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迎新
品牌之路上的“狂奔”
文/張迎新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國際市場競爭的加劇,全球進入品牌經濟時代,發達國家20%的強勢品牌占據了世界80%的市場份額。我國雖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在自主品牌建設方面仍然處于弱勢地位。以眼鏡行業為例,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盡管中國已躋身世界眼鏡生產和消費大國行列,但自主品牌建設明顯滯后,特別是在眼鏡制造領域,具有強大市場影響力的品牌少之又少,具備國際影響力的品牌更是處于空白,這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眼鏡行業整體發展的“瓶頸”。有鑒于此,以“中國品牌日”的設立為契機,乘勢而上,加大眼鏡中國制造品牌建設力度,使中國由眼鏡制造大國邁向眼鏡品牌強國,就成為各級政府有關部門、行業組織和全體眼鏡同仁的崇高使命。對此,中國眼鏡協會理事長崔毅指出,在“中國品牌”升級戰中,必須突出兩點:一是強化品牌意識,杜絕假冒偽劣,加大民族品牌宣傳,增強消費者對中國產品的信心;二是加快推進民族品牌建設,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集群,借鑒國外強強聯合的品牌建設之路,推動建立公正、科學的品牌評價機制。
在推進眼鏡中國制造品牌戰略的過程中,一些眼鏡生產集中地的政府部門、行業組織和眼鏡企業已開始積極行動起來。
在我國中高端眼鏡生產集中地的深圳,從2014年起至今,橫崗眼鏡時尚協會已經成功舉辦3屆“深圳十大時尚眼鏡品牌”“深圳十大時尚眼鏡設計師”大賽,積極挖掘和培養優秀眼鏡設計人才,打造區域品牌及推廣自主品牌。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橫崗眼鏡時尚e城順利啟動,作為全國首個O2O眼鏡產業創新引領公共服務平臺,連續兩年成為文博會分會場,不僅設置了眼鏡產業博物館、品牌展示中心、研發設計中心、人才培訓中心、產品檢驗檢測中心、標準化聯盟、電子商務中心等功能區,還形成了產業轉型升級服務綜合體,為深圳眼鏡產業自主品牌打造和轉型升級提供了綜合服務和重要支撐。
在著名的“眼鏡之鄉”丹陽,隨著眼鏡產業的快速發展,當地有關部門組織部分業界同行,組建了丹陽眼鏡品牌運營公司,堅持走公司化、企業化之路。為了推動丹陽眼鏡產業的品牌建設,丹陽市政府成立了眼鏡品牌推廣領導小組,進一步發揮協調推動作用。在“丹陽眼鏡”品牌形象的塑造過程中,政府部門領導在協商會上對“科學推廣標準”作了細致闡述,如門店形象、產品采購標準的統一化管理,加強丹陽眼鏡品牌推廣隊伍專業化、知識化、系統化培訓,在品牌運營管理方面建立了科學的品牌運營管理系統軟件,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進一步優化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決策科學性,同時確保品牌推廣過程的流程化、規范化、固定化。此外,還由丹陽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加強推廣丹陽眼鏡文化旅游節項目,切實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并設立品牌引導資金專項支持,引導更多的丹陽眼鏡制造企業走品牌化發展道路,成效顯著。
在“中國太陽鏡生產基地”廈門,品牌的打造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近年來,隨著廈門眼鏡企業在偏光膜材料等生產技術上的突破,所有高端鏡片都已實現完全國產化,使得太陽鏡生產的優勢和核心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例如,以來奇、虹泰為龍頭的廈門鏡片制造企業通過自主研發,打破了美國、日本在偏光鏡片生產上的技術壁壘,這一技術還帶動了下游深加工產業的發展,每年創收近5億元,這項成果已成為廈門眼鏡行業的核心技術和核心產業。各類“廈門制造”的偏光鏡片全面取代了國外產品,不但滿足了本地太陽鏡的生產需求,更大量供應國際品牌產品的生產需求。特別是廈門太陽鏡品牌已在國內市場形成了全面優勢地位。已有30年歷史的“派麗蒙”品牌通過產品技術和營銷方式的創新,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局面下,仍然煥發勃勃生機。誕生于上世紀末的“暴龍”太陽鏡是國內最具影響力的強勢品牌,其科學的品牌推廣策略和品牌打造的成功經驗,已成為國內同行學習借鑒的榜樣。與此同時,在“暴龍”“派麗蒙”等強勢自主品牌的帶動下,“海倫凱勒”“陌森”等新興品牌也在快速成長。
作為溫州眼鏡生產主要區域的甌海區政府,近年來致力于品牌戰略的實施,開展了眼鏡優質產品生產示范區創建活動以及溫州眼鏡十大名牌評選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眼鏡自主品牌建設。在品牌建設先進企業的示范和引導下,盛裕眼鏡、圣藍工貿、金達眼鏡等多家企業旗下的相關產品,不僅順利進駐國內市場,還成功打入國際市場。如今,甌海區政府計劃在3年完成投資50億元,重點強化產業扶持、加快產業集聚,目標是將甌海眼鏡小鎮打造成全球高端眼鏡品牌集聚區、國家眼鏡行業創新研發示范區、國際眼鏡會展貿易集散地和長三角特色都市體驗旅游目的地。前不久,甌海區政府出臺了“新十條”政策,對眼鏡產業研發設計創新、品牌培育扶持、龍頭企業培育、質量提升扶持、產業發展基金支持、企業上市扶持、跨境電商發展、工業用地保障、眼鏡小鎮建設、組織機構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必須指出的是,受制于一些主客觀因素的制約,中國眼鏡制造業在品牌建設過程中也面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
談及自主品牌建設遇到的困難時,溫州眼鏡商會秘書長許海洲表示:“縱觀溫州眼鏡產業,真正重視品牌建設的企業還不是很多,在品牌建設方面的投入也明顯不夠,經營者的觀念和意識急需引導?!?/p>
橫崗眼鏡時尚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橫崗眼鏡走自主品牌之路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研發設計力量的缺乏,由于缺乏相應的人才政策和激勵機制,許多優秀的設計師無法長期駐扎在橫崗,流動性較大,研發設計的力量不穩定,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自主品牌的發展。此外,在技術層面,橫崗目前還沒有能夠為眼鏡產品提供服務的數據庫、科技情報檢索系統以及技術監測中心,在技術創新投入方面存在不足。如何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成為橫崗眼鏡下一步轉型升級和品牌打造的重中之重。
廈門眼鏡協會秘書長孫開悅以廈門太陽鏡品牌的發展為例,說明了品牌的成功都是切合了當時市場的需求,而當原有的特色被大量模仿不再具有優勢時,光環就迅速黯淡了,這就是同質化的必然結果。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