖書館僅把此項服務作為補充項目,甚至在圖書館網站沒有提供相關的鏈接;只有國家圖書館等少數大型圖書館將數字化移動服務作為重點的服務項目進行了發展和推廣。
5.2 服務質量不高
我國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移動服務內容主要是圖書借閱服務和基本信息發布兩部分,服務內容較為單一。
5.3 基礎設施不強
雖然,我國通信技術近年有力長足發展,但是,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移動服務相關技術設施仍然不強,存在資金投入不足,應用技術開發不夠等問題,限制了我國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移動服務的發展。
6 對策和建議
6.1 優化基礎設施
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圖書館數字化移動服務的資金投入力度,通過中省市縣各級財政配套,解決資金投入問題,同時,要積極引導科技研發力量,加強圖書館數字化移動服務的相關研發力度。
6.2 拓展服務空間
圖書館要結合群眾需求,加大面向群眾的個性化服務項目的開展和延伸,不斷拓展服務空間。
6.3 強化評價考核
進一步強化圖書館數字化移動服務質量的考核評價力度,加力健全考核評價體系,加強投入資金和人力的績效考核評價,推動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移動服務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曉娟:論數字圖書館、圖書情報知識,1996(1)
2.王賀、胡大敏 微博客與圖書館信息服務的創新 長春師范學院 2011.09
3.靳艷華. 數字閱讀時代的圖書館服務[J]. 中華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3,02:46-48
4.麥敏華. 發現數字閱讀之美[J].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08:98-101
作者簡介
李平,女,碩士,館員,寶雞市圖書館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