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 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將信息技術和課程教學進行整合,將信息技術和課程教學進行有機融合,在這種方式下能在根本上緩解和改變傳統教學的觀念和手段,所以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學科的整合也就是在歷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信息技術或是相關的資源、教學內容進行結合,從而更好的實現歷史教學任務和目標。但是經過筆者的實際研究,確定當前我國初中歷史學科和信息技術進行融合的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影響了這門學科的質量提升。基于此,本文就將針對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學科的整合工作進行研究,希望對于提升初中歷史教學質量能起到更大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信息技術 初中歷史 學科整合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09-0-01
隨著當前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全面發展和初中整體教學水平的全面進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逐漸在發展的過程中影響和改變著我國歷史的課堂教學模式,同時也對傳統的教學方式和理念進行了改變[1] 。根據當前初中歷史的教學目標,教師只有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合理應用,才能建立起更適應現代教育需求的課堂,同時在這種背景下,初中歷史課堂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將展現出全新的面貌,以更好的姿態和效果展現在廣大學生面前。但是當前我國初中歷史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的教學成果并不樂觀,針對這種情況,下文中筆者就將對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教學的整合展開研究,并對不成熟的地方提出一些建議。
一、創設歷史氛圍,對學生的情感體驗進行激發
都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一節課中教學質量的提升,開頭環節是十分重要的。怎樣才能讓學生更快的產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促使其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狀態中,是當前歷史教學教師需要研究的一項重點問題,所以教師在教學中怎樣導入知識,對于學生求知欲的激發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對學生講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前的幾分鐘播放電影《火燒圓明園》,讓學生清楚的認識到一個富麗堂皇的“萬園之園”是怎樣一步一步走向湮滅的,人類歷史上的文明是怎樣在火光沖天的背景下化為斷壁殘桓的。通過對歷史氛圍的營造,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將更為濃厚。在火燒圓明園之前,著名法國文學家雨果曾將我國的圓明園稱作是人類歷史上最史無前例的驚人杰作,這也是康乾盛世下幾代能人的成果,所以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將對圓明園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2]。鄧小平曾經說過,落后就要挨打,在這種背景下教師通過對歷史課程的有效導入,也將十分有效的吸引到學生的注意力,這對于學生學習歷史知識將奠定良好基礎,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也將起到潤物細無聲的作用。
二、設置相應的問題情境,對學生的思維空間進行拓展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加強對問題情境的創設,也就是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敢于提問、善于提問,幫助學生對思維空間進行有效拓展。要想讓學生敢于提問,首先就需要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而要想讓學生善于提問,教師就需要不斷鼓勵學生提出質疑,不斷對自身的創新精神進行培養,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調動[3] 。
比如在對學生講解《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關于俄國占領我國領土的環節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清朝全盛時期的地圖和當前我國的地圖,在對兩個地圖進行對比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讓學生進行充分思考,為什么我國在地圖上的形狀會從最初的“秋葉海棠”變為現在的“公雞”?在清朝后期的發展中,我國都逐漸喪失了哪些領土?簽訂了哪些不平等條約?失去領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通過對上述問題的研究和分析,學生也將更為準確的掌握和學習課堂教學中的重點。
三、加強合作交流,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探索
在當前的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合作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節。可以說合作交流已然成為當前人與人之間的一項基本技能,同時也是人的社會性標志。在對學生進行“太平軍抗擊洋槍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有效思考:究竟什么是太平天國運動?在這項運動中太平軍是怎樣對洋槍隊進行抗擊的?為什么這項運動最后以失敗告終?在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適當的利用網頁對太平天國運動進行資料的查找。在這種前提下,學生也可以對晚清的曾國藩、李鴻章等名人進行研究。比如在對曾國藩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有的學生通過學習和研究就會將其當成清朝官場中的楷模,但是由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因此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對曾國藩的認識也將存在很大差異,在這種前提下就要求學生適當的展開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也將形成自身獨立的看法,這對于課堂的多樣性也將起到十分重要的幫助[4] 。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逐漸形成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合作,同時學生和學生也要做到相互交流,因此師生要做到共同發展和提升,只有在這種前提下才能良好實現教學成長。
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上文對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學科的整合研究,雖然能將一些教學中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但是還有很多方面的問題沒能得到十分有效的落實,這就要求廣大初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歷史教學的過程中要積極的對教學展開研究和探索,從而在實際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將教學理念和全新的教學方式更好的融合到實際學習的過程中[5] 。可以說信息技術與歷史學科的整合需要在實踐環節進行開展,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做到師生的共同努力,才能為我國的教學事業提供更大的幫助,為今后教育工作的全面提升也將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丁方.試論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學科的課程整合[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35(2):47-47.
[2]王彥艷.談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學科的課程整合[J].教育教學論壇,2014,38(10):238-239.
[3]劉遷.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學科的有機結合[J].考試周刊,2012,61(20):132-132.
[4]焦振軒.如何實現信息技術和初中歷史學科的整合[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84(31):44-45.
[5]布亥力且木·阿比斯.信息技術與初中歷史教學的整合之我見[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4,51(12):368-36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