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 娟 鄭紅英 何 勇 汪璐璐 劉安諾
(安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1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內分泌科
2 安徽省護理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認知損害特點及影響因素
宮 娟 鄭紅英1何 勇1汪璐璐 劉安諾2
(安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安徽 合肥 230601)
目的探討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認知損害特點及影響因素。方法采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總體衰退量表對住院治療的176例老年T2DM患者進行評測。結果86.36%的老年T2DM患者延遲記憶受損,75.57%視空間/執行功能受損;69.89%抽象功能受損;36.36%注意功能受損;35.23%語言功能受損;15.34%定向功能受損。單個認知域受損率為14.20%,2個13.64%,3個28.41%,4個19.32%,5個13.64%,6個7.95%。單因素分析顯示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飲酒、糖化血紅蛋白(HbA1c)和低血糖史有統計學意義;多因素Logistic回歸顯示年齡、文化程度、HbA1c是認知損害的影響因素(P<0.05)。結論老年T2DM患者表現以延遲記憶、視空間/執行功能、抽象功能等為主的多認知域聯合受損。醫務人員應關注糖尿病老年人群的認知損害,采取多種措施延緩認知功能減退。
2型糖尿病;認知損害
輕度認知障礙(MCI)是老年人群重要的公共健康問題,2013版中國健康老年人標準已將認知功能框定為第二位影響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因素,強調了認知改變在老年人健康中的重要性〔1〕。近年來國內學者越來越關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認知功能改變,有研究表明T2DM增加認知損害風險〔2〕。本研究擬探討老年T2DM患者的認知損害特點及影響因素。
1.1一般資料 2015年1~6月便利抽取合肥市兩所三甲醫院內分泌科住院的T2DM患者176例,男97例,女79例;平均年齡(68.54±6.2)歲;有宗教信仰7例;醫療自費2例,公費5例,醫保169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68例,初中41例,高中或中專41例,大專及以上26例;已婚158例,未婚、離婚及喪偶18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 000元33例,1 001~2 000元69例,2 001~3 000元40例 ,>3 000元34例;病程0.5~36年,平均(12.42±7.52)年。納入標準:①確診T2DM患者,診斷標準參照WHO 1999年推薦的糖尿病診斷與分型標準;②病情許可,知情同意愿意配合者。排除標準:①有可引起認知功能改變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病史,如顱腦外傷、顱內感染等;②有明顯的神經精神癥狀;③酒精依賴、吸毒或長期服用對認知功能有影響的藥物;④有甲狀腺疾病史或明顯偏癱、偏身感覺障礙等腦血管疾病表現;⑤伴有全身重要臟器衰竭者;⑥交流障礙影響認知功能測試者;⑦有癡呆史或已明確診斷的抑郁癥患者。
1.2資料收集 調查由統一培訓的研究者完成。量表采用他評與自評相結合形式。閱讀與理解困難患者,研究者不加任何暗示將問卷內容逐條給予解釋,由患者獨立完成測評,研究者記錄結果。所有問卷當場收回并復核。
1.3研究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社會人口學資料和病程、治療方式、實驗室指標等疾病資料。②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長沙版):評定患者的認知功能,包括視空間/執行功能、命名、注意、語言、抽象、延遲回憶及定向7個認知領域,總分30分,受教育年限≤6年加1分,得分越低,認知受損越嚴重。以26分為界,將研究對象分為MCI組和認知功能正常組(NMCI組)。③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評定日常生活能力,由軀體生活自理量表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量表組成。共14條目,每條目1~4分,分值14~56分,得分越低日常行為能力越好,本研究排除>18分患者。④總體衰退量表:用于全面評估癡呆患者的認知功能和臨床對癡呆自然病程的分級評定。量表分7級,從無認知減退到極嚴重認知功能減退,本研究排除4~7級患者。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老年T2DM患者的受損認知域 兩組延遲記憶、視空間/執行功能、抽象、注意、語言和定向域差異顯著(P<0.01,P<0.001),命名認知域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MCI組和NMCI組認知領域受損比較〔n(%)〕
2.2受損認知域組合特點 無認知域損傷5例(2.84%);單認知域受損25例(14.20%),其中視空間/執行功能3例,注意1例,抽象2例,延遲記憶19例;2個認知域聯合受損24例(13.64%),其中視空間/執行功能和延遲記憶組合受損較多(12例);3個認知域聯合受損50例(28.41%),視空間/執行功能+抽象+延遲記憶為主要受損組合(28例);4個認知域聯合受損34例(19.32%);5個認知域聯合受損24例(13.64%),6個認知域聯合受損14例(7.95%)。
2.3認知損害的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兩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飲酒、HbA1c和低血糖史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老年T2DM患者認知損害影響因素單因素分析
2.4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MCI組賦值為1,NMCI組為0。以單因素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影響因素作為自變量,以MCI為因變量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認知功能損害影響因素為年齡、文化程度和HbA1c。見表3。

表3 老年T2DM患者認知損害影響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老年T2DM患者認知損害主要表現為延遲記憶受損,與潘曉東等〔3〕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糖尿病病人長期高血糖導致認知能力、學習記憶的重要腦區海馬體積萎縮,血流量減少有關〔4〕,此外,腦組織糖基化反應也可致神經組織變性,神經遞質活性降低,神經電生理改變,影響學習記憶等高級神經功能。MCI包括遺忘型MCI和非遺忘型MCI兩種亞型,有研究表明T2DM主要導致遺忘型MCI,多表現為記憶障礙〔5〕,本研究提示醫護人員積極采取措施控制血糖波動,延緩或逆轉其認知下降,預防癡呆的發生。
