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
摘 要:工會是工人的聯合會,對于工人和企業來說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經濟的發展,工人在企業中越來越被重視,新經濟背景下,勞動關系仍然存在矛盾。我國國有企業肩負著國家的發展改革重任,國有企業的經濟體制改革符合國家的長遠利益,同事也是企業職工根本利益的長遠保證。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在經濟改革背景下需要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對于勞動關系的矛盾如何調節?這類問題是國有企業工會在面臨企業經濟體制改革中必須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工會;國有企業;工會職能
1 國有企業工會功能履行存在的問題
1.1 官僚思想嚴重,思想認識不明確
國有企業的工會,成員多樣化,有各類國有企業推選的法人代表、優秀員工,也有國家行政單位的干部。工會的內部成員會形成一種“干部”身份的思想錯覺,認為工會里的成員權利大,職位高,在做出決定的時候往往帶著干部的作風和腔調。加上國有企業的工會并沒有明確的法人,只是一個工人階級的聯合會,雖然處于這樣的尷尬地位,但是很多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想方設法地讓國有企業工會往行政機關方向靠攏,形成官僚作風。加上市場經濟的發展,勞動力供大于求的形式讓企業方面掌握了主動權,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沒有真正的實權,形成國有企業工會組織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現狀,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的地位受到威脅,一些企業類型的成員抱著維護自身企業利益的思想,導致其他成員不作為或者孤立無援的局面。
1.2 工會軟弱潰散,功能履行力度不強
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政治體制也在逐漸改革當中,前期的企業體制擴大了廠長、總經理的職權,工人階級與企業利益的矛盾突出。國有企業的工會發展由前期的袖手旁觀到現在的監督勸解,但是在員工和企業發生矛盾時,工會只能從中勸解,但往往有利一方始終是企業,工會無法真正站到工人一邊,因為工會他不是獨立于企業之外的組織,他的工會主席都是企業指派,相當于企業的副總職務,拿著企業支付的年薪,他可以隨時變化在企業內的職務角色,他要是真為工人說話,他恐怕連自己的職位都保不住。現在的國企工會,有時還相當于企業的一個管理機構,替企業行使管理權利,看著員工違反企業的規章制度時,他還出來支持處罰。員工對于這個組織,概念非常模糊,還以為就是企業的一級管理機構,其實現在的國企工會已經成為企業的附庸,與工會成立初期的宗旨和目的相去甚遠,幾乎形同虛設。
1.3 權利薄弱,維權路上阻礙多
國有企業改革所引起的最大變化,就是企業經營方式的多元化和經營品種的多樣化。就以房地產企業為例,除去房地產領域,圍繞做大做強,利用品牌優勢,很多企業拓展服務領域,開發了各種各樣的附加值業務,可謂五花八門。而工會在這個紛繁的世界中,如同墻角一束,幾乎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工會主席進入領導班子,這意味著有一定的權威性。因此,工會的作用也受到制約。在調整員工與企業的矛盾上,工會組織不可能實現直接跟國有企業針鋒相對,將二者關系鬧僵而為了維護員工的既得利益。這種情況國有企業的工會職能雙面討好來完成矛盾的化解,這是因為國有企業的工會需要時刻考慮到工會運轉資金的由來,都是來源于企業的經費劃撥,活動的開展以及政策宣傳全靠企業的經費支持。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在決定前還需要征求各個工會代表的意見,工會的代表常常代表著各自所屬企業的利益,在意見的表決上或多或少代表了本企業的利益,意見也維護本企業的大局利益。工會組織在面對企業員工利益的維護時,通常是盡可能低完成雙方和平調解,在不得罪企業的前提下完成對職工權益的“維護”。
2 經濟體制改革中加強工會功能履行的對策
2.1 財政劃撥,讓國有企業工會自立門戶
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的權利軟弱渙散,很大程度上來自于國有企業工會對企業的依附關系。法律設定專職工會人員人數比例,工會工作人員的工資由工會經費提供。工會設獨立的財務,由工會委員會直選工會專職工作人員。工會專職工作人員向工會委員會負責,由工會委員會聘用,編制獨立于企業之外。企業不得干預工會工作,并為工會提供辦公場所。在法律上給工會的地位、功能提供支持保障,通過建立相關更詳盡的法律法規,可行的制裁措施,明確執行機構、監督機構,由財政撥款成立的工會組織作為行政組織有責任引導幫助企業建立工會,引導工會正常開展工作。國家財政劃撥是國有企業工會保持發展的后盾支持,國家可以通過年度預算和結算的方式,與其他行政機關的財務劃撥類似,每年也可以分為年初、年中、年終三個階段進行財政的扶持。
2.2 開展工人監督,促進國有企業工會功能完善
工人的監督,不僅僅表現在監督國有企業工會的實施過程,也可以體現在對實施策略前的點子征集上。工人群體也不單單是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的成員,他們作為一股潛在企業的大型力量,需要對維護自身利益的工會情況有義務監督。國有企業面臨經濟體制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弊端會顯現出來,工人階級的力量強大,較早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有利于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的成長壯大。國有企業的功能隨著市場經濟中勞動力關系的變化而發生改變,在開展工人監督的過程中,對于該時期國有企業工會的只能、權力、功能都需要進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工人的監督促進了國有企業工會功能的實施,保障了工會的地位,在輿論上也有一定的督促作用,防止工會組織明目張膽地失職。國有企業功能的完善,需要工人組織的意見,在新時期的雇傭勞動關系中,如何實現勞動者在雇傭中的平等,勞動報酬的及時獲得是工人比較關心的話題,國有企業的工會組織人員就需要根據這類工人比較關心的問題明確工作的方向,這類涉及切身利益的能解決的盡快解決,不能解決的尋求國家相關力量配合解決。在國有企業的功能中,不能按照比例劃分輕重,每個階段需要的功能有所不同,需要工會組織在當季度的工作重點中做出明確要求。
2.3 加強國有企業工會文化建設,增強功能的軟實力
通過國有企業文化建設,可以達成共同的價值追求,形成凝聚力和創造力,規范員工行為方式,提高員工綜合素質,提升國有企業管理水平和國有企業形象,打造自身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從而實現國有企業的持續發展。大多數國有企業之所以缺乏凝聚力和競爭力,正是因為一味追求經濟利潤而忽視了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而工會恰恰是國有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的載體。工會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其前提是了解人,基礎是尊重人,核心是關注人,途徑是激勵人,目的是凝聚人,這是黨的宗旨和群眾路線在工會工作中的重要體現,因此,工會工作不僅要大張旗鼓,還必須講求春風化雨,耐心細致、靈活多樣,切實了解員工的所想所思所需,掌握員工情況,研究員工思想觀念的變化,充分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把做好員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既講職業道德又辦實事,既以理服人又以情感人,通過解決員工實際問題,現實問題,引導員工提高政治思想覺悟,提高精神境界,為國有企業發展做出貢獻,從而促進國有企業文化建設與時俱進,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和亮點。
參考文獻
[1]王麗娜.新時期國有企業工會組織的角色與功能探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7,(04):256-257.
[2]陳朋.探討發揮企業工會作用的方法與途徑[J].化學工程與裝備,2016,(09):237-23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