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木 中央民族大學
經濟新常態下傳統能源化工基地轉型升級研究
李嘉木 中央民族大學
本文基于對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轉型,討論了新常態下能源產業在提高市場競爭力與可持續發展水平中存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延長產業鏈,發展產品的深層次加工以等政策建議。
新常態 能源產業 轉型升級
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逐步完善,寧東作為西進戰略上的重要工業基地必然會據此轉型升級,謀求更加持續化的發展。
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國務院批準的國家重點開發區、國家重要的大型煤炭生產基地、"西電東送"火電基地、煤化工產業基地和循環經濟示范區,是寧夏煤、水、土等資源的核心地帶和富聚區,也是寧夏舉全區之力開發建設的"一號工程"。區域內煤炭資源儲量大、品種全、質量優、開發條件好,現已探明儲量386億噸,占寧夏總探明儲量的87%,遠景預測儲量1394億噸,是國家14個億噸級大型煤炭生產基地之一。
2015年上半年,寧東基地實施了寧東大會戰,引進了青島鼎諾、浙江正泰、中國能源、上海中崇等一批企業,與沙比克,歐德油儲等國際能源化工巨頭的合作穩步推進。寧東基地的產業格局正在發生深層次的變化,加上環保技術的創新突破、交通優勢的逐步顯現,集綜合優勢于一身的寧東基地已經開啟新一輪轉型升級的“藍?!蹦J?,沖頂石油化工與煤化工融合發展新高峰。
1.大力發展新型煤化工產業;2.加快培育裝備制造產業;3.加快發展新能源產業。
1.主導產業規模擴張瓶頸凸顯;2.科技和人才對產業發展的支持力不足;3.“船大調頭難”。轉型中需調和好各方關系。
筆者選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2008—2015年寧東三大支柱能源產業和其工業增加值(作為GDP的代替解釋地區經濟發展,以減少GDP數據的不確定性)作為實證分析的依據,運用Eviews8.0軟件進行實證分析,通過嶺回歸的方法來探討能源產業結構組成對地區經濟增長貢獻度。
以寧東能源化工基地2008-2015年煤炭生產量X1(單位:萬噸)、火力發電量X2(單位:千萬瓦)、煤化工產品生產量X3(單位:萬噸)為解釋變量,總體工業增加值Y(單位:億元)為被解釋變量。為了減少數據的波動性和異方差性,對解釋變量和被解釋變量取自然對數,如表1:

表1 (數據來源:2008-2015年寧東基地發展報告)

(1)對變量進行標準化處理,即變量減去均值,再除以它們的標準差。這里不再給出計算過程,直接給出標準化回歸方程:
(2)估計嶺回歸參數λ
嶺回歸參數λ是正常數矩陣λI的系數,是一個大于零的數。通過Eviews8.0,得到估計的嶺回歸參數λ=0.1712.
(3)估計參數的獲得
根據共線性變量的二維聯合分布曲面的最高點與殘差平方和的極小值相對應的原理,獲得了估計參數,得到嶺回歸模型。
估計方程的R2很高,說明了方程的擬合度比較高;回歸系數通過了t檢驗,D.W介于(d U,4-d U)之間,殘差無自相關。
根據計量結果,煤炭產量與火力發電量的上升趨勢都有所放緩,而煤化工產品的生產增幅越來越大。由于其中煤炭行業對地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較小,而煤化工產業則很好地促進了地區經濟的增長,可看出產業升級已初見成效。
1.加大煤炭資源的勘探工作,繼續尋找寧夏新的煤炭資源。并從外地諸如寧夏和內蒙古鄂爾多斯引進煤炭資源,緩解稀缺問題。
2.全力推動煤化工下游產業形成產業集群,加快實施風能、太陽能等新能源項目,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3.實施創新驅動戰略第一,以深化改革與對外合作并重,構建高效運行機制。充分利用“兩區”建設的優惠政策,大膽突破,使寧東基地成為“兩區”建設領頭雁。
4.進一步加大人才引進和培養力度,堅持政府扶持、企業為主、重點引進,通過千人計劃、院士工作站等方式,積極引進和用好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和專門人才。
[1]張占斌.中國經濟新常態的趨勢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5,01:15-20.
[2]齊建國,王紅,彭緒庶,劉生龍.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內涵和形成機制[J].經濟縱橫,2015,03:7-17.
[3]金碚.中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研究[J].中國工業經濟,2015,01:5-18.
李嘉木(1997.1-),男,漢族,河北人,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本科在讀,研究方向:經濟學、金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