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美麗
摘 要:本文將對我國大陸與香港地區、美國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進行比較研究,從而更好地加快我國社會工作的本土化進程。
關鍵字: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比較
在實務工作中,倫理所發揮的是指導、教育和強制的作用。“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是道德的社會工作實踐的指南、評估實踐活動的道德性的標準、強制執行社會工作倫理學和審判起訴不道德行為的依據”。徐震、林萬億先生將一個完整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應當包括六個方面:社會工作人員的行為和態度,社會工作人員對案主的道德責任,社會工作人員對同僚的道德責任,社會工作人員對專業的道德責任,社會工作人員對機構的道德責任,社會工作人員對社會的道德責任。
1 美國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概述
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倫理守則(1996),它是迄今為止世界范圍內較系統和完備,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社會工作職業倫理守則。美國社會工作價值觀的核心準則將概括為:服務,社會公正,個人的價值和尊嚴,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正直,能力。專業倫理是社會工作的核心,專業有義務說明它的基本價值、倫理原則和倫理標準。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的倫理守則闡述價值、原則與標準,以指引社會工作者的行為。守則闡明了社會工作專業自身的標準,得以評估社會工作者是否有違反職業倫理的行為。美國社會工作者協會有標準的程序來裁定對其會員的投訴。
2 香港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概述
香港地區是在行業立法基礎上,由社會工作人員協會等行業積極組織動員社會服務機構商討形成社會工作者職業守則。《注冊社會工作工作守則》對社會工作者與其服務對象,同工、機構、專業及社會等建立專業關系時的道德行為標準進行了系列規定,其應用范圍包括社會工作者以職業身份所從事的一切有關活動,更為可貴的是,基于該守則和專業實踐的,香港社會工作注冊局還精心制作了系統和完整的“注冊社會工作者工作手冊視聽教材”,為社會工作者學習提供了參考,且傳播性強。
香港的社會工作的價值觀可以概括為:社工尊重每一個人的獨特價值和尊嚴,并不因任何人的家庭背景、種族、國籍﹑性別、性傾向、年齡、家庭崗位、信仰、政治觀念、智能、體能、社會及經濟地位、或對社會的貢獻不同而有所分別;相信每一個人都有發展的潛質,因而有責任鼓勵及協助個人在顧及他人權益的情況下實現自我;社工有責任維護人權及促進社會公義;
3 中國社會工作者職業道德指引概述
該指引是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民政部2012年公布的,其目的是為了加強社會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保證社會工作者正確履行專業社會工作服務職責。指引共分為總則,尊重服務對象、全心全意服務,信任支持同事、促進共同成長,踐行專業使命、促進機構發展,提升專業能力、維護專業形象,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增進社會福祉,附則等七個章節,共二十四條。
4 我國大陸與香港地區、美國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比較
(一)我國大陸與香港地區、美國的社會工作倫理共性
各國各地區在形成系統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時,都有大致相似的領域和相關期許,如中國和美國都是從案主、同事、實務機構、專人人員以及廣大社會等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倫理標準。這些標準,有的在專業行為的指引上具有強制性,有的則是被熱切期望。每項具有強制性的程度是由負責處理違反倫理事件的人員所做的專業判斷。
我國大陸與香港地區、美國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區別:
1.中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美國社會工作倫理的價值基礎差異較大。
(1)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共產主義的社會政治信仰,而西方社會工作倫理的價值基礎是新教倫理、人文民主主義和社會福利思想。
(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集體主義道德觀,而美國社會工作倫理則堅持“人的獨立性”原則。
2.我國大陸與美國的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的倫理標準不同
美國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的最后一個部分也是篇幅最大的部分,收錄了155條明確的倫理標準。這些倫理標準與所有社會工作者的專業活動有關,用以指導社工的行為操守,并提供裁決有關NASW成員各種倫理申訴問題的基礎。這些標準涉及六大范疇:社工對案主的倫理責任、社工對同事的倫理責任、社工對實務機構的倫理責任、社工作為專業人員的倫理責任、社工對社會工作專業的倫理責任、社工對社會全體的倫理責任。
在中國的社會工作理論中,一些基本原則和取向如“案主自決”、“平等”等都是來自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價值觀。在社會工作者與案主的關系中,社會工作者要避免向案主建議應該做什么,而應該將選擇權交給案主。同時社會工作者要鼓勵案主澄清和掌握自己的需要、情感。要通過自己的能力去解決問題。這里反映了社會工作手法的背后倫理價值標準,即相信人有能力和權利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作出符合自己的選擇。這樣的社會工作原則,當運用到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服務對象時,顯然會出現一些文化上的沖突。如有些服務對象會很在乎與其社群的關系,或者有太多的承擔,在他的生命中關系或顧及他人是最重要的,甚至把關注他人及社會視為一種道德實踐。在這種情況下,個人與他所屬社群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如果社會工作者過于強調案主自身的情緒滿足或權益實現,忽視了案主與社群關系的這種文化脈絡,可能會導致救助工作遭到失敗。另外,中國人的情感較為內斂,不善于表達。這與西方人外向型的情感表達方式也有較大差異。所以,在中國推行社會工作時就會遇到文化上的沖突,導致目標的無法實現。
2.社會工作倫理守則的側重點不同
在社會工作者對案主的倫理道德上,香港社會工作倫理守則中社工首要的責任是對服務對象負責。社工有責任讓服務對象知悉本身的權利及協助他們獲得適切的服務,且應盡量使服務對象明白接受服務所要作出的承擔與及可能產生的后果。
參考文獻
[1]羅肖泉.踐行社會正義:社會工作價值與倫理研究[M].北京,科學社會文獻出版社,2005(2).
[2]徐震.當代社會工作[M].(臺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2,第564頁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