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網購、支付寶、高鐵、共享單車,與我們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的中國“新四大發明”,卻是讓外國人感嘆“好想把它們帶回國”的神奇存在。其實,類似“愿望”正在成為現實,“新四大發明”都已經逐漸走向海外。其中,步伐更大更快的或許要數中國式網購與在線支付,而推動它們前進的這雙“手”便是中國跨境電商平臺。大批外國品牌進駐,中國“剁手黨”買得更痛快,海外商家賺得更多;與此同時,小米、茅臺、美的、稻香村等國貨日益受到外國消費者的喜愛,越來越多的國內商家搭乘“電商列車”出海,一個國際貿易的雙向通道就此搭建起來。近日,《環球時報》記者走訪了美國、 俄羅斯的零售店、商場、農場,聽當地商家與消費者講述中國與世界聯通的新故事。
美國
與“潛力挖掘機”不得不說的那些事兒
本報駐美國特派記者 李曉宏
零售店:那一刻,我的大腦“叮”的一下被點亮了
兩年前,小型零售商Stadi?umGoods剛在紐約成立。有一名中國顧客到店里,花了1萬美元現金買下50雙耐克喬丹的女鞋和童鞋。“看到這一幕,我像通了電一樣,大腦‘叮的一下被點亮了。我突然意識到,我這里的產品中國市場還沒有。”StadiumGoods聯合創始人及首席執行官麥菲特斯對《環球時報》講述道。他的店專門出售有收藏價值的運動鞋。
于是在第二年(2016年),該公司在天貓開了網店。麥菲特斯說:“業績在去年雙11取得了200%的增長。我們為今年雙11已做了很多預售和打折活動,在這期間,我本人會去上海,也會在紐約的店里做直播。”
麥菲特斯帶著記者參觀他店里的地下倉庫。據介紹,倉庫里的4000雙鞋在中美都很少能買到,均價375美元。麥菲特斯介紹說,今年他們開始跟菜鳥合作,“我們把鞋快遞到中國比到洛杉磯還便宜”。今年,StadiumGoods公司計劃將1億美元銷售轉移到中國市場,占其線上業務量近90%。麥菲特斯認為,天貓是美國中小企業的“潛力挖掘機”。
在耐克人眼里,新零售是一種思考角度的轉變。“傳統零售是商家導向,我生產什么,你就買什么。新零售是消費者導向,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他想線上買,線下試,我們也要滿足。”在位于曼哈頓第六大道的耐克紐約總部大樓,工作人員皮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說。
耐克品牌總裁特雷弗·愛德華茲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以前,耐克中國門店不清楚哪個渠道能賣多少貨,在購物節期間經常發生線上幾分鐘售罄、線下資源來不及跟上的情況。現在,耐克與中國電商平臺合作,打通線上線下,消費者在網上下的單可直接發送給門店來發貨,也可以自提,試穿不滿意還能換。
水果協會:中國救了我們的紅蛇果
“中國人對紅蛇果的喜好,挽救了我們對該品種的種植。”麗貝卡是華盛頓州蘋果協會國際市場總監,2013年底開始,她所在的協會與中國電商合作,推動旗下200多果農商家的產品銷往中國,銷售量年均增長100%至150%。“美國的蘋果有密脆、布瑞本、紅蛇果、青蛇果等等。現在,我們的紅蛇果全部出口中國。”麗貝卡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據了解,中國人送果籃的習慣使得“好看”的紅蛇果在中國更受歡迎。
每年全美蘋果一半以上的產量以及90%的出口源于華盛頓州。初冬的西雅圖韋納奇小鎮正迎來紅蛇果和青蛇果的采摘季。在美國Stemilt公司的果園里,《環球時報》記者看到掛滿枝頭的紅綠蘋果被墨西哥工人采摘下來后(如圖一),運往近在咫尺的工廠,在那里完成一系列生產程序。華盛頓州排名前十的水果企業中,有6家在天貓上銷售蘋果。
目前,天貓在線生鮮產品的60%至70%是進口,美國農貿處、美國國家漁業協會、美國肉類出口協會等也加入其中,近百種美國農產品通過該渠道到達“中國餐桌”。
緊盯中國市場的還有今年已經90歲的嘉寶公司,它是美國市場占有率第一的嬰幼兒輔食品牌。“每年雙11,都是嘉寶人興奮的日子。”在位于新澤西州的辦公室,嘉寶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比爾·帕迪卡說。為接待《環球時報》記者一行,他推遲了出差的航班。“我們在中國的銷售從9年前的1000萬美元增至去年的1.8億美元。”中國成為嘉寶全球增長最快的市場。帕迪卡對記者表示,他們將從中國電商平臺上搜集到的消費喜好和購買數據反饋給其研發部門,用以分析中國千禧一代的消費習慣。如今,該公司已對30%的產品做出調整,比如在配方方面。
北美剁手黨:愛買零食、護腰帶
通過電商平臺,“中國制造”也在漂洋過海贏得“洋顧客”。兩年前從新加坡到紐約發展的伊馮娜·葉,自稱“北美剁手黨”。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零食、送給父母的護腰帶以及到中國旅游的服務產品,是她在淘寶網上買得最多的東西。伊馮娜·葉稱,她身邊的美國工程師同事也會從阿里巴巴的英文平臺速賣通購買小零件。
伊馮娜·葉說:“亞馬遜的東西種類少,產品介紹也不詳細,感覺不太爽。淘寶上的東西極其豐富,還有產品介紹視頻和直播,客服也讓顧客比較滿意。”
據了解,美國是中國電商平臺上中國產品的第二大海外客戶。今年雙11期間,將有百萬天貓及淘寶商家出海。
