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欣
好家長這樣進行修煉
李 欣
人們都說:“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可見,父母對孩子有著重要的影響,父母是孩子成功道路上的重要助力。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不少父母認為,對于孩子的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責任,我們當中很多父母認為,孩子上了學,只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吃穿問題,至于孩子的學習和教育問題交給學校和老師去管就可以了。這個觀點其實是不對的,同一個老師在同一個班級上課,為什么有的學生成績好,有的學生成績就要差一些呢?在學校,教師面對幾十個孩子,只能針對孩子進行共性問題的教育,也就是群體教育,因為時間及精力有限,不可能照顧到每個孩子,然而家長卻可以結合孩子自身的發展需要做出及時的引導,從而幫助孩子走向成功。因此,父母在進行家庭教育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在一定意義上說明了環境對人影響的作用。古代曾有“孟母三遷”,從“其舍近墓”到“遷居市旁”,最后徙居“學官之旁”,終于使孟軻在學官的影響下,成為學者。這說明人們很早就重視環境影響人的作用。現在不少家長沉溺于網絡世界,甚至有的每天渾渾噩噩,不務正業,從而忽略了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以至于不少孩子也過早地沉溺于網絡,不能自拔,深受其害。因此,為了使孩子能夠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健康地成長,家長應盡量在家里創建良好的氛圍,如,學習氛圍、兒童娛樂氛圍,而不是經常在家上網聊天、打游戲。
俗語說:“有其父,必有其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人格修養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其對孩子的成長有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作用。孩子的心靈是一張白紙,關鍵是父母在白紙上寫了什么,因此,作為家長事事必須以身作則,塑造良好的自身形象,為孩子樹立起良好的榜樣,以堂堂正正的人——正直、有責任心、言行一致、守時惜時的人的形象,留在孩子心目中,當好孩子的“啟蒙教師”。試問:道德修養不足,“出口成臟,唯利是圖,自私自利,沉迷賭博”的父母,他們的教育言語,又怎能具有威信呢?他們又怎能教育好下一代呢?
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也是父母的希望。因此,不少父母在與孩子交流時總是以一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去與孩子溝通,導致孩子有話不敢說,有苦不敢訴。因此,在家庭中家長必須尊重孩子,把他當作平等的人看待,尊重他的想法,認真聆聽他的意見,哪怕其意見是幼稚、不成熟的,要對孩子充滿信心,相信他的上進心、相信他的是非判斷。面對孩子的不當看法,像對成年朋友一樣,闡明其中道理,表達自己的關心和愛護。當孩子犯錯誤時,更要表現出家長的民主性,允許孩子申辯自己的行動理由和自己的感受,在聽清楚明白后再進行理智的幫助和教育。在這個時候,純發泄性的責備和帶侮辱性的謾罵,是父母形象的“自損”,絕不會收到任何好的效果。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典型的中國特色的家庭教育。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當作學習的工具,結果使孩子成為分數上的巨人、素質上的矮子,這是一個新時代的教育問題,我相信這是大家所不愿看到的。這些家長,把孩子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生怕錯過一丁點的寶貴時間。再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重智輕德已成為一種最普遍的家庭教育誤區。許多父母只關注孩子的學業和分數,孩子一進門就問“考多少分?”考壞了,臉就拉得老長;考好了,就眉開眼笑。“學而優則獎”,已成為許多家長鼓勵子女學習的常用手段。“學習至上,成績至上”是孩子的唯一目標。而對孩子的思想品德、行為習慣、意志、性格、興趣等非智力因素不聞不問。這樣的家庭教育嚴重地扭曲了孩子的心靈,扼殺了孩子學習的主動性,使孩子倍感壓力,以致產生內向、壓抑、情緒焦躁等不良的現象。任何人才的成功,都離不開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國家教委提出將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就是強調發現和發展學生的興趣。“父母的責任是挖掘孩子智力潛能,發現孩子的興趣,發展孩子的興趣。”
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些父母忽視了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孩子的性格特征。如果對不同性格的孩子采用相同的教育方法,自然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性格是表現在人的態度和行為方面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如,英勇、剛強、懦弱、粗暴等,是個性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在一個人生理素質基礎上,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形成、發展和變化的。也就是說,性格既是生理特征的表現,又受社會實踐的影響。根據上述描述,父母不根據孩子的性格進行教育,必然不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教育孩子的方法也不能采取一個模式,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這樣收效會更好一些。
家庭是第一所學校,父母是第一任老師,父母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在德、智、體各方面的發展與形成,都是至關重要的。不斷發展的社會要求我們為人父母者要認真思考這一問題,從根本上徹底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子女健康成長中潛移默化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整個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基礎,它是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無法取代的。“育人”不是養育人,而是教育人。它從來都不只是學校教育的責任,家庭教育應該挺起自身的腰桿,敢于向傳統的家教說不,還孩子一個健康而理性的成長環境,任重而道遠。走好每一步,離不開全社會的努力,而父母們更應深思而后行。
(作者單位:吉林蛟河市天崗中心小學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