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 斌
積法入韻品自高
呂 斌

宋方壺《山坡羊·道情》賈永昕/作
在赤峰市書法界的圈子里,賈永昕以刻苦勤奮聞名。
成功源于天賦加勤奮,賈永昕的天資未必多高,但他的悟性不錯,尤其是他的勤勉令人佩服。默默耕耘苦苦追求,他領悟著繼承和創新的妙締,感受到藝術和生活的關聯,從社會的底蘊中汲取營養,于自然的變化中覓尋韻致,品悟出技術與藝術的本意,技巧與修養為本的內涵。他不但勤于練筆,更善于動腦,臨池之余,他有時捧讀一本字帖,細心揣摩,常常為那字里行間的大千氣象和筆墨之中流露飛揚的情感走火入魔。他深深地體味出,書法是有韻的詩又是抽象的畫,詩主聲而難以賦形,畫造型而無以有聲,唯書法一舉而貫之。他覺得書法是有生命的,運用提按頓挫等筆法語言,將漢字點畫連成一條顫動不已的生命線。
欣賞賈永昕的書法,不需要在高堂大廳,因為他的書法作品多以小字小幅居多,偶有壁窠大字或是筆飛墨舞視覺沖擊的巨制。他的小幅作品多以文靜優美淡雅為主流,若把他的書法小品懸置兩壁書柜,一壁白墻的書房,一個人默默地靜對作品,一字字吟誦,一字字欣賞,按著嫻熟的筆畫,勁暢的質感,輕巧靈動的提按節奏,如古琴婉轉悠揚的曲調行進。恬淡、閑適、優美的情緒彌漫在宣紙筆墨間。或將他的小楷作品置于茶室壁間,紫檀仿古家具,木格窗欞,木制方椅、茶幾沏一壺鐵觀音茶,三五知己品茗欣賞。書香、茶韻、琴聲裊裊,盡是濃郁的古典文化氣息。

