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偉



摘 要:進攻分為三個階段:中后場控球推進階段、中前場打破平衡階段和射門區域的射門階段。中后場控球推進訓練包括:1.控球;2.無球隊員的積極跑位接應;3.充分利用場地寬度;4.三角形傳球;5.以多打少;6.轉移調動對手。本文針對中后場控球推進階段設計出一些訓練方法,為中后場控球推進訓練提供參考。
關鍵詞:足球;中后場;控球推進訓練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7)09-0071-03
進攻和防守構成了足球比賽的全過程。一般進攻分為三個階段:中后場控球推進階段、中前場打破平衡階段和射門區域的射門階段。本文主要介紹進攻第一階段中后場控球推進階段的訓練。
一、場地的劃分
場地劃分為三個區域:控球區、推進區、射門區(圖1)。
二、中后場控球推進訓練
中后場控球推進的行動準則有以下六點:1.控球;2.無球隊員的積極跑位接應;3.充分利用場地寬度;4.三角形傳球;5.形成以多打少;6.轉移調動對手。
注:箭頭代表進攻方向
傳球線路 —————→
跑動線路 ----→
訓練時場地大小、器材布置、人數增減、時間長短、隊員間角色互換等根據教練員的訓練目的進行調整,也可根據隊員完成情況降低或增加難度與變量。
(一)傳控球和無球隊員的積極跑位接應訓練
訓練1:
方法:將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一球,隊員腳觸球次數不限的傳控球和無球隊員跑動接應練習(圖2)。
得分方式:1.連續傳球五次得一分;2.所有隊員都參與傳球并連續傳球五次以上的得三分;3.球出界減一分。
要求:1.地滾球;2.控制好球不要輕易丟球;3.傳接球時隊員間要相互呼應;4.無球隊員積極穿插跑動接球。
難度與變量:1.增加球的數量,每隊兩球進行練習(圖3);2.由不限制隊員腳觸球次數變成最多三次腳觸球;3.找不同隊員傳球;4.兩隊進行比賽,時間為1分鐘,得分多者獲勝;5.控制好本方球的同時可以搶對方的球。
訓練2:
方法:將練習場地劃分為接應區和傳球區,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安排一個接應區和一名接應隊員,接應隊員只能在本方接應區內傳接球,其他隊員不能進入接應區,只能在傳球區內進行傳控球對抗練習,隊員腳觸球次數不限(圖4)。
得分方式:1.隊員間連續傳球四次后將球傳給本方接應區隊員,接應隊員在接應區內接到球得一分;2.所有隊員都參與傳球,連續傳球四次以上并由接應隊員在接應區內接到球得兩分;3.連續傳球次數未達到四次不得分。
要求:1.地滾球;2.控制好球不要輕易失去控球權;3.接應區隊員積極橫向移動接球;4.無球隊員積極穿插跑動接球;5.接應區隊員腳觸球三次后必須把球傳回隊友。
難度與變量:1.所有隊員腳觸球次數最多兩次;2.傳球區內增加一名中間人;3.接應區隊員和傳球區本方一名隊員進行角色互換。
訓練3:
方法:將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每隊安排接應隊員兩名,一名隊員在推進區,另一名隊員在傳球區外接球,其他隊員在傳球區內進行傳控球對抗練習,隊員腳觸球次數不限(圖5)。
得分方式:1.推進區接應隊員接到球得一分;2.防守隊員搶截到球得兩分。
要求:1.接應隊員只能在推進區和傳球區外接球;2.傳球區內的隊員不能出傳球區。
難度與變量:1.接應隊員腳觸球次數最多兩次;2.接應隊員和傳球區的本方隊員進行角色互換。
(二)充分利用場地寬度的訓練
訓練1:
方法: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練習場地中間設置為對抗區,兩邊各設一個公共接應區。兩個接應區內各安排一名公共接應隊員,其他隊員不能進入兩邊路接應區,只能在中間的對抗區進行傳控球對抗練習。對抗區隊員通過配合將球傳給接應區的隊員,不限制隊員腳觸球次數(圖6)。
得分方式:1.一邊接應區隊員接到球得一分;2.兩邊接應區隊員相繼接到球得三分。
要求:1.地滾球;2.兩接應區隊員積極跑動接球;3.接應區隊員最多兩次腳觸球后,必須將球傳出。
