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承森
近年來,為全面提高農村黨員綜合素質,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在推動農村改革發展穩定中的先鋒模范作用,金堂縣大力實施“育苗選優、嚴管樹優、創業賽優、服務爭優”四大工程,著力建設示范型、服務型黨員隊伍。
“育苗選優”,打造先鋒模范隊伍
為打造先鋒模范隊伍,金堂縣實施“三個計劃”,選優配強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實施優秀黨員發展計劃,從農村致富帶頭人、優秀返鄉人員、村組干部、大學生村官中發展新黨員,其中優秀青年占比90%以上;實施優秀人才遞進培養計劃,5年內安排專項資金200萬元,遴選100名農村優秀黨員干部人才,赴大專院校學習充電、赴發達地區實踐鍛煉;實施骨干黨員集中輪訓計劃,每年培訓農村骨干黨員1000名以上。
同時,發揮傳統教育優勢,圍繞溫黨章、憶黨史、學先進等主題,組織集中深學、專家導學、領導帶學;拓展網絡教育方式,將“互聯網+”思維引入到農村黨員教育管理;整合多方教育資源,實施學歷提升工程,提升農村黨員綜合素質。
“嚴管樹優”,強化先鋒模范意識
在強化先鋒模范意識方面,金堂縣推行“一定一評”,強化農村黨員日常管理。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依托“亮職責、比承諾”活動,引導黨員主動認領技術指導崗、流通服務崗等8類責任崗,主動履職盡責、發揮作用。推行“積分評星”管理,每年按分確定黨員星級,作為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同時,推行“支部評價、黨員自評、黨員互評、群眾參評、組織點評、民主測評”,強化不合格農村黨員處置。
在流動黨員服務管理方面,把好“三項重點”。注重體系化保障,用好黨組織工作經費,設置“黨員之家”33個,組建黨員服務站10個,選派工作督導員420名。注重動態化管理,完善3100余名農村流動黨員信息臺賬。注重針對性服務,用好100萬元黨內幫扶基金,強化流動黨員幫扶。
“創業賽優”,發揮創業帶富作用
強化“組織引領”,才能真正促進村級組織服務產業發展。金堂縣緊扣以蔬菜、水果、食用菌和黑山羊為主導的“4+N”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按照“組織建在產業上、黨員聚在產業里、農民富在產業中”思路,設立產業型黨總支8個、黨支部25個、黨小組32個,有力助推農村基層黨建與農業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共融互促、同頻共振。
同時,實行縣、鎮、村三級領導干部聯系農村普通黨員創業“1+1”幫帶機制,實現經驗、資金、技術上的幫帶,為農村黨員新上創業項目、擴大創業規模、提高創業技能提供支持。以農村黨員干部創業帶富“四百工程”為抓手,支持鼓勵“百名黨員、百名農業科技人員、百名回鄉創業人員、百名村社干部”帶頭發展現代農業,全縣共建成黨員創業帶富示范點、基地等600余個。
“服務爭優”,彰顯政治引領效應
在彰顯政治引領效應上,金堂縣突出“行為示范”,引導農村黨員爭當政策法規“踐行者”。按照“雙強雙帶”要求,引導農村各領域優秀黨員爭當基層黨組織負責人。
突出“文化傳承”,引導農村黨員爭做優良風尚“塑造者”。圍繞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志愿服務隊為載體,引導黨員主動參與系列“孝”文化主題活動。
突出“幫扶帶動”,鼓勵農村黨員爭當群眾致富“領跑者”。深化聯系幫扶活動,通過劃分責任區、制作公示圖、推行承諾制,引導黨員發揮帶富示范作用,帶動農民發展生產、提高收入。2017年,全縣黨員共結成黨群幫扶對子1800余對,主動認領責任區750余個,幫助困難群眾2700余人,解決民生問題3400余項,涌現出一心扎根基層、全心幫助群眾致富的模范書記、模范黨員。
(作者單位:金堂縣委組織部)
(責編:余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