《福緣善慶》 賈永昕/作
讀賈永昕的書法,我的感受是沉靜、優雅和精致。
賈永昕的書法主要在楷書、行書上下功夫居多,隸書也有涉獵。他的楷書取法唐人。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皇甫君碑》《化度寺》等都認真研習過,褚遂良的《倪寬贊》《大字陰符經》《雁塔圣教序》也下了很多功夫,其字形變歐的長方縱式為扁方橫勢,這明顯受到《張黑女墓志》的結構影響。形成了他特有的楷書模式,清勁秀逸的風格。以后又加入了方折的用筆,以減其纖秀,增其雄強,可以看出其在北碑上也有臨習,但自覺未得神邃,后又放棄。取褚遂良《雁塔圣教序》結構、用筆而成為其現在的基本構架。
賈永昕書法取法唐,他所表現出的精神意蘊是沉靜的。從字的外廓造型和點畫形態看不是張揚的、鼓弩的、躁動的,而是在寧靜的筆觸中使鋒毫沉下去,透過紙背,體現出飽滿,潤澤,清麗,挺拔的質感。劉熙載在《藝概》中說:凡蒼而涉于老禿,雄而涉于粗疏,秀而入于輕靡者,不深故也。他的 “秀”沒有入于輕靡,就是因為他的用筆深而沉的緣故。從作品里可看出永昕創作的心態的沉靜和從容。不為去趕場而著急,不為迎合誰而倉促臨陣磨槍,也不會看著評委的風向標隨時改弦更張。這種心態下,他把注意力,完全浸透到古代經典的碑帖中,觀察古人的每一個點畫的起始,轉折,甚至是點畫情態的剛柔相悖的細微變化。用筆書寫時進入一種寧靜的創作狀態中,沒有絲毫的雜念,精力充沛,神情專注。每一點畫,每一牽絲,都能力到鋒端。那種縝密細致的構成,準確的點畫造型能夠精準把握。唐人法度至難,長短、位置、方圓偏失一毫而錯謬千里。
賈永昕書法體現出了優雅氣質。書法這門古典藝術在現代文化的環境里它的形式表現極為豐富,而對于傳統經典的叛逆情緒而使更多年輕人的審美傾向于民間的、野逸的、粗率的風格。賈永昕書學主張以唐入,直入唐及以上經典法帖中,落足于褚遂良是一種必然的選擇。褚體楷書用筆靈動,結構開放,運動感強。士大夫的優雅高貴氣滲透字里行間。永昕的筆意不激不勵,整幅作品自然、流暢、淡雅。宋曹《書法約言》里說:筆意貴淡不貴艷,貴暢不貴緊,貴涵泳不貴顯露,貴自然不貴做作。這正是永昕楷書的特點。優雅得于取法乎上,更得于其本心的性格。永昕性格內向、沉默、謙虛,平淡中又有著堅韌和執著。正是劉熙載說的:“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永昕優雅之性情,溢于毫端。他的楷書體現出的精致是令人豎指的。功夫之深,心致之專已經進入一種境界。他書法的精氣神也完全來源于他技法的嫻熟和用筆的精致。歐陽修說:“作字要熟,熟則神氣完實而有余。”
經典的書法首先應該是一種成熟后的精致,境界也由此而升華。
說起學習書法體會,賈永昕說:
書法猶如一項漫長的系統工程,是每一個書法人一生研習的課題,我學習書法已二十幾年了,先后臨習了幾十本古帖,真草隸篆皆有涉獵。
書法是一門藝術,書法與我們通常所說的寫字是兩個概念,寫字不是書法,而書法一定要寫字。簡單地說,書法是把結字中的點畫用不同的節奏、不一樣的姿態表達出來,力爭做到每一個點畫 “和而不同,違而不犯”,“一畫之間,變起伏于鋒杪;一點之內,殊衄挫于鋒芒”,而寫字則是把所有的點畫結字書寫的端莊、一致就足夠了。
學習書法的步驟方法很多。大致分為選帖、讀帖、臨帖、出帖(創作)四個步驟。
選帖。自古至今,留存了大量的名碑名帖。因此,在選擇碑帖時一定要以主流體系的經典法帖為范本,初學者要以相對“平正”的法帖做范本,選擇適合本人的范本;讀帖。讀帖是臨帖前的重要環節。讀帖考驗人的眼力、智慧。讀帖既要觀察臨習對象的表面形態,又要研究原帖作者的書寫心態,所表達的意圖。掌握刻帖轉換的基本技法和規律,選擇合適的毛筆宣紙,做好臨帖前的準備工作;臨帖。臨帖是學習書法的基本法則,是吸收藝術營養元素的重要途徑。臨帖分對臨、背臨、意臨。臨帖須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有經過不斷地吸收、消化、積累、升華,最終創作出自己滿意的作品。也就完成了臨帖到出帖的過程。

祖詠《終南望余雪》 賈永昕/作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學習書法除了在字內上下功夫外,還要在字外上做功課。加強書法理論的學習,掌握書法發展史,領會各個書體之間的關系。多讀書加強文字修養,了解文字的起源演變過程。加強詩詞文賦修養,能夠闡述評論與書法藝術相關的專業問題。加強社會修養,豐富社會閱歷。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的不斷積累,最終追求人書俱老。
透過賈永昕的書法的藝術表述,會深切地感受到他對寧靜、淡泊、平和之境界的追尋和向往。也因而形成了他表達情感的藝術語言、藝術風格和審美境界的書風,從而得到書法界和收藏家的高度贊譽和認可。
賈永昕簡介:
賈永昕,中國書協會員,內蒙古書協理事、創作委員會副主任,赤峰市書協創作委員會主任,國家二級美術師。現供職于赤峰市文聯。
主要藝術成就:書法作品獲“農行杯”首屆全國電視書法大賽三等獎;首屆中國巴林石杯書法大賽一等獎;內蒙古政協五十華誕書畫大賽銀獎;“雙成杯”內蒙古書法大賽金獎;“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全國書畫展”優秀獎;中央電視臺首屆、二屆“杏花村”杯全國電視書法大賽入圍獎。書法作品入展全國第八屆書法篆刻展;首屆全國青年書法篆刻展; “紀念傅山誕辰400周年全國書法展”;首屆“媽祖杯”全國書法大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