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 吳瑩瑩 楊博 梅欣 王芳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高校宿舍行為文化對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影響研究
李洋 吳瑩瑩 楊博 梅欣 王芳
山東青年政治學院
正文首先闡述了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然后對宿舍行為文化和學習主觀能動性等相關觀點進行界定和理論梳理,并對該選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了描述。 隨后把山東青年政治學院的同學作為調查對象進行實證調研。運用文獻查閱、問卷調查、訪談等方法對高校宿舍行為文化的現狀進行考察,進而找出高校宿舍行為文化對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影響,并在此基礎上探究大學生宿舍行為文化建設的途徑和增加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方式方法。
高校 宿舍行為文化 學習主觀能動性
我國教育改革一直以培育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核心的高素質人才為目的,探索適應學習型社會要求的現代大學生學習方式是“高等教育面向 21 世紀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計劃”的重點內容,也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高校教學改革的關鍵。教育部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也提到要提高大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而宿舍作為大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對大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找出高校宿舍行為文化與學習主觀能動性之間的影響關系尤為重要。
高校宿舍文化是在大學生宿舍環境中,由大學生在長期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共同形成的,以大學生的價值觀為核心,是學校特色、校園文化、精神形態和行為方式的有機統一,是一種特定的群體文化。而大學生宿舍行為文化是大學生在宿舍學習交流、人際交往、團體活動等行為中產生的,集中體現大學生的價值觀、道德觀及精神樣貌。
學習主觀能動性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習行為的體現,對內體現為積極主動、自覺自律的學習態度、意志等,對外體現為自我決擇、自我控制、自我反饋,發展以自身為主體的學習行為。
隨著我國高校招生制度的改革,招生人數不斷增加,同時因為學分制的出現,各高校多實行流動教室制度,傳統意義的班級空間概念被打破,宿舍代替班級成為了最小的群體單位。調查表明,大學生在校期間至少一半時間是在宿舍中度過,宿舍是大學生學習、休閑、社交等活動的場所,在大學生生活中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宿舍作為教室和圖書館這兩個主要學習場所的補充,是學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場所,因此高校宿舍行為文化對大學生日后的成長成才均起到深遠的影響。
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假設:高校宿舍行為文化與學習主觀能動性有著顯著的正相關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包括訪談和問卷調查,訪談具體指深入到各個宿舍對宿舍成員進行訪問,而問卷主要針對學生進行。
表1 宿舍成員訪談的主要問題

1是否了解宿舍行為文化?心中的宿舍行為文化是什么?2平時的學習動力是什么?學習頻率如何(去圖書館頻率、自習次數)?3宿舍的硬件設施,以及宿舍的氛圍怎么樣?4在宿舍的情況是否會影響學習的積極性?(同學關系、宿舍衛生)
針對以上問題,通過對一些宿舍成員進行訪談,了解到學校宿舍行為文化與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具體情況及有效信息。
(二)本文采用統計調查的方法探究高校宿舍行為文化與學習主觀能動性內在關系。于2017年2月-3月,對山東省濟南某所大學在校學生,采取完全匿名的形式,共分發問卷280份,回收253份,問卷回收率為90.6%。所有問卷回收之后,進行了廢卷處理工作,獲取有效問卷230份,問卷有效率為90.9%。在性別方面,被試者男性共99名,占43.0%,女性共131名,占57.0%;在年級方面,大一學生55名,占23.9%,大二學生88名,占38.3%,大三學生87名,占37.8%。