本研究延遲記憶、視空間/執行功能和抽象功能組合受損最多,這可能與多個認知域損傷密切相關的左內側顳葉和楔葉皮質厚度減少〔6〕有關。視空間/執行功能維度被認為是 MoCA測驗中評估目標認知域最準確的項目〔7〕,本研究75.57% T2DM患者存在視空間/執行功能受損,與Mitolo等〔8〕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患者關鍵腦區右側額中回和額上回皮質活動減弱有關〔9〕。T2DM患者抽象功能受損,可能與腦部左側額中回、左側顳上回等區域灰質體積減少有關〔10〕。
本研究顯示年齡是老年T2DM患者認知損害的主要影響因素,隨年齡增長,大腦皮層、神經元、樹突、軸突等結構發生改變,顳葉、頂葉、前額葉區的灰質密度降低,腦白質完整性下降〔11〕。另一方面,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能力降低,胰島素抵抗增加,運動減少和體內脂肪沉積,也起著加劇認知損害進程的作用。認知損害是一個動態變化過程,適當的認知干預可通過刺激神經保護機制延緩甚至逆轉認知下降進程〔12〕。
文化程度是老年T2DM患者認知損害的保護性因素,與Lee等〔13〕研究結果一致。大腦在受到損傷時,可通過調動尚存的神經網絡來彌補凋亡的神經網絡進行積極代償,從而延緩認知功能的下降〔14〕。高文化程度者經濟水平和生活質量相對較高,疾病管理能力較好,認知損傷可能減弱。HbA1c是反映患者過去8~12 w血糖控制情況的重要指標,慢性高血糖除直接對神經元產生毒性,還可致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生成增加及其受體水平上調,自由基和炎性反應增加,淀粉樣斑塊沉積,腦血管和內皮功能損傷或導致線粒體功能障礙,引起神經細胞功能障礙甚至凋亡,出現認知損害〔15〕。
1于普林,孟 麗,王建業,等.對《健康老年人標準》的再認識〔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8):802-3.
2Roberts RO,Knopman DS,Geda YE,etal.Association of diabetes with amnestic and non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Alzheimers Dement,2014;10(1):18-26.
3潘曉東,周 辰,尹冬華,等.2型糖尿病對老年人群認知功能的影響〔J〕.中國糖尿病雜志,2014;22(2):148-50.
4韓慧琴,張媛媛.2型糖尿病與認知功能〔J〕.中國臨床研究,2014;27(8):1001-3.
5McCrimmon RJ,Ryan CM,Frier BM.Diabetes and cognitive dysfunction〔J〕.Lancet,2012;379(9833):2291-9.
6曹 麗.不同亞型輕度認知功能損害的認知特征和磁共振波譜研究〔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2.
7Moafmashhadi P,Koski L.Limitations for interpreting failure on individual subtests of the 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J〕.J Geriatr Psychiatry Neurol,2013;26(1):19-28.
8Mitolo M,Gardini S,Fasano F,etal.Visuospatial memory and neuroimaging correlates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J Alzheimers Dis,2013;35(1):75-90.
9Alichniewicz KK,Brunner F,Klunemann HH,etal.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neural correlates of visuospat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in normal aging and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Neurobiol Aging,2012;33(12):2782-97.
10Yoshiura T,Hiwatashi A,Yamashita K,etal.Deterioration of abstract reasoning ability in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nd Alzheimer's disease:correlation with regional grey matter volume loss revealed by diffeomorphic anatomical registration through exponentiated lie algebra analysis〔J〕.Eur Radiol,2011;21(2):419-25.
11張連成,傅 濤,高淑青.認知老化的機制研究進展〔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4;22(6):999-1002.
12Rojas GJ,Villar V,Iturry M,etal.Efficacy of a cognitive intervention program in patients with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J〕.Int Psychogeriatr,2013;25(5):825-31.
13Lee YJ,Kang HM,Kim NK,etal.Factors associated for mild cognitiveimpairment in older korea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 Metab J,2014;38(2):150-7.
14Esiri MM,Chance SA.Cognitive reserve,cortical plasticity and resistance to Alzheimer's disease〔J〕.Alzheimers Res Ther,2012;4(2):1-8.
15Akrivos J,Ravona-Springer R,Schmeidler J,etal.Glycemic control,inflammation,and cognitive function in older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Int J Geriatr Psychiatry,2015;30(10):1093-100.
安徽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2016AT200112)
劉安諾(1970-),女,副教授,碩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糖尿病與認知方向研究。
宮 娟(1988-),女,碩士,主要從事糖尿病與認知方向研究。
R587.1
A
1005-9202(2017)20-5165-03;
10.3969/j.issn.1005-9202.2017.20.095
〔2016-07-15修回〕
(編輯 苑云杰/杜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