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星
[摘要]基層稅務機關由于受多種原因的限制,使其在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過程中面臨認識不深刻、技術手段滯后、機制銜接性不夠和考核體系不完善等方面的問題,影響了稅收征管的效率與質量。因此,需要有針對性采取相應措施,促進基層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的不斷完善。
[關鍵詞]基層稅收征管;標準化;問題;對策
稅收征管標準化指在《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框架下,通過對稅收征管工作各環節的標準化建設,以形成對征納雙方的行為約束,實現稅收征管的成本降低和效能提升。標準化的稅收征管需要從征管理念、征管手段、制度建設等方面溝通構筑一套完整、公平、有效的稅收征管平臺,實現稅收征管的科學發展。
一、基層稅收征管的現狀分析
隨著我國稅收征管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基層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在理念方面,基層稅收征管標準化已基本形成共識,但對其深刻內涵的理解不夠全面、存在偏差。在技術方面,基層稅收征管已經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水平,基本完成了金稅工程網和辦公信息網建設,但總體而言重硬件、輕軟件,信息化控管水平不高,辦稅服務能力較低。在制度建設方面,建章立制工作基本完成,但在實際執行中缺乏有效的指導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在整個體系建設中,各項環節基本健全,但缺乏銜接性、系統性和、合性。
二、基層稅收征管標準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對稅收征管標準化的認識不夠深刻
稅收征管工作要想取得新的突破,必須不斷地接受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并將其運用于稅收實踐,指導稅收征管工作,并通過實踐,進一步驗證和完善相關理論。目前,基層稅務人員的理論素養與稅收征管標準化要求存在一些不相適應的地方。首先,缺乏對稅收征管標準化的理論探究?;鶎佣悇展ぷ魅藛T往往將工作的重心放在具體實務操作中,很少關注相關問題的理論分析。其次,對稅收征管標準化的片面理解,過于從形式上強調稅收征管工作標準化,而忽略了程序規范與優化服務、提升效能的內在聯系。第三,缺乏用發展的觀點理解稅收征管標準化。在實際工作中注重標準靜態化建設,而忽然對標準的動態化研究,缺乏用發展的眼光辯證地看待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使得實際工作常常走不出“落后-模仿-追趕-再落后-再模仿”的怪9。
(二)信息化征管手段有待優化
目前,以國家“金稅工程”為核心的稅收信息化建設取得了很大進步,各省都在軟件開發、硬件維護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研發了形式不一的征管系統和各類軟件,提高了稅收征管的科技含量。但是,從總體來看,軟件開發不夠系統,影響信息技術應用的整體效率。首先,在軟件開發方面“各自為政”,缺乏統一規劃。即各地稅務機關的稅收征管信息系統的軟件開發平臺不統一,數據格式不相同,導致數據資源不能共享,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和缺乏運行效率。其次,軟件開發技術尚未滿足征管業務的需要。部分的稅收征管軟件更多地是用于縱向聯網,滿足下級機關對上級機關的匯總、考核等需要,并不是有針對性解決基層稅務征管過程中實際問題。甚至某些軟件的開發只是為了“政績”的需要,而不考慮軟件的實際應用途徑、應用效果等,盲目開發,從而造成資金浪費。第三,稅收征管的信息化資源利用率較低,尚不足以有效支撐稅收征管的發展。目前,在稅收征管的信息平臺方面,服務于納稅人的外部網功能單一;內務網功能狹窄,一般多用于召開一般性會議,利用效率較低。
(三)稅收征管制度不完善
近年來,各地稅務機關相繼推行了稅收執法責任制、規范化管理制度、ISO質量管理體系、績效考核制度等。但是,在多數稅務機關內部,這些制度安排并未形成一個有機體,而是一個個孤立的體系,難以為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提供一個科學、完整的制度保障,從而影響稅收征管質量與效率的提高。究其原因主要是稅務征管機關的各個部門自成體系,從本部門的業務出發,制定出一套本部門關于業務內容、業務要求等方面的制度安排。這就決定了各部門制度并不具備協調統一的特點,進而影響稅務機關整體征管工作的協調開展。另外,稅務征管機關的各個體系并沒有形成有機整合,容易造成基層稅務工作人員出現“顧此失彼”的現象,影響其工作效率的提高。
(四)稅收征管績效考核體系不健全
