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剛
摘 要:小學體育課程的開展,不只在于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還在于培養學生優良的精神品質。尤其是團隊合作意識的培養,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尤為明顯,能夠促進學生學會按照共同的既定目標共同拼搏,從而實現最終的勝利。這是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的重要表現,對于學生日后步入社會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以此為內容深入展開討論,具體探究了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團隊
意識。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團隊意識;意義;培養途徑
一、團隊意識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的意義
1.培養學生成為個性與共性相互協調統一的整體
每名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還會受到家庭溺愛的因素而自我意識強烈,不能與他人友好相處,這樣的性格在學生成長中以及踏入社會后都會產生嚴重的弊端,不利于學生積極人格的發展。因此在體育教學的開展中,可以充分彌補這一缺陷,讓學生學會在自我個性與團體共性的層面中把握平衡,了解在集體團隊中自己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學會在體育競技中享受到團隊合作意識帶來的樂趣,從而實現集體價值與自我價值的肯定。
2.培養學生融會體育精神的最佳實質
體育教學的開展,是讓學生學會在理論學習時放松身心,學會自我調節,并且形成良好的鍛煉身體的生活習慣,這樣才能更好地作用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同時,也是促使學生領會體育精神實質的重要表現,即團隊合作意識的養成,正如一堆沙子是散的,但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卻比花崗巖還堅韌,學生只有學會融入集體生活中,才能發揮最大的優勢。籃球運動、足球運動等體育項目正是說明了這一點,這也是體育課堂教學中務必要讓學生心領神會且嚴格貫徹執行的體育精神。
二、團隊意識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培養途徑
團隊意識的養成主要包括形成團隊歸屬感、樹立競爭意識、增強責任意識三方面的內容。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其根本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個性與共性之間的關系處理。競爭意識就是個性的表現,而團隊歸屬感和責任意識是共性存在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就得從這三方面入手。
1.從游戲教學的形式中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體育課堂教學形式主要以游戲競技為主,讓學生在體育游戲中養成團隊合作意識。比如為了鍛煉學生的爆發力與速度,可以組織分成小組進行接力比賽,教師在分組時注意各個學生的整體水平,以免能力較強的分為一組,能力較差的分為一組,要讓學生互相搭配,做到勢均力敵。如此學生在參加接力比賽時才會更能激發求勝心理,進而培養團隊意識。需要注意的是,小組內成員的接棒順序由學生自行組織安排,以此培養學生的領導意識與統籌觀念。這樣在接力比賽完成后教師就學生表現具體點評,除了速度的較量外,還有哪些注意因素,如是否信任團隊成員,接棒位置的設定是否合理,是否發揮每位同學的最大優勢,如何才能取得更好成績等,增強學生小團體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2.從具體項目的教學中開展學生互相幫助的團隊意識
籃球和排球等球類運動相較于女生而言男生更具有發言權。所以筆者在教授籃球技巧時,先是整體演示,然后將男女學生按照人數分為不同小組,讓男生充當小老師,帶領女生練習,很多男生剛開始非常不好意思,筆者就運用語言激將的方式:你們打籃球打得那么好,現在讓你們當老師教別人打籃球,正好表現一下你們的實力。男生在聽完筆者言論后一個個表示不服,一定要讓教師看看自己也是非常厲害的,就迅速投入到互相分組學習的狀態中。同時,筆者為了公平起見,自己帶領兩名基礎相對較差的女生進行練習,在規定時間結束后,由女生進行籃球的動作要領展示,上籃、扣籃、投籃、搶斷、助攻等內容,通過學生的展示分析其技術要領中的不足之處,同時讓學生明白“團結合作、共創輝煌”的標語含義,讓學生知道同屬于集體中就要發揮集體的整體優勢,而這與每位學生的自身因素有很大關系。只有朝著共同目標努力奮進,才能實現最終的目標追求,這也就是為什么學校要舉辦體育運動會的原因之一,要讓學生在團結合作中發揮自己的最大優勢。
由此看來,團隊意識的培養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據重要內容,是學生自我與整體結合的重要表現,因此教師在進行團隊意識培養時,必須從體育教學的課堂環節中點滴滲透,從學生的課堂表現中零星總結,從體育競技的活動中滲入概括,讓學生學會幫助其他學生學習,共同進步,促使學生形成健康的人生價值觀、良好的集體主義榮辱觀,從而指導學生的日后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團隊意識是學生必須要學會的重要內容,教師必須要足夠地重視,從日常的體育競技活動中向學生滲透,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小莉.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探究[J].新課程(上),2015(7).
[2]鐘小蝶.體育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研究[J].中國培訓,2015(8).
[3]李偉.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合作競爭意識培養應用[J].學周刊,2013(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