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贊磊
摘 要:隨著我國創新能力和創新水平的提高,我國專利申請量仍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請求人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復審、無效宣告的請求量也在逐年遞增。在人員不變的情況下,審查量增加,審查壓力增大。在現有審查工作模式下,合議審查員在審查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審查主要依賴個人經驗和能力,審查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從我國復審無效審查現狀入手,分析建設專利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的必要性,提出建設我國專利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的幾點想法。
關鍵詞:專利復審無效 智能檢索 應用
中圖分類號:D9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7(c)-0132-03
專利復審委員會主要負責復審、無效案件的立案受理審查,復審、無效案卷全流程管理,2010年2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建成了E系統①,開辟了無紙化專利審批流程和專利審查業務工作模式的變革,實現了從復審、無效請求提出到復審、無效決定的全部法律程序、全流程、全方位的電子化審查。
2013年4月,國家知識產權局開通了專利復審和無效宣告電子請求系統(復審無效電子請求CPC客戶端②),專利申請人可以以電子文件形式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復審請求,任何單位或者個人都可以以電子文件形式提出宣告專利權無效的請求,針對該日或以后提出的宣告專利權無效的請求,專利權人可以以電子文件形式提交文件,提高了從復審、無效請求及復審中間文件的受理效率,縮短了審查周期。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知識產權局《規劃》③設計及發展戰略,使復審委員會審查工作更好地服務于社會,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新形勢,充分挖掘多年來復審委員會積累的大量的優秀決定、典型案例、結案分析報告、歷史案例等審查經驗,并充分利用、探索新的審查模式,以不斷提升審查工作效率和質量。
1 我國復審無效審查現狀
1.1 復審無效審查業務現狀
我國復審無效審查業務主要包括復審業務、無效宣告業務、訴訟業務、咨詢鑒定四大類。
(1)復審業務主要包含:復審請求受理、形式審查、前置審查、合議組成立、合議組審查、結案等階段。
(2)無效宣告業務主要包含:無效宣告請求受理、形式審查、合議組成立、合議組審查、結案等階段。
(3)訴訟業務主要包含:一審立案、開庭、判決、結案等階段。
(4)咨詢鑒定業務主要包含:咨詢案件立案、合議組成立、合議組審查、結案等階段。
1.2 “E系統—復審無效子系統”現狀
2010年2月,E系統①上線運行,主要完成了以下任務:
(1)實現基于代碼化的無紙化業務處理功能,同時為審查員提供輔助審查功能,方便審查員審查案件,提高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
(2)適應無紙化的流程優化,建立與其他子系統之間的聯系,使電子文件傳送流暢,信息及時,縮短審查周期。
E系統①復審無效子系統主要涉及立案及流程管理、合議組審查、行政訴訟三部分的主要工作,其中立案及流程管理主要負責復審請求、無效宣告請求、行政訴訟、咨詢鑒定4類案件的立案以及相關的流程管理工作;合議組審查主要負責對復審請求案件、無效宣告請求案件進行審理并依法做出審查決定,對委托咨詢鑒定案件做出咨詢意見報告;行政訴訟主要負責當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做出的復審決定或無效宣告決定不服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的應訴工作。圍繞這三部分的主要工作復審無效子系統還提供了較為強大的輔助審查功能、管理功能、查詢統計功能、系統維護功能等。
2 我國建設專利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的必要性分析
2.1 現有信息化系統無法滿足日常審查業務要求
現有“數據庫信息檢索系統”和“內部工作文檔管理系統”截止到2016年,該系統已運行逾11年。目前該系統僅提供檢索委內編號、決定號等基本著錄項目檢索;對法律問題檢索范圍寬泛,僅停留在法條層面。無法對證據進行檢索,需要大量的人工翻閱和比對,瀏覽結果時需要手工頻繁切換和翻閱定位,現有系統已經無法滿足對業務要求。
