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陶磊
摘 要:“If you are a bird,Im a bird.You are my home.”在電影《戀戀筆記本》中,這是一句經典的愛的告白,宣示的是富家女艾麗和鄉村小伙諾亞的愛情。兩人之間痛苦的分離在于身份、門第、教養、學識的巨大差異,而最后的結合則是因為對真愛的追求。當今社會對婚姻的傾向則是物質為基礎,感情僅是錦上添花,愛情價值和物質價值在現代化的發展中調換了地位,造成形形色色的沖突,令人質疑的是,如今我們到底有多需要愛情?
關鍵詞:愛情價值;物質價值;現代化
作者簡介:張雷(1997-),女,漢族,江蘇淮安人,南京醫科大學本科在讀;陶磊(1979-),男,博士,通訊作者,南京醫科大學講師。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29--01
當今社會,現代化的經濟發展造成了物欲橫流的感情世界,不清不白的關系、嫌貧愛富的觀念,物質為首的包辦婚姻不再令人咋舌,反而漸漸習慣。青年人的世界更是在不成熟的價值觀引導下向此方向發展,網絡名詞“傍大款”、“求包養”屢見不鮮,甚至有年輕女孩通過出賣身體換取富足生活,他們之間的性關系變成了身體交易,而不是愛的結合。愛情對于這些人而言可有可無,不如物質生活來得實在。《戀戀筆記本》倡導的是一段真正的愛情,在這份愛情中也夾雜了物質利益,但最終,兩位主人公都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在影片結尾艾麗和諾亞攜手逝去的情景足以讓所有青年人震撼,愛情它有著無與倫比的魅力和價值,也讓更多的人反思純粹的物質生活要付出多么昂貴的代價。
在影片中,諾亞給富家女艾麗帶來了快樂和自由,甚至打開了她心中繪畫的夢想,即使愛情被所謂的物質觀念阻礙,讓深愛的兩人苦等七年,但所幸最終他們的堅持得到了幸福的認可。諾亞知道艾麗想要的人生,并用一生去愛她,活力四射的她,成熟魅力的她,以及年老色衰患有老年癡呆的她。艾麗高貴、美麗、有學識并且富有,她后來邂逅的男子更是有著與其匹敵的財富和涵養,但是艾麗得不到溫馨的陪伴以及相愛的理解。諾亞知道艾麗想要一幢白色的房子,裝有藍色的百葉窗,門外有長廊可以坐著喝茶看夕陽,他更知道艾麗想要一個畫室,窗外是河流和落日余暉。艾麗在365封信和完美的軍官隆之間選擇了愛情。
深刻地記得艾麗要回去賓館找隆的時候,諾亞和她再一次爭吵,他歇斯底里的大喊:“拜托你不要考慮我要什么,他要什么,你的父母要什么,問問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20,30年后你的選擇就是你需要過的生活,對于現代的年輕人而言,這句話卻像一個炸彈,艾麗選擇了愛情,而現代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生活。沒有人愿意過三餐不繼的日子,如果可以有家庭背景優秀的男人為何要選擇一無所有的窮小子,過著風里來雨里去買房還貸的日子是多么犯傻,物質保障才是可以談情說愛的基礎。相當一部分人忘記了奮斗的意義,更抹去了愛情的價值。即使一個人家庭再富裕,委身下嫁卻是一輩子的事,人需要各方面的平衡,差距太大的多數不是愛情,只是各取所需的交易,喪失了要求幸福的資格。艾麗和諾亞說不上三觀有多契合,但是她們彼此深愛,生活本就該是兩個人一起去奮斗的,好與壞都在自己,而好壞絕非是物質就可以評說的。艾麗和隆說自己要畫畫了,但隆理解不了她對繪畫的熱愛,心靈的不理解注定他們無法相愛,正如艾麗永遠不懂他的工作,只能當一個富婆。和諾亞的生活即使清苦,但是她知道自己的追求,她更享受了來自精神和肉體雙重的愛。
這一點艾麗的母親是無法體會的,她為了體面的生活,放棄了曾經瘋狂相愛的戀人,他的戀人做著邋遢的挖煤工作,而她過著枯燥煩悶的富婆生活,活得小心翼翼沒有自我,人的一輩子也就是這樣了。確實,那個年代女子的地位較低,所以艾麗的母親過得苦悶,如今社會只要物質方面得到滿足,人可以有無數享樂的方式,唯獨缺失的只有愛情。相比起來那樣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愛情,充滿關心和責任的愛情,被很多人將就了,沒有什么比過好日子更重要了,這是現代人的悲哀。經濟快速發展,人類反而退化,追求物質忽視了精神需求,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金錢買不來很多東西。諾亞一遍又一遍的為患有老年癡呆的艾麗讀屬于他們的故事,即使每次記憶恢復的時間很短,但是有這樣的陪伴便已足夠。最后諾亞告訴艾麗,我們的愛無所不能,接著他們就躺在一起攜手逝世。一輩子的陪伴,無論生老病死的相愛,這樣的幸福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才是人類最渴求的。物質蒙蔽了太多東西,但所幸的是愛一定不會消失。
這部影片雖以艾麗和諾亞的愛情為主線,但更展示了關于愛情不同的選擇和命運。在現代社會愛情價值和物質價值的沖突好像愈發明顯,愛情的價值地位日益低下,但是更值得現代年輕人追求的,應該是二者的交融。一生不易,相濡以沫的愛情本是所有人的追求,但物質的誘惑讓更多的人放棄了對幸福的把握,現代人所應做出的選擇該是嫁給愛情,創造物質。只有相愛的兩個人才會有希望彼此幸福的愿望,才會為了對方不斷努力,最終無論清貧、富裕,這一生都不會留有遺憾。物質固然重要,但應該是我們努力的方向,而不是衡量幸福的標準,物質和愛情從不沖突,關鍵在于自己對一生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周玉梅,周玉菲.《戀戀筆記本》中的愛情對年輕人的啟示[J].電影文學,2012.
[2]代晨曦.論電影《戀戀筆記本》中愛的力量[J].安徽文學,2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