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450000)李元紅
經研究證實[1],新生兒膿包中藥熏洗的療效顯著,但熏洗過程中的護理方法,也是影響預后的關鍵因素,現對66例于我院行中藥熏洗的新生兒進行研究,給予研究組患兒綜合護理,最終取得理想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選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就診的新生兒膿包患兒共66例,按照就診編號尾數奇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33例。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齡1~7天,平均(3.50±1.50)天;研究組中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齡1~6天,平均(3.00±1.20)天。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兩組均中藥熏洗,配方為:甘草、苦參、馬齒莧、黃柏及生黃岑各8克,熱水沖泡,水溫38~40℃,輕輕洗浴患處。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綜合護理,如,①洗浴護理:洗浴溫度控制26~28℃最佳,且需保證室溫,避免新生兒著涼,護理人員整個過程保持無菌操作,在接觸患兒時,要洗手、消毒鋪巾等,每日進行消毒,使用過的不銹鋼洗澡盆等均需要用含氯消毒液,保證洗浴干凈;②創面護理:保護創面,不要受壓,患兒要保持舒適睡姿,洗浴后,勤換患兒衣服并消毒,皮膚要消毒保持干燥、清潔,修剪患兒指甲。如果發現創面感染,應該立即使用無菌鑷子去除結痂,給患兒涂抹抗生素軟膏,防治再次感染。
1.3 觀察指標 比較患者護理后的臨床療效,統計護理滿意度。采用滿意度調查量表,給予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選項,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對于本次研究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處理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認為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護理效果比較 研究組痊愈31例。有效2例,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0%;對照組痊愈24例。有效6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0.91%;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但比較無差異(P>0.05)。
2.2 護理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達到96.96%,高于對照組的81.82%,比較具有差異(P<0.05),詳見附表。
新生兒膿包中醫辨證認為是溫熱蘊熱,治療主要機制是清熱降燥[2],在本次研究中,中藥熏洗方中的黃岑具有清熱降燥的工作,還能除蒸瀉火,有效治療膿包的功效;苦參清熱解毒,具有殺菌作用;馬齒莧清熱解毒、利水祛濕,能散血消腫,且還能止痛止癢,抑制膿包生長[3]。在熏洗過程中,護士人員給予綜合護理,患者的療效提高,且新生兒家屬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護理質量水平顯著提高。在熏洗時,護士應該保證無菌接觸,輕柔洗浴患處,讓新生兒感到舒適。同時,對于創面護理,護士應該密切關注創面恢復情況 ,對于創面感染、蔓延的情況,應該即刻采取措施,使用感染抗菌軟膏[4]。研究中,研究組患兒經過護理后,護理滿意度達到96.97%,表明在熏洗中給予綜合護理,能達到更加理想的療效和護理目標。綜上所述,在新生兒膿包中藥熏洗治療中,護士應該結合患兒創面情況,做好洗浴護理和創面及新生兒等各方面護理工作,提高總體護理水平。

附表 護理滿意度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