難度與變量:1.所有隊員最多兩次腳觸球;2.半場兩邊路區域同時進行(圖7);3.圖7的兩區域并成一個區域,兩隊一球練習;4.兩隊進行比賽,時間兩分鐘,兩分鐘后兩隊互換角色,得分高者獲勝;5.兩隊進行比賽,每隊十個球,十球后兩隊角色互換,得分高者獲勝。
訓練2:
方法:隊員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練習場地中間設置兩個對抗區,兩邊各設一個接應區。兩接應區和推進區各設有一名接應隊員,其他隊員只能在中間對抗區內進行傳控球對抗練習,不限制隊員腳觸球次數,對抗區內隊員通過配合,將球傳給兩邊路接應區和推進區隊員(圖8)。
得分方式:1.推進區隊員接到球得一分;2.邊路接應區隊員接到球得兩分;3.邊路接應區隊員接到球后再傳給推進區隊員得三分;4.防守隊員搶到球得三分。
要求:1.地滾球;2.邊路接應區隊員積極跑動接球。
難度與變量:1.接應隊員最多一次腳觸球;2.必須由邊路接應區隊員傳球給推進區隊員才能得分;3.邊路接應區內增加一名防守隊員(圖9);4.兩隊進行比賽,每隊十次發球機會,得分高者獲勝。
(三)三角形傳球訓練
方法:三個人一組,腳內側傳球,路線為三角形,球從兩標志帽間傳過(圖10)。
得分方式:1.連續傳球六次得一分;2.連續傳球八次得兩分;3.連續傳球十次得五分。
要求:1.地滾球;2.球必須從兩標志帽間過;3.接球時考慮傳球方向。
難度與變量:1.最多兩次腳觸球;2.慣用腳和非慣用腳傳球;3.縮小兩標志帽之間的距離;4.三人變六人傳球(圖11);5.一球變為兩球傳球;6.兩隊進行比賽,時間為一分鐘,連續傳球次數多者獲勝。
(四)以多打少訓練
訓練1:
方法:八名隊員一組,五名隊員傳球,三名隊員搶球,不限制隊員腳觸球次數(圖12)。
得分方式:1.連續傳球五次得一分;2.連續傳球八次得兩分;3.搶截到球得三分。
要求:1.地滾球;2.無球隊員積極穿插跑動接應;3.控制好球不輕易失去控球權;4.利用三角形進行傳控球。
難度與變量:1.傳球隊員最多兩次腳觸球;2.增加一名搶截隊員(如5打4);3.設定兩個區域,兩個區域間隊員可以相互傳球,當球從一個區域進入另一個區域時,允許雙方各有一名隊員進入另一個區域進行傳搶(圖13)。
訓練2:
方法:八名隊員為一組。對抗區內,四人傳球,三人搶截,另一名隊員在推進區內接球。傳球的四人通過配合將球傳給推進區接應隊員,不限制隊員腳觸球次數(圖14)。
得分方式:1.推進區接應隊員接到球得一分;2.防守隊員搶到球得兩分。
要求:1.地滾球;2.無球隊員積極跑動接球;3.利用三角形傳接球。
難度與變量:1.增加一名傳球隊員;2.所有傳球隊員最多三次腳觸球;3.兩隊進行比賽,時間兩分鐘,得分多者獲勝。
(五)轉移調動對手訓練
訓練1:
方法:十二人一組,場地分左右兩個對抗區,在對抗區外安排后衛兩名,左邊對抗區內三名進攻隊員四名防守隊員,右邊對抗區內兩名進攻隊員一名防守隊員。練習從左邊后衛發球開始,左邊后衛與左邊對抗區內同伴進行傳控球配合,最后再通過左邊后衛將球轉移給右邊后衛,右邊后衛再與同伴進行傳球配合,隊員腳觸球次數不限(圖15)。
得分方式:1.球從一邊區域轉移到另一邊區域得兩分;2.防守隊員成功搶到球得三分。
要求:1.地滾球;2.從一邊區域轉移到另一邊區域時必須通過后衛轉移。
難度與變量:1.對抗區域內以多打少的對抗五人傳球四防守;2.人數相等的對抗五人傳球五人防守;3.以少打多的對抗四人傳球五人防守;4.兩隊進行比賽,每隊十次發球機會,得分高者獲勝;5.兩個對抗區合并一個對抗區進行練習。
訓練2:
方法:在訓練1的基礎上進行變化,在推進區設兩名接應隊員,對抗區進攻隊員通過配合,設法將球傳給推進區的接應隊員(圖16)。
得分方式:1.從一邊對抗區轉移到另一邊對抗區并將球傳給推進區,接應隊員得三分;2.防守隊員搶到球得三分。
要求和難度與變量同訓練1。
三、結語
十一人制足球的中后場控球推進訓練是進攻訓練的基礎,它的核心是控球推進。在十一人制足球中后場控球推進訓練中,必須在擁有控球權的情況下,通過本方無球隊員的積極跑位、人數上的優勢形成以多打少、三角形傳球、充分利用場地的寬度、從一側轉移到另一側等方式使球順利推進到中前場。本文中的六個訓練內容相互交融、相輔相成、同等重要。在十一人制進攻的第一階段中,只有以這六個方面為基礎的訓練,才能順利進入進攻的第二個階段(中前場打破平衡),獲得優勢戰勝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