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蓉

“老鄉,你家享受了危房改造政策,領到多少危房改造資金?村干部有沒有優親厚友的行為?”一到貧困戶家,綿陽市委常委、紀委書記馬駿就關切地問起了當地扶貧政策落實情況。這已是今年以來馬駿第三次帶隊進村入戶開展扶貧監督檢查。
到扶貧一線去,到貧困群眾家中去,讓監督觸角直抵“神經末梢”。今年以來,綿陽市以問題為導向,先后開展3輪扶貧領域“一線監督”行動,廣大紀檢監察干部紛紛走出辦公室,進村入戶,著力整治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紀律保障。
以問題為導向,入戶走訪摸實情
“發現不了問題是失職,發現問題不報告是瀆職。”“一線監督”行動開展之前,市紀委就明確提出要堅持問題導向,敢于動真碰硬。在各縣(市、區)紀委每兩月開展1次走訪督查的基礎上,市紀委再派出督查組每季度走訪督查1次。如果市紀委發現了問題,而縣(市、區)紀委沒有發現的,嚴肅問責縣(市、區)紀委,自上而下壓緊責任,形成震懾。
“村上扶貧項目發展厚樸種植,給你們分了多少苗木?發放了多少農藥、生根粉?每個月你們能夠領取多少管護補助?”北川羌族自治縣紀委第三督查組翻了兩個多小時的山路,來到桂溪鎮沙窩村,入戶走訪、實地查看。
督查組對照村上提供的扶貧項目款物領取花名冊,挨家走訪后,發現一些村民并沒有領取過該村發放的農藥、生根粉等物資,也從來沒有享受過厚樸林管護補助。督查組立即將問題線索移交給縣紀委,縣紀委順藤摸瓜,很快查清了沙窩村黨支部書記虛構農藥、生根粉發票和領取花名冊,套取扶貧專項資金9366元的違紀事實。
“從該村上報的花名冊和提供的發票來看,手續完備,絲毫看不出什么破綻。要不是走出辦公室到基層去,還真發現不了這些弄虛作假的問題。”督查組組長蘇天明深有感觸。
深入田間地頭走訪群眾,面對面搜集問題線索,以“精準”監督促“精準”扶貧,這樣的做法在綿陽已形成常態。今年以來,該市各級紀檢干部走訪貧困戶12210戶36272人,督促整改問題640余個,收集問題線索252條,對全市已脫貧摘帽和計劃脫貧摘帽的520個貧困村,已實現“拉網式”檢查全覆蓋。
對動扶貧領域“奶酪”者嚴懲不貸
“為了早點把村里的路修好,村干部熬更守夜地在工地上加班,看到項目資金剛好還有一點結余,我就想給大家發點補助作為辛苦費……”面對區紀委的調查,安州區千佛鎮老望溝村黨支部書記為自己辯解道。
“扶貧資金必須專款專用,一分一厘都不能挪用,這是一條紀律高壓線!”負責調查的紀檢干部嚴肅回應。
原來,千佛鎮老望溝村收到70萬元扶貧項目資金,用于該村的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為加強對工程質量和進度的監管,村組干部及村財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等7名黨員成立了工作小組,對道路建設進行監工,卻把39690元項目結余資金作為監工補助進行發放。區紀委對涉案的7名黨員全部予以立案審查。
嚴肅查處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問題,對膽敢動扶貧“奶酪”的,一律嚴懲不貸!這既是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護航脫貧攻堅立下的“軍令狀”,也是當前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問責工作的重中之重。
該市建立扶貧領域信訪舉報、問題線索處置專項臺賬,實行專人負責、專項登記、重點督辦、銷號管理,堅決做到“零暫存”“無遺漏”,確保扶貧領域問題線索優先處理,嚴查快辦,絕不姑息。
北川羌族自治縣桂溪鎮農業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王永奎,利用工作便利在扶貧項目申報過程中偽造資料,導致扶貧項目資金被騙,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期一年,并處罰金10萬元人民幣;鹽亭縣金孔鎮中山村原黨支部書記胥文斗截留挪用群眾低保金,受到開除黨籍處分;游仙區韓家脊社區居委會3名干部優親厚友,利用職務之便,違規保留家庭成員低保資格,均已受到黨紀處分,涉嫌違法問題已移送司法機關調查處理……
今年以來,綿陽市共發現貪污挪用救濟物資、截留私分扶貧款、虛報冒領扶貧資金等扶貧領域突出問題線索126件,立案審查101件,給予黨紀政紀處分73人。
對作風漂浮、弄虛作假者堅決問責
“查項目必查真假,確保項目真實性;查資金必查貪占,確保資金安全性;查幫扶必查作風,確保干部務實。”綿陽市明確提出“三個必查”,在對扶貧領域的腐敗問題嚴懲不貸的同時,也堅決糾正扶貧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
在紀檢干部走村入戶中,一些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問題被深挖出來。比如,有的基層干部對扶貧工作不上心、不用心,有的連自己幫扶對象的基本情況都不了解;有的搞政績勞民傷財,讓貧困戶寫感恩書、在村組修建“脫貧攻堅作戰室”;有的熱衷搞“花架子”,把精力用于做標語、做展板,應付各類檢查;有的在脫貧工作上“摻水分”,自欺欺人搞“數字脫貧”“假脫貧”……
針對發現的問題,今年7月,市紀委專門印發了《開展扶貧領域第二輪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作為此輪專項整治重點,對扶貧工作不務實不扎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現問題不整改的堅決問責。
“干部但凡有一點作風漂浮、弄虛作假,都可能導致扶貧政策走樣,損害群眾切身利益。”馬駿說,“當前,脫貧攻堅進入‘啃硬骨頭的關鍵時期,糾正扶貧領域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刻不容緩。”
嚴格按照“一案雙查”原則,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對扶貧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作風問題嚴厲問責:涪城區玉皇鎮一幫扶干部未按要求駐村開展幫扶工作,受到警告處分,鎮黨委書記、鎮長被區紀委書記約談;平武縣水田羌族鄉紅巖村干部,在貧困戶“精準識別”和“精準清退”工作中,把關不嚴,導致不符合條件的村民納入貧困戶建檔立卡,違規享受扶貧政策,鄉、村7名相關責任人一律受到黨紀處分;平武縣水晶鎮木天村一村民小組組長因工作不力導致扶貧項目未及時實施,部分水泥過期,受到黨內警告處分……
“查辦案件、問責干部并不是我們的目的。”馬駿表示,“而是要通過監督執紀問責倒逼黨員干部自覺當擔,做到穩住心、沉下身,將更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田間地頭,真幫實扶,打贏脫貧攻堅戰。”
(作者單位:綿陽市紀委)
(責編:劉艷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