1.宿舍行為文化量表的信效度。為了確認宿舍行為文化測量項目是否適合因素分析,首先對量表進行了KMO和Bartlett檢驗,高校宿舍行為文化的KMO值為0.798,Bartlett檢驗的顯著性系數為0.000,說明數據相關矩陣不是單位矩陣,數據也適合做因素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宿舍行為文化做了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共有一個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可以解釋總方差的55.158%,因素負荷在0.622—0.849之間。宿舍行為文化因素的a系數為0.790,說明量表效度良好。
2.學習主觀能動性量表的信效度。學習主觀能動性的KMO值為0.625,Bartlett檢驗的顯著性系數為0.000,說明數據相關矩陣不是單位矩陣,數據也適合做因素分析。在此基礎上,對學習主觀能動性做了因素分析,結果發現共有三個特征根大于1的公共因子,可以解釋總方差的46.078%,因素負荷在0.447—0.782之間。學習主觀能動性的a系數在0.702之間,說明量表效度良好。
1.基于相關分析的假設檢驗。在確保量表信效度的基礎上,對各個假設模型進行結構方程模型檢驗之前,進行了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分析,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所有相關系數都在0.001水平上顯著相關。
表2 變量相關關系分析

相關性
*.在 0.05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在.01 水平(雙側)上顯著相關。
從上面表2可以看出,自變量宿舍行為文化,與因變量學習主觀能動性的相關系數都達到了顯著水平,前文的假設得到了驗證。通過相關關系分析,發現了各變量之間的相關性及相關系數,但是各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還并未發現,所以需要通過下一步回歸分析來驗證變量之間的因果關系。并且,性別、年級均與各變量均存在顯著的相關關系。
2.基于回歸分析的假設檢驗。相關關系分析只能表明變量間是否存在關系,但無法解釋變量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以及變量間的影響方向和大小。因此,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采取回歸分析依次對研究假設和理論模型進行檢驗。
把宿舍行為文化作為自變量,學習主觀能動性作為因變量,進行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的結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F值為18.280,表明回歸效果好,調整后的R方為0.185,表明宿舍行為文化可以用來解釋學習主觀能動性總體變異的18.5%。 同時β值分別為.348(P<0.001)。表明高校宿舍行為文化與學習主觀能動性有著顯著的正相關。

表3 宿舍行為文化對學習主觀能動性的回歸分析
本研究基于高校學生的視角,通過對山東省某高校280名高校學生的抽樣調查,實證分析了宿舍行為文化與學習主觀能動性兩者之間的關系,研究結果如下:
本研究結果顯示,宿舍行為文化對學習主觀能動性有著顯著的正相關,這表明宿舍行為文化對學習主觀能動性有著顯著的正向影響,宿舍行為文化是學習主觀能動性的重要因素。表明如果宿舍行為文化建設完善,會導致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增加。
無論在宿舍成員的訪談還是專針對于學生的調查問卷中,均可看到學校在管理方面做出的努力,但由于管理的不充分,隱患依舊存在。因而,以大學生為中心,以校方的考查標準為輔助,我們提出以下可行性建議:
1.加強宿舍行為文化建設。校園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決定著宿舍行為文化建設和發展。在校園文化建設計劃中,將宿舍行為文化建設作為重要內容進行建設,從而體現宿舍行為文化的教育大學生的目的。
2.開展豐富的宿舍行為文化活動。文化的承擔者是活動,宿舍行為文化的內涵要通過活動表現出來。為了提高大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開展學風建設活動,比如舉辦“學習標兵宿舍”競選活動;為了增強大學生身體素質而舉辦的“宿舍杯”籃球賽活動;為了培養大學生高尚情操而開展的文化活動,例如宿舍文化節等。通過以上宿舍行為文化活動,引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生活習慣,建設積極的宿舍文化氛圍。
3.增強宿舍公共活動區域的建設。交流空間的缺少是當代大學生宿舍人際關系淡薄的主要原因。在宿舍樓內修建大學生自修室、運動室等場所,一方面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建設積極向上,文明和諧的宿舍行為文化。
[1]王浩宇.南疆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D].南疆大學,2015.
[2]黃高靜.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3.
[3]梁明.當代大學生宿舍文化現狀及其建設研究[D].江西農業大學,2013.
[4]郁曉華.個人學習環境設計視角下自主學習的建模與實現[D].華東師范大學,2012.
[5]王昀.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6]馮雪花.發揮學習者主觀能動性提高遠程教育質量的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7]朱軍.大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研究[D].湖南大學,2009.
[8]顏廷芬.山東省高校宿舍文化建設調查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8.
[9]翟睿.自主學習的理論與實施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