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楊偉民
“雙十一”購物節臨近,香港環保團體調查發現,受訪港人平均每年花費超過6300港元網購,但年均丟棄4.72件網購衣物。據此推算,港人每年丟棄至少580萬件網購衣物,足以鋪滿153個香港大球場。
據香港《東方日報》8日報道,綠色和平組織進行“港人網購行為及心態調查”,10月底委托樹仁大學新聞及傳播學系數據分析與民調研究中心,在街頭訪問1000多名年齡介于18歲至45歲,過去半年至少有兩次淘寶網購經驗的港人。結果顯示,他們每年平均花6360港元進行網購,68%的受訪者最常購買衣物,每年平均購買近19件,但近八成網購族都表示曾有網購物品從未使用,或只用過少于兩次便丟棄。其中原因除了沖動消費外,還包括衣物質量差、不合身或與網頁數據有差異等。此前,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本港44歲以下的網購人口多達123萬人。綠色和平組織推算,港人每年網購衣物總量高達2300萬件,若每四件就有一件被丟棄,即每年丟棄的衣物至少有580萬件。
一些輿論呼吁港人小心消費,避免浪費。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李逸燊稱,網購消費常會買了不適合物品,但真實代價絕不低廉,除物品本身外,網購還涉及大量包裝對象,如膠帶、膠袋等,假設每網購一件衣物需要使用一至兩個膠袋,保守估計一年消耗2300萬至4600萬個膠袋。他呼吁環保署統籌不同部門的舊衣回收措施,以提高回收成效。《東方日報》稱,香港消費者在網上購買物品已經造成嚴重浪費問題,但并未引起重視,2015年紡織物回收率僅有4%,有11萬噸紡織物被送到堆填區進行處理。▲
環球時報2017-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