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涌出了很多的新型的媒介。新媒介的出現幫助文學拓展了范圍,讓文學與社會上新興的藝術形式進行了很好的融合。新媒介在傳統文化藝術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的創作。新媒介利用自身的特點對文學藝術進行了一定的影響,使其和傳統文學有一定的區別。新媒介的出現會形成具有當代特點的新文學。
關鍵詞:新媒介;文學;影響;特質分析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9-0-01
引言:
隨著科技創新的不斷發展,互聯網技術非常成熟,以互聯網為主要傳播途徑的新媒介成為了主流。這一新媒介的出現嚴重影響了文學的發展和創作,使文學出現了新的文學特質。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的內容。本文主要講述什么是新媒介、新媒介對文學的影響、新時代文學的新特質。
一、什么是新媒介
新媒介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是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體以后發展起來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網絡媒體、手機媒體、數字電視等《日本現代設計事典》中將新媒介分為三個類型:(1)有線類:情報提供與終端均有線連接的。(2)無線類:衛星播送與高解像度電視、數碼電視等,是電波傳送的。(3)商品類:光碟,八毫米錄像帶等。在這個界定中,數字傳輸與數字制作成為新媒介的主要指標。但是這個分類并不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尚存在一些異議。
如今的手機已不再單單是通訊工具,它還擔當起了“‘第五媒體的重任”。對手機廣播的研究不外乎“政策支持”和“運營模式”的探索,有學者就此分析了其典型的運行模式,并且提出在手機媒體產業鏈中,“內容提供商、移動網絡運營商和終端設備制造商之間,如何相互合作發展是非常關鍵的。”還有研究者則著重在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之間的廣告互動上進行了一些探討,認為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政策上來看,手機媒體成為新廣告媒介具有一定的可能性,并分析了手機媒體與傳統媒體廣告之間的互動形式和廣告互動中存在的不足。新媒介中最為火爆的就是手機、電腦等。
二、新媒介對文學的影響
2.1新媒介對文學的積極影響
新媒介的出現為文學傳播提供了一個很好的途徑。過去人們閱讀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不能夠滿足每個人在任何時間地點進行閱讀學習。在舊社會中,很多人都不認識字,想要讀書時,必須通過認識字的人來進行翻譯和教學。這樣受到時間的限制。隨著以互聯網技術為主的新媒介出現,人們可以將不認識的字進行網上查詢、搜索、翻譯,自己可以解決這一問題,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當今社會,人們用手機可以隨時隨地的進行網上閱讀文學作品,電子書等。因此,新媒介的出現為文學傳播開辟了一條新的路徑,有利于文學作品的傳播和傳承。如今的新媒介都與動畫技術進行結合,可以改變傳統文學中枯燥文字的文學形式。
新媒介的出現為文學創作注入了新能源。互聯網上的文學作品可以被更多讀者閱讀,讀者可以在文章下面發表自己的意見,當然這不僅僅只面對讀者,作者也可以發表自己的寫作背景、寫作環境、文章表達的意圖,新媒介為讀者和作者的交流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作者可以通過這一平等開發的平臺上,尋找自己的創作靈感。同時,作者也可以通過新媒介閱讀更多優秀的作品。新媒介給人們提供了一個開放的文學創作空間,每個人都可以發表文章,成為"作者"。傳統文學中,文學作品的發布和出版都會受到字數的限制,<<平凡的世界>>這一本書在過去字數已經非常多了,但是在新媒介下文學作品的字數不受限制,可以讓作者酣暢淋漓的將自己的情緒、思想融合在文學作品中。
新媒介的出現也改變了文學的傳統形式,帶來了全新的特質。文學作品被拍成電視劇、電影等藝術形式,為文學藝術傳播開辟了新路徑,有利于文學作品的傳播。<<天空八部>>、<<平凡的世界>>等文學作品都被拍成影視作品,其中<<步步驚心>>的影視作品引起了強烈的社會關注。這種利用新媒介傳播文學作品的形式存在較大的爭議。
三、新時代文學的新特質
新媒介時代,當代的藝術的發展,除了科技能滿足其一定的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提供信息交流的平臺,利于藝術作品的傳播。當代藝術的取材早已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包羅萬象,文學本身就是一項極其豐厚的資源。傳統文學的發展趨勢需要與新媒介進行結合可以更好的發展。傳統文學作品搬到網絡平臺上,可以幫助傳統文學作品永久的流傳。
新媒介時代的藝術發展,借助技術的支持,使作品本身有能力達到藝術家預想的狀態。文學對于藝術有著最為深刻的詮釋,在新媒介時代,文學在表現形式上發生了極大的改變,通過文學實現更為深刻的思想傳達,文學的改變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作品的力度。文學與藝術的目的一致統一,文學也好藝術也好,雖然通過不同的手段,但都是思想傳達的方式,用于升華心靈。
四、結論
新媒介的出現拓寬了文學藝術傳播的路徑,同時也為文學藝術的創作提供了源泉。新媒介給文學藝術帶來了有利之處遠遠大于弊端,在新媒介環境下,人們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介帶給文學的有利之處。新媒介影響下的文學有屬于這個時代的特質,文學作品的發布、閱讀等都發生了變化,文學作品傳輸介質都以互聯網為主。
參考文獻:
[1]單小曦.從后現代主義到“數字現代主義”——新媒介文學文化邏輯問題研究反思與新探[J].浙江社會科學,2016-06-15.
[2]方芝燕.學院與江湖的博弈——關于新媒介文學與傳統文學的角力場之我見[J].理論界,2008-02-10.
[3]韋納斯.新媒介時代的文學——對文學邊緣化現象的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