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潔
漢語拼音是學習漢字的工具,它的學習是為了學生更好地識字、閱讀,更準確地說普通話。我們學校的孩子來自四面八方,由于受到各地方言的影響,孩子們學習起來有困難。如何能讓這些孩子很快地糾正方言,學會拼音,運用拼音呢?
一、創設有趣的情境
創設一個完整的情境,把教學融入到情境故事中,這樣小朋友學起拼音才會有一定的連貫性。在老師們的帶領下,一年級的小朋友們踏上了和西方壞女巫斗智斗勇,解救聲母、韻母衛士的漫漫征途。
二、設計有趣的活動
對于剛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要很好地實現從幼兒園生活到小學生活的過渡,不是那么容易的,而游戲就可以成為很好的扶手。
1.新授課游戲
(1)開火車。這種游戲最為常見,很多老師都會用,我們通常把它用在新課學習的過程中。開火車的方向由老師掌控,可以橫著開、豎著開、倒著開;開火車的人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雙人。這時老師就要有意識地關注一些方言比較重的孩子,出現問題后及時問:“火車出故障了,誰來幫他修一修?”讓發音標準的學生當小老師,領著出錯的學生讀,一方面加強生生間的互助,另一方面也便于老師及時發現問題,課后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查缺補漏。
(2)順風耳。開始學習拼音后,我就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準備拼音卡片,并要求把拼音寫在四線格中,每天都要帶來學校。玩“順風耳”時,先請學生拿出自己的拼音卡片,然后由老師或者同學報字母,小朋友要很快地找到這個字母的卡片,舉起來給老師看,又快又對的小朋友就可以得到獎勵貼紙。這樣不光訓練了學生聽的能力,也能及時鞏固所學的拼音。
2.復習課游戲
(1)猜猜我是誰。在教學單韻母時,我發現很多小朋友的口型擺得不到位,甚至有些孩子讀著讀著口型就變了,這是單韻母朗讀的大忌。于是,我一邊糾正學生的口型,一邊和他們玩“猜猜我是誰”的游戲。由老師擺好口型,不發出聲音,然后請學生和我擺一樣的口型,再猜猜我讀的到底是哪個單韻母。玩過幾次游戲后,學生朗讀單韻母時基本都能做到口型不變了。
(2)不倒翁。分辨平舌音、翹舌音以及和平翹舌音相關的整體認讀音節,是我們學生學習拼音的一個難點,很多小朋友受方言影響,平翹舌音不分。為了幫助學生分清,我們設計了“不倒翁”的游戲。在黑板的左邊寫上平舌音,右邊寫上翹舌音。然后由老師讀音,當聽到讀平舌音時,就把身體倒向左邊,聽到讀翹舌音時,則倒向右邊。為了防止有些學生人云亦云,有時我還會專門請分不清的學生單獨做這個游戲。同樣,聲母和整體認讀音節辨析時,也可以用這個游戲。
(3)火眼金睛。學習了復韻母后,學生需要給復韻母標調,而標調是有規則的:有ɑ在,給ɑ戴,ɑ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來,誰在后面誰來戴。背誦標調規則很容易,但要真正用好它就不那么容易了。為此我們經常玩“火眼金睛”的游戲,老師在課件上出示一些標調錯誤的音節花,讓學生用自己的火眼金睛找出這朵音節花的毛病,并幫它治病,治好后音節花就會露出燦爛的笑容。看到音節花笑了,孩子們也開心地笑了。
(4)連連看。學的拼音越多,能組成的詞語也越多,怎樣才能讓孩子學會把拼音詞和看到的圖片連起來呢?“連連看”就是一個有趣的扶手。借助電腦課件,出示一些音節詞和圖片,先讓學生自由拼讀這些音節詞,然后把拼出的詞和圖片相連,連對了的話,電腦還會發出掌聲表示祝賀呢,這時老師趁機發放獎勵貼紙,對學生的鼓勵是可想而知的。
三、制作有趣的教具
聲母b、p、d、q的朗讀、辨析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難點,如何能幫助它們分清這四個聲母呢?為此,我們專門制作了教具:一根小棒,一個半圓形的紙片,同時請小朋友回家也照著樣子做一做。課堂上我們拿出了小棒和紙片,根據老師讀的聲母,把紙片擺在了小棒的不同位置,還要評一評誰擺得又快又好,在提高孩子積極性的同時,也幫助他們鞏固了這四個聲母。我們經常會玩“摘蘋果”“采蘑菇”的游戲,為此我們還繪制了很多“蘋果”和“蘑菇”,在它們的背面寫上拼音,讓孩子們摘下“蘋果”和“蘑菇”后,讀一讀反面的拼音,有效地檢測孩子掌握的情況。
四、講述有趣的故事
聲母j、q、x和單韻母ü相拼時,ü頭上的兩點要去掉。為了讓孩子牢牢記住這個規律,我們編出了有趣的故事:單韻母ü和聲母j、q、x是好朋友,可由于西方壞女巫把彩虹橋弄斷了,這些好朋友已經很久不見面了。這天他們終于在街上碰到了,小ü激動地趕緊摘掉頭上的墨鏡,和好朋友手拉手玩了起來。
學習y、w和整體認讀音節yi、wu、yu時,我們也編了故事:東方好女巫邀請一些被喚醒的聲母和韻母去參加聯歡會,大y媽媽帶著小i,大w爸爸帶著小u,可是小ü無父又無母,傷心地哭了。好心的大y媽媽趕忙來幫助它,小ü擦掉眼淚開心地笑了,相機出示去掉兩點的yu。
有了這些故事,孩子們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了,聽講特別認真。借助故事,他們還能記住一些拼音學習的規律,提高了學習的效率。
當然,在拼音教學的路上,我們也只是做了一些初步的嘗試,相信隨著改革之路越走越寬,我們的孩子一定能學好拼音,愛上拼音。
參考文獻:
[1]孫成剛.中小學學生心理輔導策略[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0.
[2]龍文希.小學語文課程標準與教材內容讀本[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