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配豪

從抓住行業痛點到技術研發創新,從產品服務升級到逐步得到市場認可,精于設計成立的短短一年來在行業內可謂不斷突破。
在福布斯中國最新公布的2017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精英”榜單中,王斯旻從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成功登上福布斯“30U30”榜單。
福布斯以前瞻性的眼光,尋找30歲以下,已在行業里嶄露頭角,有相當影響力,或展現出擁有成為社會翹楚的巨大能力的年輕人。每位上榜者的故事都異常精彩,無不在用自己的力量改變世界,如正鏖戰共享單車領域的ofo創始人戴威,崛起的彈幕視頻網站bilibili創始人徐逸,百度副總裁“李叫獸”李靖等。王斯旻得以入選,除了其在藝術領域的過人才華,還因為他在設計領域的兩次創業經歷促進了行業變革。
與設計結緣
“從天文到工程再到計算機互聯網,隨著我的興趣愛好不斷增多,我發現只有學習設計才能夠把我的許多興趣愛好統籌起來,做自己最喜歡的事兒。”王斯旻從大學時期開始真正迷上了設計。在上海交通大學讀書時,他最初選擇的是建筑工程專業,后來在申請出國讀研時改為建筑設計。
2014年,王斯旻于美國康奈爾大學畢業,并榮獲康奈爾大學優秀畢業生和優秀畢業設計雙料大獎,他參與的研究項目是美國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其主持和參與了多個實際建筑項目和品牌項目的設計,設計作品多次獲獎并在世界多地展出和出版。
值得一提的是,異國求學期間的王斯旻還嘗試了人生第一次創業——創立“凱諾空中設計課”,通過對接世界一線設計師的碎片化時間,為國人帶來高質量的設計教育。創業四年來,由凱諾校友組成的凱諾圈已遍布世界各地,2016年,集結凱諾校友優秀作品、王斯旻主編的《奇想·建筑景觀城市創意設計選集1》已由清華大學出版社成功出版。這也為后來其二次創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憑借著如此優異的成績單,王斯旻畢業之后拿到了世界獲獎數最多的建筑事務所SOM(紐約)的offer。
王斯旻回憶道,在SOM的設計事務所的工作談不上朝九晚五,卻非常有規律,在朋友眼中可以算的上是“完美”了。他每天早上買杯星巴克和一個三明治,和一群同樣西裝皮鞋的各種膚色的人擠上破舊的紐約地鐵,再快步走一段一線天的華爾街,走過華盛頓雕像和紐交所,便開始了一天的設計工作。后來,他參與了多個建筑設計以及城市設計項目,并受邀加入了公司核心的新技術研發團隊。
“活兒挺有意思的,先是一個麥加的城市設計,再是馬尼拉的超高層,從前期場地可行性研究到提方案,也都是大家眼里的美差,卻都不能讓我真正提起精神。”此時的王斯旻,心中一直有個疑問:“為什么有了這么多設計師,海外的、國內的都算上,空間的、品牌的、研發的都算上,我們的世界,尤其是我們的中國,仍然這么缺少設計,尤其缺少高質量的設計。而又為什么在這么缺設計的情形下,在設計師光鮮的社會形象下,卻過著并不舒服與自由的日子。”
之后的一段日子,王斯旻就此不斷追尋和分析。迎著消費升級的趨勢和國內創業大潮的興起,2015年底,王斯旻放棄華爾街令人羨慕的工作,回到北京籌備再次創業。
找到行業痛點
在王斯旻看來,企業選擇設計師一對一服務,后者僅提供2到3種方案供企業選擇,因此,經常會出現企業對作品不滿意的情況。而目前國內獨立設計工作室仍然沿用傳統架構,“主創設計師+商業合伙人+年輕設計師團隊”的模式,這樣的模式讓行業難以標準化和透明化,決定設計師發展的不再是設計能力,而是獲客和管理能力。這無形的矛盾就是積重難返的行業弊端。
一方面,企業家要的不是好背景的設計師,而是適合自己的好設計。選好設計師尚且不易,別提設計師作為創意者并不穩定的發揮,千差萬別的報價,和難以控制的匹配度了。而另一方面,設計師期待著充滿創意的項目,期待著沒有抄襲和騙稿的項目,也期待著項目都能夠收到尾款,最期待的還是他們能夠靠著自己的設計能力議價,而不是關系、背景。
