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國華
黨章規定了紀檢監察機關的“三大任務”和“五項經常性工作”。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使命任務,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需要更加堅定自信,而這種堅定的自信,主要來源于黨中央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強決心,來源于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的信心。同時,只有堅定自信,才能做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
進一步堅定全面從嚴治黨的自信心
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們黨立下的軍令狀?!拔覀兊呢熑危褪峭h同志一道,堅持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切實解決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使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從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記者見面時的重要講話中,深切感受到黨中央對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正是從此刻開始,進一步堅定全面從嚴治黨的自信。
前些年,一些地方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比較突出。比如:少數單位黨委(黨組)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認識不足、重視不夠,有的“只掛帥不出征”,有的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現象仍然存在,甚至有的高級干部無視組織原則,個人凌駕于黨組織之上;有些地方還出現了“塌方式”腐敗、串案、窩案,政治生態遭到嚴重破壞,等等。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破法者必先破紀。追根溯源,許多領導干部從“好同志”淪為“階下囚”,都是從違反紀律和規矩開始的。為了給全黨帶個好頭,樹個榜樣,十八屆中央委員會選舉產生不久,即頒布了中央八項規定,從政治局常委開始,個個以身作則。隨后,全黨緊急行動起來,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從“月餅禁令”“賀卡禁令”到“煙花爆竹禁令”等一浪高過一浪,制度的籠子越扎越緊。
然而,起初,有的人認為,這就是“一陣風”,刮一刮就過去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是一場攻堅戰、持久戰,中央懲治“四風”的力度和規模前所未有。2016年,全國共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4.1萬起,處理黨員干部5.8萬人,給予處分4.3萬人,其中省部級干部5人。2017年初至7月底,全國共查處25106起,處理黨員干部35399人,給予處分24364人,其中省部級干部6人。由此可見,反“四風”不僅沒有絲毫放松,反而越來越嚴。
反“四風”沒有“世外桃源”,作風建設沒有“休止符”。查處力度之大、執行禁令之嚴,著實給“四風”問題來了個“急剎車”:高檔節禮變得“燙手”,公款吃喝顯得“扎眼”,應酬往來變得“冷清”,鋪張浪費得到有效遏制。而且,許多紀檢監察機關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緊盯“四風”新特點、新動向,強化執紀監督,加大問責力度,堅決防止“四風”反彈,進一步營造了“不敢”的氛圍,推進作風建設落地生根,成為新常態。
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雖然“四風”問題具有反復性和頑固性,但,從抓作風建設的點滴小事上,即可以看出黨中央全面從嚴治黨的決心和力度,只要我們紀檢監察干部更加堅定自信,擔負起監督執紀問責的重任,堅持不懈、馳而不息地抓下去,就一定能取得全面從嚴治黨的最終勝利。
堅定打贏反腐敗正義之戰的自信心
反腐敗是一場輸不起戰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作為紀檢監察干部,只有進一步堅定自信,在主責主業上聚焦聚焦再聚焦,圍繞“四種形態”,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才能真正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向歷史交一份合格答卷。
正確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把紀律挺在前面,用紀律管全黨,真正體現對黨員的嚴格要求和關心愛護,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如何進一步增強談話函詢的效果,達到咬耳扯袖、紅臉出汗的目的?這與紀檢監察干部堅定自信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去年,根據有關規定和領導批示,對一名領導干部進行談話。由于一部分內容舉報失實,這名領導干部意欲混淆是非,企圖用謊言掩蓋自己的問題,但,工作組的同志堅信其中必然有“詐”,經過幾個回合的斗智斗勇,最終,這位同志承認了自己應負的領導責任,并寫出了深刻檢查。