科學規范的績效考核制度對于促進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具有重要作用,在西方稅收管理理論中,通常認為績效考核與納稅服務、管控信息化是促進國家稅收科學發展的“三輪驅動”。目前,多數基層稅務機關尚未建立有效的征收征管績效考核制度。具體而言,首先,缺乏全局性的科學考核目標。基層稅務機關往往是根據每一事項完成情況進行征管質量的評估,并沒有從大局來通盤評價其工作質量。其次,缺乏具體的考評指標體系。我國基層稅務機關一般重績效評價而輕績效管理、重稅收完成額指標而輕征管質量指標,從而造成整個績效指標體系的單一性和偏差性,進而影響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的提高。第三,缺乏對基層稅務工作人員有效的激勵機制。無論是從客觀公正的績效考核,還是從基層稅務機關工作人員的自我價值期望角度來看,現有激勵機制并沒有最大限度地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
三、促進基層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的對策
(一)深化認識,推進稅收征管標準化
首先,不斷加強對基層稅收征管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提升其理論素養。加強稅收征管標準化的理論依據學習,并在實踐工作中運用規范化管理理論、質量管理理論、系統管理理論等基本知識促進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在價值觀念體系,決策程序、考核定量、組織系統、目標計劃、業務流程、行為標準等方面制定相應的管理標準,不斷建立健全稅收征管的各項制度,統一稅收征管的工作程序,明確崗位,明晰權責范圍,使稅收征管各個環節相互銜接,形成良性循環系統。其次,引導基層稅收征管人員對稅收征管工作的全面理解。理順程序規范化、標準化與服務優質化、工作高效化的內在聯系。第三,用發展的眼光去理解稅收征管標準化。在實際工作中加強對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的動態化研究,提升控管工作的前c性和實效性。endprint
(二)優化信息化手段,支撐稅收征管標準化
首先,加強信息軟件優化升級,統一軟件開發應用。嚴格審批軟件開發立項項目,禁止“政績”軟件項目,提高基層稅務征管機關的軟件再利用水平,強化軟件應用管理。其次,全面實現稅收征管信息的“一戶式”管理。主要依托信息技術,盡快實現不同主體硬、軟件的兼容性,提高信息系統應用的集成度,將散存在稅務征管各個環節的征管資料按獨立的納稅人加以歸總,并且要實現稅務部門內部、稅務部門與其他公共部門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如國稅與地稅、稅務與工商、技術監督部門之間,避免重復信息資料的收集,減少稅收征管成本。第三,不斷提升信息化資源利用效率。根據政策變化、技術發展、納稅對象變化等情況,及時調整信息平臺建設,逐步實現稅收征管的精細化、科學化發揮。
(三)完善制度安排,保障稅收征管標準化
首先,建立完整統一的稅收征管制度。同時,要加強部門規章制度之間的協調性和統一性,盡量減少部門之間規章制度的沖突,從而有利于稅收征管標準化建設。其次,科學制定稅收征管標準以指導基層稅收征管標準化實踐活動。通過明確稅收征管標準種類、性質及其各標準之間的內在聯系,方便基層稅收征管人員掌握。例如,根據稅收征管標準的強制程度可以分為指導性文件、推薦性標準、強制性標準。其中,指導性文件的強制程度最弱,主要由省以下稅務機關制定;推薦性標準次之;強制性標準的強制程度最明顯,其一經頒布就產生一定法律約束力。違反其相關規定的工作人員,還要接受經濟懲罰或承擔法律責任。
(四)健全考核體系,規范稅收征管標準化
不斷完善基層稅收征管標準化的考核標準和評價體系建設,敬一y規范稅收征管人員的行為和最大限度激發其工作積極性。首先,逐步建立科學、全面、公正的考評體系。采取定期考核與動態考核、日常考核與年度綜合考核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綜合評估相關工作人員的稅收征管工作能力。在考核評價辦法上,通過科學測算確定系數以實現對績效考核結果的定量分析,并輔之以定性分析,形成對考核結果客觀、公正地評比,有利于稅收征管標準化的貫徹實施。其次,嚴格績效考核,增強稅收征管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根據能級管理、績效考核等多種方式,全面地、系統地、科學地考核直接負責人和負有領導責任的相關人員,形成精神、物質、政治等多元化獎懲機制。第三,進一步完善崗位責任管理,明確相關工作人員的“責權利”。依據《稅收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實施辦法》追究稅收征管人員的執法過錯責任。并根據考核結果,形成動態退出機制,采取末位待崗或跟崗學習等政策,使其形成危機意識,不斷改進工作方式方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