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第二人民醫院(473000)薛蕾 張洪
心臟搭橋術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手術,在保守治療和介入治療效果并不理想的情況下,心臟搭橋術是最有效的一種治療方法[1][2]。此次研究針對優質護理對心臟搭橋術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展開討論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研究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實施心臟搭橋術的50例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護理組和優質護理組各25例。常規護理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范圍55歲~72歲,平均(63.5±7.5)歲;優質護理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范圍57歲~74歲,平均(65.5±7.9)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沒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組 該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①環境護理:在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向患者介紹醫院及病區的環境,消除患者的陌生感。②病情護理:護理人員應隨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避免患者出現異常情況。
1.2.2 優質護理組 實施優質護理主要內容有:①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對疾病并不是很了解,因此易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護理人員應針對這類患者展開健康宣教,并糾正患者錯誤的認知,消除患者恐懼、焦慮等不良心理。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增加患者的依從性。②生活護理:護理人員應指導患者戒煙酒,督促患者多食用含高蛋白質、高纖維的食物,保證患者每日攝入充足的營養,提高患者機體的抵抗力。③康復護理:護理人員應定期協助患者進行翻身,避免患者因長時間臥床出現壓瘡。在患者的病情稍微穩定后,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腕關節功能訓練。④術后護理:手術后護理人員應隨時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重點應觀察心電圖ST段的變化。護理人員應向患者詳細講解手術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及預防措施,讓患者積極應對。⑤出院護理:在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應向患者發放宣傳手冊,并以家訪、電話等形式對患者進行隨訪,幫助患者盡快地恢復健康。并督促患者定期進行復診。
1.3 觀察指標 ①以調查問卷的形式對患者展開護理滿意度的調查。②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生活質量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會功能及環境功能進行評分[2]。
附表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s,分)

附表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s,分)
組別 例數 生理功能 心理功能 社會功能 環境功能 總體健康常規護理組 25 2.5±0.6 3.2±0.4 2.7±0.4 3.1±0.3 2.6±0.7優質護理組 25 3.2±0.4 4.5±1.2 3.3±0.5 4.6±1.4 3.8±0.8 t 6.260 4.596 4.190 4.685 5.048 P<0.05 <0.05 <0.05 <0.05 <0.05
1.4 統計學 以結果P<0.05作為有顯著性差異,t檢驗計量資料,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SPSS19.0軟件對上述數據進行處理。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常規組非常滿意9例,滿意8例,滿意度為68.0%;優質護理組非常滿意16例,滿意7例,滿意度為92.0%;常規組滿意度顯著低于優質護理組(P<0.05)。
2.2 兩組生活質量評分的比較 經過不同的護理后,優質護理組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護理組(P<0.05)。詳情見附表。
經過此次研究發現,優質護理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及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患者,(P<0.05)。通過對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醫護關系,使患者充分地信任護理人員,提高了患者的依從性,并消除了患者的不良心理,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去積極地面對治療,增加了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同時提高了治療的效果。另外通過對患者進行隨訪可以及時地掌握患者恢復的情況,保證了手術的效果,在短時間內促使患者恢復健康。
總而言之,優質護理對心臟病搭橋術患者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提高了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