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龍
摘 要:基于混凝土材料的特點優勢,在水電站廠房工程建設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澆筑施工過程中,應確保施工、管理、質量均符合工程需求。本文以某廠房為例,分析了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流程和技術應用,并強調了有關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水電站廠房;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措施
混凝土的性能非常符合大型建筑工程的施工要求,在水電站廠房施工中得到了一定的重視與使用。進行水電站廠房混凝土施工時,應注意施工的工藝流程、技術要點,并加強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充分發揮混凝土技術的優越性,確保水電站廠房工程質量達標。
1 工程敘述
某水電站高60.14米,長為187米,寬為43米。待建設項目分別是尾水渠和裝卸室,尾水渠上部段位平直相交,河流長為49.6米,下部段位兩邊坡度比為2:3,靠近中央部位建設防護墻,以混凝土材料為主。廠房分為主副兩組,按照標準主房高度應為45米,寬度為27.1米,副房高度應為29.8米,寬度為22.4米,副廠房建設于主廠房的下游位置,安裝室位于中控室的左側,柱、梁、板是其主要結構。尾水管群鋪設于距機組40米差距的范圍內,主要有三個需要建設的項目,分別是散水管、肘部管以及尖型管。目前,該廠房混凝土施工完畢,累計消耗鋼材達1.8萬噸,混凝土材料達24.5萬立方米,工程質量驗收情況評定為優秀,優秀率高達百分之97。
2 水電站廠房混凝土澆筑施工流程
(一)分層施工
前期首先應該做好水電站廠房的施工層次劃分,應結合該建筑的主要結構及各部位尺寸大小進行,有關柱、梁以及板面的層次高度可以是1米至5米不等,建筑層間的高度為0.8米至3.5米。
(二)澆筑流程
混凝土澆筑施工流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屬于工程結構施工,首先是主廠房的上方以及外圍,利用圓筒設備和材料泵對廠房底部、連接上下游的工事、頂部排架進行圍護,加強流水下游的防護能力。其次,有關副廠房的施工應遵循設計原則和圖紙,施工時按照底部到頂部這樣的順序,并確保底部混凝土材料的完整性進行合理施工。尾水渠的閘墩位置利用圓筒設備打出一條通道,遵循先邊墻、后底板的澆筑流程。
第二階段,確保在低水防護設施到位的前提下進行邊墻施工,其流程是右邊墻、底板、左邊墻這樣一個施工順序。對于混凝土泵的選擇,一般認為HB60為最佳,結合圓筒設備進行施工,圓筒設施拆除后方可執行底板的澆筑操作。
3 水電站廠房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一)加強材料管理
如水泥、鋼絞線、砂石等水電站廠房工程材料應加強質量驗收,要求材料生產商出具材料資質證明和使用說明書,確保材料規格、型號、名稱符合施工標準。砂石等即將用于配比的原材料進行科學水洗后保持潔凈度,并進行篩網過濾。上述材料硬度高、質量大,相應的存放位置不能太過柔軟,禁止將材料完全暴露存放,如有需要可搭棚或是進行覆蓋處理。對于鋼材料,一方面要避免出現腐蝕跡象,保證處于通風良好的部位,并且不能在地面存放,可設置超過60厘米的支架,將鋼材料置于上方。砂體、石料經過濾化處理后存放于遮風擋雨的環境中。各種材料做出標記,按類別、規格細致存放。
(二)控制材料配比
混凝土施工的關鍵之處就在于能否嚴格控制混凝土配比,相關人員應時刻關注配比過程,一旦發現砂體、石料和水分不符合施工標準,必須立刻對三者進行重新測量調配,特別是砂石的稱量需要保證精確度,避免利用體積計算法進行稱量。混凝土在配比過程中應嚴格控制攪拌時間,一般要求不低于4分鐘,攪拌時保證混凝土勻稱、整合,色彩也應保持一致。如果是利用機械化設備進行混凝土配比,應加強對相關技術人員的資質考核,保證專業素質水平達到技術標準。此外,針對混凝土的塌落參數還應給予足夠重視,如果參數超標混凝土材料禁止用于施工建設。
(三)混凝土澆筑要點
前期按照工程設計標準檢查對鋼材進行質量控制,包括鋼筋材料數目、方位、各部分距離大小、焊接合格度以及是否捆扎到位等等因素。此外有關接頭的焊接操作,相應部位應偏移45厘米以上,確保焊接質量驗收達標。
