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陽市南樂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457000)陳趁英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在本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并發肺結核患者136例,將其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68例。研究組男33例,女35例,年齡23歲~77歲,平均(50.78±3.47)歲。對照組男36例,女32例,年齡24歲~78歲,平均(51.07±4.07)歲。兩組年齡、性別、BMI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抗結核治療均用3HRZE/6HR治療方案,在治療過程中定期檢查肝腎功能、胸片和痰液結核分歧桿菌情況。糖尿病使用口服降糖藥物,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如果血糖控制不佳時,換用胰島素,并定時檢測血糖。除藥物治療外,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肺結核飲食,研究組使用肺結核常規飲食和糖尿病常規飲食相結合的方法,并由營養師根據患者病情及具體營養狀況進行適當的調整,療程為6個月[1][2]。
附表 兩組細胞免疫功能分析(±s)

附表 兩組細胞免疫功能分析(±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淋巴細胞(%) CD4+(%) CD8+(%) CD4+/CD8+比值研究組 68 治療前 33.27±5.31 0.35±0.06 0.29±0.08 1.51±0.52治療后 36.71±5.66*# 0.38±0.08*# 0.27±0.06*# 1.73±0.70*#對照組 68 治療前 33.01±5.16 0.35±0.07 0.29±0.08 1.52±0.51治療后 33.81±5.65 0.35±0.09 0.29±0.05 1.52±0.52
1.3 觀察指標 ①治療6個月后兩組患者痰液結核分歧桿菌轉陰情況及肺部感染情況;②兩組細胞免疫功能指標:淋巴細胞、CD4+、CD8+及CD4+/CD8+。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處理數據。計數資料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痰液結核分歧桿菌轉陰及肺部感染情況 治療6個月后,研究組痰液結核分歧桿菌轉陰率為91.18%(62/6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0%(51/68),P<0.05;研究組肺部感染率為1.47%(1/6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0.29%(7/68),P<0.05。
2.2 兩組細胞免疫功能分析 研究組治療后淋巴細胞、CD4+、CD4+/CD8+水平明顯升高,CD8+水平明顯降低,其結果與治療前、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顯著,P<0.05;對照組治療后各項指標與治療前比較,差異不顯著,P>0.05。見附表。
2型糖尿病屬于一種代謝紊亂性疾病,有研究顯示,給2型糖尿病并發肺結核患者實施個體化營養治療,能明顯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從而提高患者免疫功能。本研究主要探討了個體化營養治療對免疫系統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給予營養治療干預的研究組淋巴細胞、CD4+、CD4+/CD8+水平明顯升高,CD8+水平明顯降低,其結果與治療前、對照組治療后比較,差異顯著,P<0.05。由此提示,個體化營養治療能明顯提高糖尿病并發肺結核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感染率,增加患者痰液結核分歧桿菌轉陰率[3]。其次,研究組治療6個月后,痰液結核分歧桿菌轉陰率達91.18%,明顯高于對照組。本研究還顯示,營養治療干預后,患者肺部感染率明顯降低(研究組肺部感染率1.47%,對照組為10.29%)。進一步說明個體化營養治療在改善患者營養狀況和免疫功能的同時,增強患者的抵抗力,降低患者感染率,并促進痰液結核分歧桿菌的轉陰率。綜上所述,對于2型糖尿病并發肺結核患者,給予個體化營養治療,能夠增加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患者患者肺部感染率,促進痰液結核分歧桿菌的轉陰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