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深圳市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學校 吳 蔚
課例探討
整合教材要素,創新活動方式,提升英語聽說綜合能力
——Module 4 Great Scientists(高中外研版必修4)聽說教學實錄與反思
廣東省深圳市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學校 吳 蔚
聽說訓練是學好英語的必要條件,加強聽說訓練可以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提高英語表達技巧,促進學生對教材內容的學習。因為聽說考試在廣東英語高考中的重要地位,聽說教學也越來越受到教師和學生的重視。本課例選自外研社版高中英語教材《英語》(新標準)第四冊第四課Great Scientists,教師利用自主選擇的視頻進行教學,從課例背景、教學分析、教學設計思路、教學過程、教學過程的具體描述、教學反思和課后評析七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地闡述,通過教師對教材要素的科學整合和學生活動方式的創新,大力提升了學生的英語聽說綜合能力。
英語聽說;整合;創新;能力提升
本課例由北京師范大學南山附屬學校吳蔚教師設計,是一節深圳市劉英琦教育科研專家工作室英語教學課例——聽說專題課。該工作室由20多位富有經驗并積極投身于教育科研的教師組成,其中5位是英語教師。5位英語教師組成一個小組,積極探索英語教學實踐中的新理念,嘗試課程的開發和規范化教學。5位教師分工合作,隨機選取外研社版必修模塊第四冊Module 4,力求在難度和適應性方面具有一般的代表性,共同開發一個完整的單元課例。大家經過研討,并借鑒大部分文獻的做法,將一個單元的內容通過5個不同的課型:聽說、閱讀、語言知識(含詞匯、句型等)、語法和寫作課呈現出來。每位教師負責開發一個類型的課例。筆者負責本單元聽說課課例的開發。
外研社版高中英語教材《英語》(新標準)(以下簡稱NSE)共分11個模塊: 1-5冊為必修模塊;6-11冊為順序選修模塊。NSE教材注重閱讀和聽力材料基礎上的口語活動:包括角色扮演、小組討論、演示等;注重情景對話和相關口語練習;聽說讀寫、詞匯、語法等基本成對出現,各項技能均為綜合性訓練,注重語境化和語用化。本課例選自該教材第四冊第四課,本模塊的教學內容為Great Scientists,中心話題是“科學家如何以探索、鉆研、無畏的科研精神驗證未知的科學真理”。為了更好的拓展本模塊的相關主題,培養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教師自主選用了與此模塊相關的視頻(屠呦呦發現青蒿素)進行教學,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組織語言的能力;而說的部分側重于交際能力和說服能力,同時也為后面的寫作打好基礎。聽說課程為一個課時45分鐘。
(1)學生已經掌握了本模塊的教學內容Great Scientists的相關詞匯,對教師所選聽說材料的內容也較熟悉(屠呦呦發現青蒿素),因為是科普材料,有些專業詞匯需要重點學習,教師在課前布置任務讓學生自主學習相關詞匯如artemisinin、malaria、herbal等。
(2)學生對廣東高考聽說考試流程很熟悉,因此對與于課例的要求和目標能很好的配合完成。
(3)根據任務的難易程度給不同水平的學生分配任務,易于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知識能力目標:
(1)學生能夠用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來進行問與答的訓練;
(2)學生能夠復述所聽到的故事進行;
(3)學能夠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
(4)學生能夠模仿并表演所聽內容。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談論、模仿和演繹科學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事跡,樹立學生善于思考、勤于質疑和拼搏奮斗的精神。通過小組合作、采訪表演等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聽與說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聽說信心,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并培養了團隊意識,從而為今后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備課思維過程
本節課是聽說課,是本單元共計5個課時中的第四課時。《新課標》對高中各個階段都提出了聽、說、讀、寫的語言技能和態度情感的學習要求,全國高考英語要測學生的“聽”的能力,而廣東高考英語既要測“聽”還要測“說”。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聽說”考試。該聽說訓練課的教學目標旨在通過豐富多樣的聽與說的訓練,使學生能夠夯實基礎,提高能力,增強溝通交流的欲望和技巧;通過多樣化題型的訓練,適應高考聽說題型的考查方式,增強自信心,提高成績;并通過談論、模仿和演繹科學家屠呦呦發現青蒿素的事跡,樹立學生善于思考、勤于質疑和拼搏奮斗的精神。整堂課根據廣東高考聽說考試的題型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聽說訓練,由對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的問與答到故事復述再到發表自己觀點,最后進行模仿與表演,環環相扣,逐步深入,在變化多樣的訓練中培養學生聽與說的能力,通過觀看目前我國炙手可熱的諾貝爾獲獎人物屠呦呦的紀錄片,對科學家應該具有的品質進行討論與總結,對他們進行正確人生觀的引導,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高效情操。
(2)課堂教學活動
本堂課以聽和說為教學主線,以高考聽說考試的模式為基礎,引導學生通過“問與答”“模仿朗讀”“復述”“展示”等活動來訓練和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本節課主要教學活動安排見教學活動流程圖。
Step 1: Warming up(熱身)
(1)猜謎,問與答

教學活動流程圖
教師設計“猜謎”游戲,猜科學家的名字。教師先做示范,讓學生猜出教師心中的一個美國科學家。學生通過一般疑問的提問如:Did he invent anything? Did he invent a light bulb? Is he Thomas Edison?最終猜出這位科學家是Thomas Edison。隨后,學生通過Pair work問答活動猜出學生熟悉的偉大科學家的名字,在這一環節,學生主要是用一般疑問句來進行問與答。
A model:
The teacher may think of a famous scientist or inventor, and ask a student to guess the name.