這種矛盾是痛點,更是機會。目前市面上的眾包或是撮合交易平臺,并沒有很好解決這些問題,而且市場上越來越多中小企業需要高質量的設計服務。基于此,王斯旻想到以組織競賽的方式,讓更多設計師為企業提供設計方案,以確保企業對設計作品的滿意度。憑借上一個創業項目所積累的足夠多的設計師資源,2016年9月,王斯旻創立“精于設計”。
精于設計相信物競天擇的力量,通過邀請世界優秀設計師入駐參賽,用競賽方式收集設計師的創意,為企業選擇到最合適的設計和創意,降低時間和機會成本,獲得高質量設計而服務。當企業需要設計時,企業家面對的再也不是不明覺厲的作品集和千差萬別的報價,而是標準化的服務和上百份的創意。
王斯旻說:“我們的平臺是能夠做到在合理的價格下,為企業提供可期待的服務,為設計師提供一個公允的上升通道,依靠設計能力來提現價值。”
同時,王斯旻還利用游戲化方式提高競賽組織效率,提升客戶體驗。例如,團隊根據設計心理學制作出一款小游戲,企業客戶在web端完成游戲后,后臺即可通過圖形化方式展現該客戶設計偏好。設計師每次參賽所積累的偏好和結果,就是設計師升級打怪,解鎖玩法的過程,也是建立個人品牌的過程。
此外,團隊利用圖像相似度識別技術,將提交至平臺的作品進行全網比對,以確保稿件均為原創。通過收取企業托管費用,解決企業騙稿問題。
優化行業環境
從抓住行業痛點到技術研發創新,從產品服務升級到逐步得到市場認可,精于設計在行業內不斷突破。
自上線以來,來自世界10余個國家30多座城市的超過2000名優秀設計師受邀入駐精于設計,公開賽平均提交作品150個,總提交作品數量數千,精于通過線上和線下模式組織競賽超40場,服務企業和機構數十家,其中包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真格基金等。
在成立的短短時間內,精于設計已經服務了幾十家企業,并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報道。被哈佛China Trip選為唯一的創業企業參訪對象。精于設計的服務對象,以相對早期項目公司為主,包括品牌形象、UI設計、產品及硬件的外形設計,也會服務于傳統企業的品牌升級和轉型的完整方案。目前競賽項目的客單價在2萬~6萬元之間,最高客單價20萬元。盈利方面,公司目前主要以抽傭形式,收取25%競賽組織費用。
王斯旻希望通過精于設計,為設計師打造良好生態環境,讓更多優秀的設計和設計師能夠被企業所認知,讓企業“懶”下來,對平臺和設計師產生更多的依賴。他還表示,精于設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會專注于圍繞企業服務。它對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基于真實項目的社交和社群平臺,它對企業來說是一個能夠拿到好設計服務本身而不僅僅是對接設計師的企業服務平臺。“未來,我們會從服務對象方面不斷擴大范圍,最終做到全設計品類,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值得我們不斷深耕下去。”王斯旻如是說。
如今的王斯旻,坦言自己有些像當年在康奈爾做畢設時候的狀態,每天4-5個小時睡眠,雞血滿滿。他也很慶幸能夠找到一波志同道合的同事,團隊主要成員中包括互聯網媒體人、上市公司大客戶經理、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項目的開發者及歐美歸國設計師。“他們同樣有著讓人羨慕的工作,也同樣作出了讓人不解的決定,加入到這樣一個不大卻又充滿能量的隊伍中來。這個平臺的名字叫精于設計Whale Design,中文講的是專注的態度,英文鯨魚是動物界最智慧最獨立的一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