謊言終究是謊言。但,戳穿謊言、還原真相,沒有真功夫,缺乏自信,哪怕是缺少一丁點兒自信,都可能功虧一簣。因為有一些問題線索轉瞬即逝,特別是一些疑難復雜案件,許多問題線索層層交織,一旦有絲毫閃失,很可能就與真相失之交臂。此時,最需要的就是堅定自信。
紀檢監察干部聚焦主責主業,面對各種各樣的違紀行為和違紀人員,真真假假,是是非非,需要一一甄別、一一審查,要想做到“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除了嚴謹的工作作風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堅定自信,堅定對紀檢監察事業的自信,堅定對黨紀黨規的自信。無數事實證明,只有進一步堅定自信,才能更好地聚焦主責主業,把監督執紀問責做深做細做實,堅持懲治腐敗力度不減弱、零容忍力度不改變,實現由“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的轉變,最終打贏反腐敗這場正義之戰。
鍛造忠誠干凈擔當隊伍的紀檢監察干部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教育引導廣大紀檢監察干部敢于擔當、敢于監督、敢于負責,牢固樹立忠誠于黨、忠誠于紀檢監察事業的政治信念,努力成為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從解決月餅、賀卡、節禮等難題,到“周五打虎、周一拍蠅”“踩著不變的步伐,把握力度和節奏”,再到以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解決“燈下黑”,紀檢監察機關以一流的標準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的指示精神。
“監督別人的人首先要監管好自己,執紀者要做遵守紀律的標桿”。紀檢監察機關肩負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只有自身要求更嚴格,關鍵時刻才能底氣足、腰桿硬,堅持原則,無私無畏,敢于擔當,而加強紀檢監察干部隊伍建設,只有嚴懲“燈下黑”,才能“過得硬”。
紀委不是“保險箱”,紀檢干部不具備天然的免疫力。隨著腐敗與反腐敗的較量,有的紀檢干部經不起誘惑,依仗手中權力承攬工程,有的泄露秘密,有的收受賄賂甚至辦人情案、關系案,等等。這些拿著“手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對人馬克思主義對己自由主義的“燈下黑”嚴重侵蝕著黨的肌體健康,損害黨的聲譽。“燈下黑”也許可能暫時給自己帶來一些利益,但長遠來看,卻猶如一劑慢性毒藥,有百害而無一利。
要攬瓷器活兒,首先得有“金剛鉆”。紀檢干部只有自身忠誠干凈擔當,才能擔負起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相反,紀檢干部一旦違紀,不是不處理,也不是從輕處理,而是“零容忍”,決不給“燈下黑”半點生存空間。據統計,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共處分7200余人。其中魏健、羅凱、朱明國、鐘世堅等一些昔日的“打虎干將”,成了警示他人的“反面教材”。實踐證明,只有對“燈下黑”“零容忍”,筑牢紀律“防火墻”,扎緊制度的籠子,才能擔負起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
許多“燈下黑”都始發于日?,嵤?,吃點兒、喝點兒、拿點兒……正是這一次次“量”的積累,導致和助長“燈下黑”,容易讓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而且,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將發生質變。從“車輪上的腐敗”“月餅盒里的腐敗”,再到“賀卡上的腐敗”“會員卡腐敗”,甚至以案謀私、違紀違法。勿以惡小而為之。從小事抓起,就是要從日常生活中容易被忽視的細節抓起,在客觀上,為杜絕“燈下黑”奠定堅實基礎。
嚴格要求,帶頭遵紀守法,杜絕“下不為例”。許多時候,一些“燈下黑”都與發現不及時、處理不及時有關。抓早抓小,解決起來不僅費時少,而且還效果好。相反,一旦放任自流,如同養癰遺患,其危害非同小可。早發現、早治理,把許多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多一些未雨綢繆,少一些亡羊補牢,盡可能不要讓生米煮成熟飯,在主觀上,為杜絕“燈下黑”創造條件。
溫水煮青蛙。少數領導干部放縱自己、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從類似出差住宿、公務用車、吃喝玩樂等一些細節方面開始突破黨紀黨規,不僅自己有墮落的危險,而且還敗壞社會風氣。健全完善制度,引導領導干部嚴格管理親屬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敢于取消任何“特權”,讓“燈下黑”陰影下開出的“霉之花”曬曬太陽,并始終如一地堅持下去,在環境上,為杜絕“燈下黑”營造良好氛圍。
打鐵還需自身硬。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干部,對待“燈下黑”,只有“零容忍”,抓早抓小,自覺做好表率,嚴格要求,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守紀律、講規矩。唯有如此,才能說話底氣足、腰桿硬,才能擔當起黨的忠誠衛士的重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