T: He is an American scientist.
S: Did he invent anything?
T: Yes.
S: Did he invent a light bulb?
T: Yes.
S: Is he Thomas Edison?
T: Bingo.
為了更順暢地完成此步驟,在上課之前可以讓學生上網搜索他們所知道的科學家或發明家,包括出生、國籍、所做貢獻等基本信息。此活動學生倆倆配對進行問與答,倆倆問答完后再換對象進行。
[設計意圖]
通過激發學生對他們所熟知的科學家的問與答來訓練學生對一般疑問句的運用,學生的Pair work的活動也可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引起他們對本堂課的興趣與關注。
(2)看錄像,問與答
教師讓學生看事前準備好的關于愛因斯坦的錄像,了解錄像的主要內容,然后根據PPT上顯示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翻譯,并根據錄像內容回答問題。
PPT上顯示問題:
①他是何時何地出生的?
②為什么1905年對他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年份?
③什么被看作是一個全新的方式?
④誰的觀點不正確?
⑤他的理論主要介紹的是什么?
⑥這個理論說明了什么?
學生翻譯參考答案:
①When and where was he born?
②Why was 1905 a big year for him?
③What had to be looked as a whole new way?
④Whose view was inaccurate?
⑤What did his theory introduce?
⑥What did the general theory show?
[設計意圖]
此環節通過看視頻先翻譯問句并回答問題,也就是廣東高考的Part B角色扮演環節來訓練學生對特殊疑問句的運用與回答。
(3)復述錄像內容
學生個體活動,用大約十句話復述所看的錄像內容,并要盡可能使用自己的語言復述,而且復述內容應涵蓋盡可能多的原文信息點。
[設計意圖]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語言運用方面,要求學生在聽力方面能聽懂所熟悉話題的簡短獨白和對話,理解主旨要義并獲取具體的、事實性信息。此環節通過看視頻后復述錄像內容,也就是廣東高考的Part C故事復述環節來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文章的能力。
Step 2: Watch and discuss(看錄像討論)
(1)看錄像回答問題
看一段關于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獲得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錄像視頻,引出今天的上課主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回答問題:What made her succeed?