混凝土澆筑作業的難點就是如何避免裂縫現象,為此,需要加強對混凝土溫濕度的重視。澆筑施工應錯開高溫、暴曬時段,盡量安排早晨或者是傍晚這種溫度低的環境中,要求澆筑溫度不超過30攝氏度。如果無法避免高溫現象,應采取相應手段降溫,可于攪拌物中放入冰水達到目的。拆模前后的溫度差要適中,此時溫度不能超過26攝氏度。此外,澆筑作業時由于鋼筋保護墊發生方向偏移會導致鋼筋裸露,也是整個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四)二次振搗施工
由于混凝土從澆筑完畢到凝固尚有很長時間,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執行二次振搗施工,不僅能夠加強材料的強度,而且還能夠提高混凝土的防滲能力和耐久力,最大程度減少了裂縫或是開裂的次數,還可以使水泥材料得到優化使用。二次振搗一般在建筑上方結構澆筑的同時進行,使建筑下方和建筑上方的混凝土材料更加堅實可靠。二次振搗施工中,操作人員必須掌握好操作時間,如果時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材料結構將會有所損失,致使施工質量大受影響。
(五)混凝土養護拆模
混凝土澆筑作業結束后對其進行養護,有關人員應具備良好的專業技術水平和責任意識,由于混凝土構件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因此相應的養護手段也應與之匹配,混凝土構件包裝后用適量水打濕避免出現干燥跡象,整個過程持續時間最少要一周方可進行拆模。拆模施工原則以混凝土強度是否達標為準,拆模時間和拆模力度應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防止材料構件遭受破壞。
(六)混凝土溫度監測
前面已經提到過溫度是混凝土澆筑過程中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目前可采取相應的科學技術手段確保溫度監測工作到位,要求有關人員記錄溫度數值,一旦溫度出現不合理情況立刻對施工人員反映,使混凝土保養能夠及時有效,同時也能夠改善混凝土容易發生裂縫的通病。對于溫度的監測點應科學合理安排,主要分為縱向與橫向,縱向監測點也就是按照混凝土從上到下的方位科學設置間隔;橫向監測點主要是容易影響溫度的部位,如主風口、散熱角以及左右位置等。同時,為有效獲取混凝土內外部溫度差值信息,可于接觸空氣的位置安排監測點使相關數據直接呈現出來。關于溫度測量一般要從澆筑前期開始,包括空氣和混凝土溫度,二次振搗直到凝固這段時間每兩個小時測量一次,相應數據信息應做出資料備案。
4 混凝土的質量控制
水電站廠房混凝土澆筑施工對混凝土的要求較高,對于混凝土的質量控制應貫穿于整個工程當中,從原料、攪拌、施工、再到后期的養護拆模,對混凝土材料的質量控制不能有半點馬虎。首先是原材料的質量控制,水泥、砂、石等指派專人負責采購、審核、驗收;其次是對整個施工中容易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治,哪些環節隱患多、哪方面工藝不合格都應該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解決;再次是混凝土材料表層不能出現坑洼現象,保持光滑、平整;最后加強模板的質量管理,提高模板的穩固度,方能確保混凝土質量與工程要求一致。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分析了水電站廠房混凝土澆筑施工的技術流程和各項要點,并強調了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意義。除上述內容外,作為水利水電工程施工的一員,應不斷提高個人專業素質,學習現代化工程建設理念,確保水電站廠房混凝土澆筑施工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孫巧芳.關于水電站廠房現澆混凝土施工技術的探討[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5):00114-00114.
[2]余雄.官地水電站地下廠房混凝土澆筑方案探討[J].陜西水利,2016(6):72-74.
[3]趙云.電站廠房混凝土冬期施工主要技術措施[J].工程技術:文摘版,2016(4):00107-00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