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傳波
校長的“氣”與“度”
孫傳波
校長在做人處世中,必須具備“四氣”。
一是要有正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校長堂堂正正、坦坦蕩蕩、光明磊落、一身正氣,才能真正成為學校的領路人,成為教師的主心骨。校長要帶頭遵紀守法,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帶頭無私奉獻,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帶頭追求實效,腳踏實地,求真務實。校長要善良、正直、誠信,充滿正能量,只有把“人”字寫正了,才有讓教師服從和被教師尊重的資本。正如《禮記·中庸》中所講,“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凌下;在下位,不援上。”意思是說,君子根據自己所處的地位來做事,不羨慕自身以外的東西。處在上面的人,不欺凌下面的人;處在下面的人,不攀附上級。作為校長,說話做事要心懷道義,不謀私、不貪利,要為教師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對上級不陽奉陰違、爾虞我詐。
二是要有底氣。底氣是指校長的才華學識和能力水平。校長要有書卷氣,做到多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文化修養。校長既要掌握業務常識,又要知曉管理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進而生成一種強大的凝聚力。相反,一個缺乏業務知識和管理知識的校長,盡管整天忙忙碌碌,東奔西走,但其管理成效卻常常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作為一校之長,除了具備必備的知識外,還要具備較強的組織協調、統籌駕馭、科學決策能力。可以想見,一個指揮無序、優柔寡斷、缺乏管理方法和組織才能的校長,如何能夠打開學校管理工作的新局面,又如何能夠贏得教師的擁護和支持?
三是要有大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校長看問題要目光高遠,胸襟開闊。在學校管理工作上要做到舉重若輕、灑脫從容,多謀善斷、處變不驚,敢作敢為、勇于擔當,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原則問題不含糊、枝節問題不糾纏,悟得透、看得開,拿得起、放得下。對教師有著水一般的胸懷,裝得下教師的大事小情。校長要設身處地地為教師著想,多幫助他們解決思想、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給他們以溫暖、關懷、諒解和支持,這樣才能得到教師的信賴。
四是要有清氣。校長要加強思想修養、提升思想境界、錘煉思想情操,使思想更高尚,使靈魂更高貴。要堅守黨性,公正無私,廉潔奉公。淡看功名利祿、笑對榮辱得失,不迷失于滾滾紅塵,不陶醉于燈紅酒綠。誘惑面前有定力,名利面前有清氣。在喧囂和浮躁之中,能夠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始終保持頭腦清醒、內心寧靜,不浮躁、不媚俗,不趨炎附勢、不隨波逐流,一心為學校,一切為師生。清氣是一種素質,也是一種能力。清氣是校長的做人之基,立身之本。宋代名臣包拯曾說:“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校長若能做到兩袖清風,一塵不染,自然能夠得到教師的信服;反之,如果校長利欲熏心,擁權自肥,教師就會嗤之以鼻,視如敝屣。
校長在思考問題、處理事情、做出決策時,必須有五個“度”。
一是有高度。俗話說:站得高,看得遠。高度決定視野。校長站在什么樣的高度,就能擁有什么樣的視野;擁有什么樣的視野,就能把學校辦成什么樣子。校長要志存高遠,能夠依據自身的優勢占據教育的“制高點”。今天的決策必定會轉化成明天的成果,校長在平時要不斷加強自身修養,努力做管理的行家里手。校長只有站在學校管理應有的高度上,才能搞好學校的頂層設計,達到“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境界。校長如果站位很低,必然視野狹隘、目光短淺,“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二是有深度。校長在看問題的時候,決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為什么”。必須有一雙識別真偽的“火眼金睛”,不為“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表象所迷惑。必須有穿透力極強的犀利目光,透過現象看清本質,把問題看得很深刻、透徹。校長遇到問題要善于深度思考,在總結中增智慧。遇事之前要善于動腦,多謀善斷,在謀劃中積累真知,在運籌中增長才干,在決斷中提升水平。一項工作任務完成后,應該冷靜地坐下來“回頭看”,既要總結“斬華雄”的成功經驗,也要總結“走麥城”的挫折教訓。要通過總結,揚長避短,為更好地推進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是有廣度。校長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胸有全局,全面、真實、詳細地掌握各種情況,客觀公正地看待問題。決不能從局部出發,以偏概全;決不能從個別現象出發,妄斷整體;決不能從個別人的觀點出發,妄猜眾意。片面、偏差、偏激,實為管理之大忌。

四是有角度。角度改變觀念。從不同角度出發去看待學校的某一件事或某一個人,往往會有截然不同的認識。社會在發展,理念在更新,學校組織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教育教學問題也愈來愈趨于多樣化。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就不同。正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校長在辦學實踐中,要學會從多角度、多側面、多層次看待和分析問題,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分析,探究事物的本質,以此尋求和發現問題的破解之道。
五是有精準度。校長在看問題的時候,要看得準確,看到最實質、最核心的部分。只有這樣,在處理問題時,才能聚集要害點、抓住關鍵處、擊中致命穴。說話,一語中的;射箭,一箭穿心;擊劍,一劍封喉;撓癢,一下子撓在鬧心處。精準度把握好了,再伏下身子,埋頭苦干,發揚抓鐵留痕、踏石留印的務實作風,以實干求實效,使自己變得更加睿智和成熟,進而成長為一名稱職的校長。
(作者單位:山東淄博市高青縣唐坊鎮第二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