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源
摘 要:我國現代現實文學主義正在隨著中國的逐漸發展而出現很多的變化,我們作為新生的一代,社會的文明發展需要我們注入新的活力。而通過文學學研究會的相互討論,能夠對我國目前現代現實文學主義的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的趨勢有個清楚的認知。本文就當前我國現代現實文學創作中存在的不理性方面進行簡析,進而提出有效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現代現實文學;發展趨勢;文學研討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9-0-01
就我國當下的文學市場而言,一些粗制濫造的網絡文學正在侵蝕著我國正統文學的發展,由于網絡文學不受傳播途徑以及出版的限制,大量的偏激、懸浮以及不貼合生活實際的文學作品逐漸涌現,其也對我們年輕一代思想進行了一定的荼毒。而我國現代現實文學也有很多比較經典的作品,但是在市場運行以及閱著關系影響的情況下,導致了我國的現代現實文學發展存在一定的阻礙。因此,經過一定的討論總結出相關的問題,進而提出相應的突破措施,有著實際性的意義。
一、當前文學創作中存在的非理性現象
對生活進行仔細的觀察,我們就會發現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否定歷史的文學作品,很多作品甚至于被搬到電視熒屏上進行廣為傳播。這類作品經常是對歷史進行任意的改編、戲謔以及偽造。而形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觀眾與讀者對完美有一定的追求,而不愿意看到黑暗的一面。這正是大多數創作者認為現實中的丑陋能夠轉換成為藝術美的原因。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美丑是客觀存在的,但是在藝術的創作中卻能夠被創作者進行突出或者是強化,但是卻不能對其根本的性質進行變化。文學創作不在實際生活中挖掘美的存在,進而對歷史進行了空殼化,這是當前文學創作中的現象。還有則是存在著蠱惑或者是麻醉人心等相關的方面,其主要是體現在為了特意地描述一些情節而不顧人物的性格以及身份,這樣就恰恰丟掉了對藝術的審美。這兩方面的現象都對我國的現代現實文學主義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1]
二、促使我國現實文學主義正確發展的建議
所謂現實文學,其是在浪漫主義文學之后出現的一個主流性文學思潮。在資產階級革命后以后,隨著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廣泛的發展,人們對于這種新社會制度以及現象會感到一定的失望。尤其是新時代的發展并沒有給人類社會帶來絕對平等與自由。因此現實主義文學以此出現.其存在的價值和影響在于運用人的理性思維,盡量真實地描繪社會實際現象,還原普通人的生活,在其中揭露出社會丑惡本質,反映了當時時代心理。
(一)懷念過去
對歷史的紀念能夠讓我們在教訓和經驗中一直前行,而文學的創作可以經過這種方式來引導人們的思想發展。當前我國國內有很多記錄近代史以及更加久遠的現實性文學作品。有《駱駝祥子》、《活著》、《紅高粱》以及《白鹿原》等等相關我們比較眼熟的近代現實文學作品。這種文學一般是對近代,也就是在清朝之后的時期進行描寫。而《白鹿原》就是這樣的一部作品,其主要是講述了清帝退位帶來的不僅是剪辮子、放大腳和中華民國,還有漫天風雪中抗爭過重納糧如同火龍一般的隊伍。講述了在軍閥混戰的暴力征糧下,白鹿原人民寧可將已經成熟的麥海付之東流也要誓死抗爭的故事。其中的五個角色各自代表了其固有的形象,村長白嘉軒困頓磨難中秉承一生的仁義守己,長工黑娃對低賤人生的憤怒不甘,以及勇敢追求女人最基本幸福的田小娥,這些角色都有各自的鮮明特征。其主要是將時代發展下每個人、每個集體的發展歷程在命運的流動中最為真實的表現突顯出來。經過對這種不同時代的描寫,其能夠豐富我國現實文學主義的發展,進而讓民族的精神得以發揚與傳承。這些作家從經常是在“民間”吸收一定的營養,進而促使自己的作品達到了當前文學的高度以及成就。
(二)挖掘當下現實題材
看清當下能夠更加明白的活著,在社會的發展中不斷地挖掘人們重視的、逃避的以及追求的相關因素,通過文學創作的方式將這些現象描述出來,對當下實際生活現實進行揭露也是我國現實文學發展的主要趨勢。這種文學主要對我們所處時代特征進行描寫,其中包含了當代愛情、家庭倫理、職場以及社會現象等等相關的內容。而比較熟知的有安妮寶貝、亦舒以及張嘉佳等等,這些作者的作品難免會出現一些雞湯式的文學,但是主要刻畫的卻是我們當下的社會現狀以及情感發展。通過這種文學的創作將當前社會中的現實情況進行真實的描繪,能夠讓讀者對自己身處的時代進行正確的認知。就以亦舒而言,其筆下的女性總是獨立且活的通透,這也是當前社會中女性群眾甚至于大眾對女性成長進行重視的體現。通過對這種文學的創作能夠讓當下的人對自己的人生進行思考,在此基礎上能夠促使人們更加全面性健康的發展。[2]
結束語:
現代現實文學可能因為網絡文學的大規模發展正處于一個止步不前的狀態。而我們通過對當前這些不理性網絡文學的分析,發現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提出對以往歷史的回顧以及對當下生活進行挖掘的建議,以此讓我國現代現實文學能夠更加真實以及健康地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吳國如,涂蘇琴.新世紀網絡文學非理性創作特征論[J].小說評論, 2016(4):80-85.
[2]閆新艷.當前社會與文學性質問題的學理性審視[J].時代文學月刊, 2015(1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