2.2 有效提升審查效率、管理水平
隨著我國復審無效請求量的不斷提高,在審查員數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如何幫助審查員提高審查效率、管理水平,做到審查中質與量的統一,成為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現有業務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在現有審查工作模式下,合議審查員在審查過程中,由于經驗不足,審查主要依賴個人經驗和能力。兼職復審員(新審查員),對案由撰寫、證據認定、法律問題評述等能力薄弱。審查員對相同法律問題、相同證據組合方式優秀決定和典型案例、法院判決案例的參考需求無法滿足,審查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而合議審查周期長達10個月左右,立案完成后,等待合議組成立的周期約一年周期,審查壓力巨大。
(2)復審委員會大量的審查經驗得不到有效利用。多年來復審委員會積累的大量的優秀決定、典型案例、結案分析報告、歷史案例等審查經驗得不到利用。
(3)近年來,復審委相關課題研究伴隨業務發展不斷地深入,每年復審委內部承擔的自主研究課題平均多達15個,承擔局內一般課題平均每年3個。一方面,研究案例的收集和加工依賴人工,對案例的收集往往需要調動相關處室或動員全委審查員,征集案例往往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影響研究質量。另一方面,研究成果得不到有效利用,對案例的評述、標引、分析的研究成果無法進行檢索利用。缺乏必要的研究分析工具,研究人員目前主要依賴Excel等原始工具進行大量數據分析,研究效率低。
(4)審查員個人無法對已結案件進行有效管理,審查員往往通過系統外其他方式標引法律問題、評述說明等內容,迫切需要對已結案件進行標引、分類、統計,便于后續審查快速定位和借鑒。處室管理人員對處室案例掌握不全,往往依賴日常人工整理,統計信息不全面,難以支撐科學化管理。endprint
綜上所述,建設專利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將有力支撐審查工作,提高審查效率、提升審查能力。
3 建設專利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的幾點想法
3.1 建設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
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的建設目標,應當在于設計和構建能夠反映復審委業務特色,具備智能、高效、具有一定前瞻性的審查輔助支撐系統。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的建設應實現如下幾個目標。
(1)提升審查能力:提供一套具有檢索條件豐富、智能推送關聯案件、判決、證據的檢索工具,將復審無效決定、司法判決等審查經驗充分利用,有效提升復審無效審查能力和行政應訴能力,促進審查標準執行一致。
(2)支撐管理和研究:為管理人員、研究人員提供案例統計管理、樣本篩選、自定義標引、多維分析等支撐工具,支撐業務科學化管理,避免重復研究、實現資源共享,提升研究效率和質量。
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應面向審查人員、研究人員、管理人員,提供包括快速、高級檢索、法律問題檢索、證據認定檢索、樣本篩選、自定義標引、多維分析統計、個人案例管理、處室案例統計等多種服務手段,滿足提升審查撰寫能力、提升行政應訴能力、降低樣本收集成本、提升研究效率質量、提升案例管理能力、支撐業務精細化管理。
3.2 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設計的想法
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應當建設成為一個具有強大檢索服務、豐富管理功能的信息化系統,它應當提供全面豐富的加工數據,提供給檢索用戶便捷的個性化服務,同時需要有效地與外部系統進行融合,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當具有如下內容。
(1)具有強大的檢索服務。
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當提供豐富的檢索入口服務,例如可以提供快速檢索、高級檢索、專業檢索、相似性檢索、語義檢索、分類檢索、二次檢索等多種不同的檢索方式滿足不同層次的用戶需求,同時檢索入口可提供更多交互性操作,提升用戶體驗。