電商負責人:電商不是實體店消亡的禍首
“我每個季度都看公司財報,對中國的發展速度深感驚奇。”阿里巴巴北美業務發展副總裁李·麥凱布在紐約辦公室對《環球時報》記者說,“在美國,支票和信用卡仍是主要支付工具,線上購買占比較少;中國消費者則越過支票階段,直接跳到線上,80%以上的購買和支付都在手機上完成。”
美國實體零售業今年遭遇了一場寒冬。1月,該國零售巨頭梅西百貨宣布將關掉68家門店;2月和3月,美國零售業裁員超過6萬人。“電商不是實體店消亡的禍首,兩者可以融合發展,彼此促進。”麥凱布認為,對于傳統企業來說,重要的是重構自己的商業模式和營銷模式,積極擁抱互聯網。
位于曼哈頓中城的阿里巴巴紐約公司有300多名員工,大多為當地雇員。他們的任務是幫助當地中小企業通過電商渠道進入中國。麥凱布說,目前,已有7000個美國品牌入駐天貓,服飾潮鞋、化妝品、奶粉等產品最受中國人歡迎。
去年美國“黑色星期五”的銷售額為60億美元,阿里巴巴雙11則高達170億美元,其中近3成來自全球品牌商和零售商,美國品牌位居榜首。據悉,今年全球將有14萬個品牌參與天貓雙11,向中國市場投入1500萬種產品。▲
俄羅斯
“包圍進軍”的市場開拓之路
本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 曲頌 ●柳玉鵬
大學教師:物美價廉,操作簡單
馬克·扎瓦茨基是阿里巴巴俄羅斯代表處總監。兩年前《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他還是一個人在戰斗,在候機間隙通過Skype匆匆回答記者的提問。如今,阿里巴巴已在莫斯科的一棟摩天大樓里擁有一家六七十人的公司。
與主要服務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大城市的俄羅斯本土電商企業不同,阿里巴巴速賣通走的是一條“包圍進軍”的道路。由于中國賣家提供的貨物價格優惠、品種豐富,收入水平相對低的遠東、西伯利亞等地區居民率先成為雙11“剁手黨”。扎瓦茨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很多人認為,中國電商平臺在俄羅斯的成功是因為盧布貶值。這顯然不是深層原因,高性價比產品和便捷的服務才是其成功的王牌。
大學教師伊麗娜曾經在中國教學,她在那時候跟中國學生學會了淘寶購物。回到俄羅斯后,她發現還能用速賣通,非常高興。伊麗娜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同樣的衣服、毛衣鏈、手機外殼在速賣通上買比在實體店便宜許多,而且這個網站的操作也更方便簡單。
2017年的雙11即將到來,許多俄羅斯網站上又提前出現了“什么是光棍節”“速賣通怎么用”等科普帖。
中國電商當地負責人:我們的目標有三個層次
俄羅斯《生意人報》8日說,調查顯示,今年上半年俄羅斯人訂購進口包裹增長了34%,其中,在中國購買產品最多,包裹占比90%,來自歐盟和美國的分別占4%和2%。另有數據表明,俄羅斯人在今年雙11的購物量可能會增長24倍,平均消費700盧布。去年,俄羅斯占阿里巴巴海外雙11訂單總額的60%,總共2000萬筆。最近一個月,俄羅斯人在速賣通上搜索最多的是小米、三星、華為等智能手機。不過,俄羅斯市場潛力遠未用盡,調查顯示,目前網購約占俄羅斯人上網時間的10%,使用手機等移動設備網購的用戶還未達到50%。
扎瓦茨基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該公司在俄羅斯市場的目標有三個層次:向俄羅斯人銷售更多中國商品,推廣線上購物;向俄消費者銷售本國中小企業優質產品;謀求幫助俄中小企業將產品推向海外。
不僅是在網上賣東西,中國電商平臺也想把其支付方式帶到俄羅斯。今年夏天,莫斯科中央百貨商店、友誼商城、圣彼得堡DLT商場等開始支持支付寶付款(如圖二)。9月,莫斯科地鐵環線上的5個站率先配備了支付寶支付設備。支付寶俄羅斯業務負責人博格丹·扎羅日內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世界大多數國家,支付形式走過了現金、刷卡、電子支付等幾個階段。俄羅斯許多地區至今還停留在現金交易層面,這些地方有望跳過第二階段,實現跨越發展。
在俄羅斯,支付寶和速賣通都延續著“與合適的對象合作”的路線。扎羅日內說,支付寶并不是跑到各大公司那里去推銷自己,而是根據招商合作伙伴建議,選擇不是最出名、而是業務最契合的銀行和商家開展合作。
留學生:馬云演講很受歡迎
10月18日,馬云在莫斯科大學有一場演講。這所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演講活動開放注冊剛十幾分鐘,名額就滿了。當被問及俄羅斯地廣人稀、物流條件不足,是否會制約中國電商在當地進一步發展時,馬云說,當年中國的情況也不像今天這樣,那時候,他的公司將目光投向中小企業,與它們合作,做好當地的快遞業務,一點一滴才有了今天的成績。俄羅斯的物流狀況也可以逐步、分片進行改善。
莫斯科大學物理系學生帕維爾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馬云在演講中提到,有計劃建立俄中兩國共同的研發中心,讓兩國青年人才交流碰撞,他十分期待那一天的到來。▲
環球時報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