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亮
(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襄陽 441012)
預制巨型薄壁殼體架設施工
趙亮
(中鐵十一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湖北 襄陽 441012)
對于大型蓋梁,大部分采用現澆方法。傳統的墩柱蓋梁施工大部分采用現澆方法,耗資大、施工工期較長、占用場地較大,相比于預制方法存在缺點。但是,如果只采用預制方法施工,由于自重太重,預制蓋梁的架設條件更是苛刻。預制薄壁殼體架設施工工法剛好結合了現澆方法和預制方法的優點。從效果上看,采用該工法,非常有效地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了施工工期,既有利于施工資源的合理配備,又可以減少施工受自然地質條件的影響及降低施工難度,在保證工程順利完成的基礎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城市高架工程;施工技術;巨型蓋梁;安裝工藝
公路蓋梁分為3部分,即中間節段和2個邊節段,中間節段和邊節段采用薄壁殼體(壁厚250 mm)預制架設,薄壁內部采用混凝土現場澆筑。中殼體和邊殼體均采用500T汽車吊架設,架設時分別使用相應的中支架和邊支架支撐架設。中殼體架設完成以后,澆筑中殼體和墩柱之間的濕接縫,然后進行殼體內部混凝土澆筑。強度達到要求以后進行中間節段第一階段張拉,張拉完畢后進行邊殼體架設,然后進行中間節段蓋梁和邊殼體之間的濕接縫澆筑;濕接縫強度達到要求以后,采用臨時鋼絞線張拉將中節段與邊殼體進行臨時固結,然后進行邊節段芯部混凝土澆筑;邊殼體芯部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進行中間節段與邊節段的永久張拉,張拉完畢后拆除臨時張拉。第三階段張拉待整個蓋梁上節段梁架設完畢后進行。
新加坡大士西延長線是新加坡既有地鐵東西線的延長線,C1686、C1687標段由中鐵十一局新加坡分公司承建。整個工程主要由軌道高架、公路高架以及3個車站組成,分別是11型和33型2種,11型是沿pioneer路架設的公路和鐵路高架的公路蓋梁,33型是沿tuas west路架設的公路高架的公路蓋梁。每個預制蓋梁分為3個部分架設,1個中間節段,2個邊節段。中間節段殼體與墩柱是豎直通過濕接縫拼接,2個邊節段殼體和中間節段是通過中、邊殼之間的濕接縫橫向拼接。圖1所示為殼體安裝圖。
由于具有較大的體積和質量,對運輸條件要求較高,對吊裝場地的大小和地基承載力要求較高。受施工條件限制,吊裝工作要在夜間進行,夜間施工給吊裝各部分工作都增加了難度。殼體分為3個部分,首先安裝中間殼體,再依次安裝兩側邊殼體。中殼體安裝完畢后,澆筑殼體內部混凝土后進行張拉;在中殼體內部建立預應力體系后,才能安裝邊殼體;邊殼體澆筑內部混凝土之前,通過臨時張拉將邊殼體與中殼體連接在一起,在澆筑完邊殼體后建立內部預應力體系,最終使殼體3個部分形成整體。
蓋梁安裝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1 殼體安裝圖

圖2 蓋梁安裝工藝流程
中殼體與邊殼體采用濕接縫的形式連接,以消除由于殼體預制時的誤差,產生拼裝后的線形問題。由于殼體壁較薄(250 mm),在濕接縫施工過程中,通過分段澆筑、振搗的方式防止波紋管的脫落,并且保證混凝土的密實。
中邊殼體間的濕接縫強度達到25 MPa以后即可進行邊節段臨時張拉。臨時預應力體系由4束預應力組成,每束預應力有12根直徑為15.7 mm的鋼絞線。由于蓋梁殼體是寬度為250 mm的薄壁結構,容易拉裂,因此在安裝錨座時要確保其與蓋梁殼體是面接觸,并且需要在中間墊上5 mm的膠合板,保證受力均勻。
永久張拉由10束預應力組成,每束預應力有37~41根直徑為15.7 mm的鋼絞線,并且在施工現場準備好機具設備,要求現場水料比為0.12~0.13.在熱帶地區進行施工的過程中,攪拌機中的砂漿在溫度較高時漿體水分流失較快,那么灌漿過程中的水分會被墊石吸收,以此促進初凝時部分砂漿在導管中快速凝結,導致出現堵管的情況。所以在夏季高溫條件下施工的過程中,就要采取一定的降溫措施,或者加大水料比,并且在夜間攪拌,避免攪拌機和其他設備的溫度過高。
蓋梁殼體作為永久結構模板這一施工工藝,不僅結構形式新穎,同時比滿堂支架現澆蓋梁法的安裝速度快,預制節段拼裝施工效率較高,有效縮短施工工期;實現批量生產,大大提高效率;靈活性高,可根據現場情況隨時對架設順序進行調整;不長期占用施工場地,對現有交通影響小且不影響既有道路的交通,適用于交通緊張的發達城市。可以預見,在以后的城市軌道建設中,該工藝將被廣泛推廣。該工法的使用使公路預制蓋梁架設在進度上滿足現場施工需要,滿足工程整體進度要求,達到預期效果,得到監理和業主的認可;在安全生產上符合新加坡對安全施工的相關要求,符合監理和業主對安全施工的要求,獲得相當可觀的安全生產成果。
[1]俞軍.芻議城市高架橋梁道路的施工技術[J].城市建設,2010(20).
[2]俞敏.芻議大跨度橋梁施工及控制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30).
[3]張昭.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施工技術要點和管理[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28).
TG306
A
10.15913/j.cnki.kjycx.2017.21.110
2095-6835(2017)21-0110-02
〔編輯:劉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