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韓秉迪(2000-),女,北京人,北京市第35中高二二班學生,學習方向:文科。
六月多美,笑如清水,嘆息輕微,無法體會。
時光在記憶中倒帶,不知不覺中跳接的姥爺的園子。那時的我還不記事,只知道各種的花滿是的,空氣中卻也飄散出幾縷果香。最清爽的記憶是掛在槐樹上的。每當夏季的暖風穿過窗戶,夾雜著甜膩中略帶清新的香味,我便知道月六月來了,槐花開了。六月初來槐花香,槐花盛開飄芬芳。,每每這個時節,姥爺和我坐在槐樹下,姥爺輕輕地吟,我輕輕地學,時不時地,姥爺笑意的目光溫暖地散在我身上。這便是我最先接觸的文學。
隨著時光的遷移,鳥語花香的園子已被高樓所取代,唯一保留下來的記憶依然扎根在那里,堅定不移。此事的我已被數學公式所埋及,腦中它的空間已經越來越模糊不清。偶爾還會看看老人和它,空靈的槐花陸續飄落,劃過我眼的每一寸余光。熟悉的香氣依然滑入鼻腔,卻不見了兒時的那份快樂,或許是因為城市的喧囂,或許是因為槐花也會因物事而換臉,突然的懷念,懷念我和姥爺坐在槐樹下,姥爺輕輕地吟,我輕輕地學,這般追不回的美好歲月。
幾年后的一個傍晚,我又被帶到槐樹身邊,手瘋狂地扒著警戒線,眼睜睜地看著兒時的美好倒在眼前。就在那一瞬間,滾燙的液體模糊視線,晶瑩的槐花像淚水一樣砸向地面,花瓣落地也有聲,它是那么的不情愿。姥爺舍不得,陪槐樹同飛往天邊,不知為何,當年的我欲說無言。幾度春秋風如霜,夏日依然絳衣娘。花前怡人游心醉,世間留的一處香。槐花的香仿佛還在身邊游蕩,驀然地,那段回憶碎片漸漸拼湊,當年,姥爺輕輕地吟,我輕輕地學,身旁還有花開的聲音。遠處青山映禪房,天看飄忽比夢長。忽如一夜風雨后,遍地槐花無處傷。似乎是第一次,我體會到了槐花的憂傷。
距今,那年恍如隔世,我更加懂得什么叫憐取眼前人。無論是走在路上,還是去游玩,我都在尋找,尋找屬于我的朦朧回憶。不見了,不知是因為真的沒有,還是我已記不清槐樹的模樣了。六月槐花香對于我來說變成了一場夢,夢時笑容鋪滿臉頰,醒時刺痛充斥心臟。偶然的一次機會,我如夢如幻般與它重逢,當我確定是它時,我醉了,不是醉在酒肆,亦或醉在家里,亦或醉在了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溝。不是東倒西歪,不是踉踉蹌蹌,而是神醉意迷,醉在心頭。槐花樹,散落千年的思念,光陰不改,癡心何待?左右肩上,消消飛逝的槐花,輕輕地隨風而去,此時正值六月,百花怒放,只有槐花短短地一瞬,香甜的氣息氤氳著,隨后剎那凋零。
春深,執一只素筆,行走在溫婉的陽光里,到處風情萬種。此處,槐花飄香,推開窗戶,一陣清甜迎面撲來,空氣中我嗅到了熟悉的味道,尋香而望,不遠處是親切的背影,是深入靈魂的熱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