[設計意圖]
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2)小組討論,建立信息庫
學生四人一組,互相交流所聽內容的信息,填補自己的空缺信息。
[設計意圖]
通過小組合作交流,互通有無,發現自己遺漏的信息并進行補充,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會搜集整理學習信息。
(3)陳述觀點
收集所有信息后,小組選派一名代表陳述What made her succeed?教師及時把答案展現在黑板上。如果信息不齊全,再請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用英語大膽表述自己觀點的能力。
(4)概括表述
教師讓學生把黑板上展現的What made her succeed?的答案要點綜合起來,對屠呦呦的研究生涯進行概括與總結。
[設計意圖]
通過總結屠呦呦的研究生涯,讓學生明白一個成功的人所應該具有的品質,對他們進行正確的人生觀的引導,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高效情操。
Step 3: Watch and practice(看錄像練習)
(1)模仿朗讀
學生分角色模仿視頻當中的屠喲喲和陳述者,進行模仿朗讀。
[設計意圖]
通過對視頻的模仿朗讀,要求考生的語音、語調和語速盡可能與視頻保持一致。這也是廣東高考的Part A模仿朗讀的要求。
(2)四人一組,就所看錄像內容用when/where/who/what/how/whether等進行提問并回答。
[設計意圖]
通過when/where/who/what/how/whether等疑問詞的提問與回答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特殊疑問句的運用。
(3)組與組之間交流問答
[設計意圖]
通過組與組之間的交流進一步促進信息的溝通與交流,更加有效地加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4)同伴評價
讓學生對自己小組的同學進行語音、語調和語速以及問答正確與否的評價。
[設計意圖]
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絕對權威的主導地位,創造師生、生生平等交流的課堂氛圍,讓學生發表觀點,并對同伴進行評價,學生更加樂于接受并加以改進,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獨立分析問題的能力。
Step 4: Watch and act(看錄像表演)
教師設計了一個小組活動:新聞發布會上,記者采訪作為中國第一個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學生以四個人為一個小組,一位學生扮演屠喲喲,一位學生當新聞發布會的主持人,其他兩位學生扮演記者,四個人合作完成對屠呦呦的采訪。教師作為指導者給予學生適當的幫助。之后,請小組上臺進行表演。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為學生提供課程活動的機會。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在口語方面能根據提示進行口頭表達,學生應能詢問或傳遞事實性信息,表達意思和想法,語言運用得體和使用有效的交際策略。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課聽說考試考試大綱也要求注重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通過這種小組合作,角色扮演,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合作精神;由于英語是人類交流的語言,通過互動式和情景式的語言學習實踐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學習語言的成功和快樂,從而達到“學中用,用中學”的效果。
Step 5: Feedback(學生自我反饋)
教師設計學生自我反饋表,讓學生對自己本堂課在Listening、Speaking、Cooperation和Performance四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評價等級分為四個層次:A優秀、B良好、C合格和D不合格。教師根據學生反饋表對學生進行分類,然后提出提升改進的措施和策略。

Listening Speaking Cooperation Performance A B C D
[設計意圖]
讓學生作為評價主體,依據一定的標準對自己的語言學習現狀和學習行為與結果進行判斷與評估,提高學生自我認識和自我分析的能力,從而為學生的自我發展提供動力。
Step 6: Homework(家庭作業)
回顧今天上課所學內容,用100字寫一篇文章描述屠呦呦。
內容包括:
①作為一名成功的科學家應該具備的品質;
②錄像里的屠呦呦自述內容和他人的評價;
③課堂采訪中“屠喲喲”的回答;
④自己對屠呦呦的評價。
[設計意圖]
把課堂所學知識與內容用書面形式寫下來,加深對課堂內容的記憶,學以致用,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全面發展。
此堂課圓滿成功,同學們熱情高漲,配合密切,學生的聽說得到了很好的訓練,以后可多嘗試不同的教學方法,會收獲不一樣的精彩。在Step 4: Watch and act小組活動的環節中要注意小組同學之間的搭配,任務要合理分配,激發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任務的表演,讓每個同學都有成就感。另外提前布置學生在家觀看相關視頻有助于提高課堂效率。
這是一節目的明確、有創新意識的英語聽說課,旨在逐步地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英語聽說能力與應付考試的能力。教師展現了很強的課程能力,能大膽利用新的聽說材料取代課本中的聽力材料,并對所選材料進行整合以適應高考聽說考試的模式且創設超越高考模式的情景化的口語練習,是不可多得的一堂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生本課堂。在此堂課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得到了全面的發展。讓學生適應多樣化聽說訓練題型是本課的重點問題,難點在于如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聽說活動。整堂課根據廣東高考聽說考試的題型設計了多種形式的聽說訓練,由對一般疑問句和特殊疑問句的問與答到故事復述再到發表自己觀點,最后進行模仿與表演,環環相扣,逐步深入,在變化多樣的訓練中培養學生聽與說的能力,通過觀看目前我國炙手可熱的諾貝爾獲獎人物屠呦呦的紀錄片,對科學家應該具有的品質進行討論與總結,對他們進行正確的人生觀的引導,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高效情操。本節課主要有以下特點:
(1)與高考聽說考試緊密結合,通過模仿朗讀、角色扮演、故事復述等活動來提高學生的應考能力;
(2)聽說訓練內容講究梯度: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3)注重聽力視頻材料基礎上的聽力和口語活動,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小組討論、演示、采訪、角色扮演等)來鍛煉學生對英語語言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培養學生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運用語言完成任務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英語語言知識的能力。
(4)注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人生觀的引導,激發他們對科學的熱愛和為國家做出貢獻的高效情操。
陳琳. 2006.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英語第四冊(必修4)[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 2017. 2017廣東省普通高考英語科聽說考試考試大綱[M]. 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部. 2003.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邱玲,李祥. 2014. 最新高考英語聽說全面突破[M]. 廣東:廣州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