對于檢索結果的展示,可通過申請到審查判決全過程可視化的方式展示,支持雙屏靈活切換、自定義導出、高級分析等功能。
強大的檢索服務需要具有全面的檢索能力,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應當包含擴展檢索功能,可以通過對輸入內容進行分析獲得相似、相關詞擴展檢索,對輸入的文本進行特征分析,自動識別檢索項,進行模糊檢索,記錄全部用戶檢索詞,進行分類匯總,智能推送用戶常見的檢索詞,自動檢查用戶輸入,對拼寫有誤的檢索詞,進行校正檢索。
專利復審委員會作為國家復審、無效請求審查部門,與人民法院、地方知識產權局和社會公眾的一直處于常態業務交互,所以,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的建設需要支持這幾類用戶的業務關系,支持行政、侵權訴訟案件的檢索,為地方行政執法提供依據參考,為社會公眾提供公開的法院判決檢索和復審無效決定的檢索。
(2)提供豐富的管理服務。
面向復審委員會內部管理層面提供靈活的統計定制功能,為管理層提供復審質量分析數據,提升管理水平;面向地方局提供復審無效相關統計服務,為地方局提供基本的統計分析數據,提升復審委員會作為國家知識產權行政單位權威形象。
(3)提供便捷的個性化服務。
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面向公眾提供檢索服務,需要提供個性化的定制界面,界面可羅列其保存或常用的專題庫、查詢條件等,同時,系統可記錄用戶的檢索條件、檢索結果和檢索歷史,便于用戶調用,用戶也可對檢索結果做排序和標注,并收藏以便后續查找,也可專門設置個性化訂制模塊,允許用戶對自己關注的特定當事人、特定領域等的案件進行追蹤,對相關結果進行定期推送。
(4)全面豐富的加工數據。
數據的加工是檢索系統檢索結果準確與否、后續開發是否可行、研究和管理價值能否充分發揮的關鍵因素。數據加工對于檢索系統的功能實現有著決定性的作用,其方式包括人工標引、機器標引、人機輔助標引、檢索過程標引、審查過程標引、公眾查詢標引等。檢索數據的加工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整合利用復審無效相關領域數據,包括復審無效決定、法院判決、法律法規、地方行政調處決定等。
②根據復審委的業務特點及系統建設的功能要求,對數據進行分析和深加工,建立和完善復審數據的深加工規則。
③復審無效決定除標引基本著錄項目外,還須標引如下內容:復審階段權利要求的修改情況、法律條款、對比文件、無效證據及其類型來源、區別技術特征、無效案件爭議焦點、被無效的權利要求等。
④法院判決除標引基本著錄項目外,還須標引如下內容:歷次訴訟的訴訟理由、事實認定、判決/裁定結論、證據、爭議焦點、判決要點等。
⑤此外,還要撰寫中英文摘要,并提取中英文關鍵詞,實現中英雙語檢索。
(5)需要與外部系統有效融合。
為了使智能檢索效果更加顯著,復審無效判例智能檢索應用應當與外部系統有效進行融合,有效融合主要可以體現在3個方面。
①能夠為專利局核心業務系統專利電子審批系統能夠推送相似案件,核心審查系統可參考審查決定信息,確保審查標準一致性。
②可以調用專利檢索與服務系統、外觀設計專利智能檢索系統鉆取加工后的證據、圖形,可對加工后的證據、圖形進行鉆取,同時可進行證據定位,并瀏覽相關文獻。
③為復審無效智能審查系統提供相關案件檢索服務,引用決定內容,并且能為智審系統獲取案源分配參考指標。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S].2010.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S].20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指南[S].2010.
注釋
①E系統:中國專利電子審批系統,2010年2月正式上線,該項目包括一個主平臺和19個子系統,11000多個功能模塊,3600多個界面,集專利申請、流程管理、審查、公告、復審、無效為一體,實現了從專利申請提出到專利權失效的全部法律程序、全流程、全方位的電子化審查,實現了“E時代”無紙化專利審批流程和專利審查業務工作模式的變革。
②CPC客戶端:中國專利電子審批系統的一個離線應用,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建設,支持離線撰寫復審、無效請求文件,以電子方式提交申請文件和中間文件以及接收電子件通知書。
③《規劃》:“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知識產權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提升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水平而制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