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思
摘 要:車輛管理系統的技術研發是當今熱門技術之一。隨著信息化的普及,車輛管理系統的技術革新在發達國家已基本完成,在我國也正蓬勃發展。但系統建設漏洞較多,不夠完善,因此效率不高,管理繁復混亂。本文從現狀及問題入手,對信息數據、應急管理、全局掌控等方面進行全面分析,總結問題所在,并從車輛識別、容錯技術、信息同步等方面做技術提升研究。最后分析其可行性。全文層次遞進、結構嚴謹、分析透徹,具有較高實用價值。
關鍵詞:車輛管理;關鍵技術;管理系統;信息技術
車輛作為人類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使用量越來越大,普及度也越來越廣。然而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也日益突出,對于數量龐大的城市車輛進行嚴格有序的管理成為一個突出問題。車輛管理也離不開對人力、財物等資源的有序管理和合理配備。但目前車輛管理系統很多仍采用傳統手段或相對孤立的個體管理方式,難以應付現今的車輛管理規模,超負荷工作、出錯量大、效率不高等問題頻頻出現。本文以認真分析我國車輛管理系統現狀并深入研究關鍵技術為目標,為實現車輛管理系統高智能化而努力。
1 我國車輛管理系統現狀分析
自動化管理技術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深入發展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車輛管理系統實現全面信息化管理是達到理想管理狀態的唯一途徑。目前我國車輛管理系統雖蓬勃發展,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一)車輛信息與駕駛員信息數據庫不健全
車輛管理系統不同于其他資源管理系統,信息量大、流動性強,隨時存在意外情況發生的可能性。車輛駕駛人員能力、素質等參差不齊,依靠駕駛員提供的信息難免存在信息延遲、真偽難辨,獲得途徑不穩定等問題。傳統人工處理手段緩慢,效率和準確率都偏低,已遠遠無法滿足現今城市車輛管理需求。
(二)缺乏意外狀況應急管理
我們的系統沒有辦法預測車輛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突然發生不可預見的意外情況時,全靠駕駛員憑借自身的能力水平進行處理,然而目前仍有眾多駕駛人員并未達到國家要求的安全意識能力,車輛事故頻發,車輛管理系統沒有發揮其最大效力。
(三)車輛管理系統缺乏對全局的掌控能力
我們現在應用的車輛管理系統總體上仍是獨立于其他網絡系統的“圍墻式”獨立系統,并沒有與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齊頭并進。這使得車輛管理系統統計出的有效數據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系統對全網車輛缺乏有效管控能力,無法實現全局性的統籌調配。這一點還需要多方面的研究,實現更高地技術提升。
(四)車輛管理系統科學技術有待提升
目前我國的車輛管理離全方位的、隨時的自動化管理還有一段距離。為提升信息的利用率,急需進行信息的集成化管理,開發功能模塊的實際應用價值。重點開發系統的普適性,實現不同平臺之間的信息共享;大力研發系統延展性,對數據庫和各功能模塊進行集成化設計;集中開發多層次系統結構,完善客戶端實現需求預測,多個方案融合增強現實使用價值。
2 系統關鍵技術的研究與提升
(一)識別技術
車輛識別技術作為一項尖端課題廣泛被世界各國研究開發,它通過人工智能合并通訊、信息、電控、圖像處理、RFID技術等多種技術管控車輛。其核心RFID技術是是雷達技術的延伸,其對環境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和抗干擾能力,從而提高系統精準度和可靠度。2009年6月9日國家科技部聯合十五部委正式發布《中國射頻識別(RFID)技術政策白皮書》,白皮書提出的技術優先應用領域便包括交通管理。RFID技術將作為關鍵技術在將來被深度研發。
(二)容錯技術
容錯技術是對系統故障的一種屏蔽技術,保證在系統單一或小型故障的前提下依然能保障正常地運行。目前廣泛應用的容錯技術主要以網絡及數據冗余、防范錯誤操作、軟件故障自檢等為主要操作手段,有成效但難以保障其不受突發情況影響失去效力,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而軟件自我修復技術作為專家提出的一種全新前沿技術,可在系統失效前,進行自我修復操作,系統失效時間被延緩;信息丟失風險降低,車輛管理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都大大提升了。
(三)信息同步技術
實現信息同步技術可及時有效地發揮車輛管理系統的多方協調能力。這首先需要完成多方數據的同步。系統數據會先進行單對單的同步,即下一級數據平臺只需與其直屬上級數據平臺聯系,而上級平臺負責協調其轄下的同級各數據平臺,最終有序交叉聯網,實現多方數據同步。其次要實現時間同步,這需要利用衛星時鐘保證時間校準和同步,在提高數據可靠性的前提下建立一個“時鐘同步網絡”。
(四)網絡定位技術
利用GPS定位技術和DSRC技術真正實現全車輛聯網,做到車、路、人、網互交互通,實現數據的及時采集、處理、分析和傳輸。將信息迅速傳遞,達到車與車互知、車與人互交、車與路互通、車與網互聯的最終目標,從而提高車輛管理系統效率和實用性。
3 車輛管理技術實現的可行性分析
(一)具體實施可行性分析
車輛管理系統的原理敘述雖較深奧,但系統功能的具體設計方案卻是針對大眾的。使用者只需掌握最基本的電腦操作技術,并稍作簡單的培訓便可以輕松駕馭該系統。應用設計以人性化為原則,充分考慮使用者的知識水平及操作能力,努力做到深入淺出,服務最廣泛的群體。
(二)資金預算可行性分析
首先研究類項目不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投入,研發機關不需要投入大量精力進行人才選拔,亦無需加大人員薪資開支。其次現有的軟件技術和語言程序可以滿足研發需求并可以免費使用,無需層層申請大量科研經費,省去很多步驟與麻煩。這大大降低了資金的投入量,減少了研發機構的經濟壓力,提高了管理系統的科技含量,實現車輛管理高效化,因此從經濟角度講具有很高可行性。
(三)技術攻克可行性分析
具體實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主要看是否有足夠的技術支持。就現存科技情況而言,計算機WIN7系統及超大的內存系統可以滿足技術的硬件需求。JAVA、JSP、SERVLET等語言程序可以滿足系統的界面設計、數據操作、業務邏輯等各個層次的技術需求。MYSQL數據庫管理系統兼容管理與查詢功能,強大且穩定,是理想的系統軟件之選。
4 結語
本文從我國車輛管理系統現狀及實際存在的問題出發,站在實際需求的角度,從現有技術層面起步,逐步深入地分析一些關鍵技術的可提升空間和有效提升辦法。例如以RFID技術為核心的車輛識別技術的優點;通過軟件自我修復技術的研發來彌補現行容錯技術存在的不足;通過數據與時間的同步來引領車輛信息同步技術,實現多方互通達到降低意外發生的目的;通過定位技術來實現對單個車輛的全方位、及時有效監管等。并且從現實實施、資金投入量及技術難關攻克等方面分析其可行性,是一篇具有很高實用價值的文章,亦是筆者多年研究與經驗的總結,希望對本領域的研究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何斌 馬天予 Visual++C數字圖像處理[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1,100-200
[2]張智軍 段作義 楊耿. 基于RFID技術的車輛管理信心化系統構建研究 [J]. 第十一屆中國智能交通年會大會論文集,2016-11-16,300-400。
[3]劉庭偉 劉保良 程福華 趙寶山. 給予信心平臺的公務用車系統管理方法應用研究[J]. 現代商業.2013(29), 121-2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