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菲菲
[摘要]舞蹈是人們在自然活動中對動作的提煉和加工,并規范其節奏,使人們的感情得到盡情的表達,它是一種有效反映社會生活的形式,可以陶冶情操、凈化心靈,培養人們的品質,使綜合素質得到提升,所以發揮著無可取代的作用。中國古典舞的訓練也一樣,其中腿部動作穩定性的訓練非常重要,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腿部技法的訓練對中國古典舞技法的身法韻律節奏處理等有效發揮有直接作用,它使人舞臺感染力和身形表現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本文分析了中國古典舞腿部動作訓練的方法和意義,以及中國古典舞腿部技法基礎練習的要求,簡述了古典舞基本功腿部動作穩定性提升的途徑,以供相關研究人士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古典舞 基本功 腿部動作 穩定性
一、中國古典舞腿部動作訓練的方法和意義
(一)中國古典舞腿部動作技法訓練的方式
中國古典舞腿部的技法指的是其腿部技術的訓練方法。舞蹈中腿部動作技法的訓練和體育競技中腿部動作的訓練完全不同。從功能上進行分析,舞蹈中腿部動作技法的訓練因為其特殊性還對人物的情感進行了深刻的表達,是通過不斷的藝術化的修煉雕琢而成的技術性和專業性都比較強的一種動作訓練,它不能在短期之內完成,它需要嚴格科學的訓練。體育競技動作訓練是一種單純的訓練腿部肌肉競技能力的訓練方式。從目的要求上進行分析,舞蹈中腿部動作技法訓練主要是為了表現肢體語言,和體育競技腿部動作訓練中強化比賽的競技在本質上有所不同:(1)按照基礎訓練的角度分析,腿部動作技法訓練包括:踢、搬、控、耗壓,并通過各種訓練的手段強化;(2)根據訓練腿部動作技法的手段,可以把它分為彈腿、擺腿、分腿、蓋腿、蹁腿、腿的環動等訓練手段。
(二)中國古典舞腿部動作技法訓練的意義
舞蹈的字面意思是手舞足蹈,在古代人們就已經意識到舞蹈是一種用肢體語言進行溝通的方式,是人類最本質的語言,它比聲音語言存在較早,這種本質的語言極大推動了人類的發展。不過不管在什么時期任何語言的發展都是由基礎訓練積累而來的,舞蹈肢體語言同樣離不來基礎的訓練,我們經常在舞蹈優秀作品中看到舞蹈家和演員在舞臺上騰空而起,在舞臺上盡情揮灑著自己的汗水,會因舞蹈家們優美的舞姿而發出贊嘆,贊嘆的同時自然會聯想到舞臺背后訓練的刻苦。而腿部動作技法的訓練在其刻苦訓練中是非常關鍵的,腿部技法是指跳舞者科學合理的訓練腿部動作的方式方法。
中國古典舞訓練體系和芭蕾舞訓練體系還是有很大的不同的,中國古典舞是以傳統的戲劇為一定的基礎,在對武術、雜技等相關內容進行吸收的情況下,再加上老一輩藝術家們的潛心研究、實踐和創新,逐漸形成的體系。中國古典舞獨特的美學規范,使其腿部技法的訓練更加科學。
二、中國古典舞腿部技法基礎練習的要求
(一)單一的腿部技法的練習
中國古典舞的訓練包括很多腿部訓練的技法,如小踢腿、小彈腿、單一基本跳躍、單一踢腿訓練等,但是其訓練的本質不會改變,單一的腿部技能基礎訓練的過程中和初期以及后期的踢、搬、控、耗壓有很大的關聯。耗壓指的是訓練初期進行的軟度的訓練,它是訓練踢、搬、控的基本條件,單一動作的訓練一般在訓練初期比較多,熟練掌握這些訓練要素可以為腿部技法的訓練提供良好的支撐。
單一的腿部技法的訓練發揮著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所以在訓練的時候需要進行反復的悠腿、彈腿、踢腿和小踢腿等動作,并強化其數量和質量,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重復單一的踢前、旁、后腿,蹁腿等的練習使腰部、臀部、胯部、腿部等得到訓練;另外還應該對耗壓動作進行不問斷的反復訓練,因為少年時期骨骼的發育正在逐步健全,此時如果不重視腿部技法軟度的解決,后期的訓練會有很大的障礙。搬控是訓練胯、腰背、腿部肌肉等的重要途徑,再配合適當的輕重緩急的科學訓練能極大地推動腿部技法的訓練。在基礎訓練中量變到質變非常重要,在訓練的過程中練習者應該對比較乏味單調的腿部耗、控、踢等動作訓練引起充分的重視,使動作練習得到強化,只有在訓練數量上盡可能達到質變的條件需求,訓練動作才可能在適當的時間發生質變,前輩們反復的實踐和研究,證明這種方法非常有效,也是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一再強調重視單一的腿部訓練的原因,最終達到輕、快的要求。
(二)復合性的腿部練習
復合性的腿部練習是指以單一的腿部練習為基礎,進行的多層次多方面的訓練,形成有一定難度的連續性的腿部訓練。復合性腿部訓練指的是腿部練習中融入一個或多個技法練習,并搭配合理的速度、動作和節奏,它需要把單一有效的腿部訓練作為基礎,并注意腿部動作的協調和配合,為訓練和提升腿部綜合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腿部綜合能力的練習
腿部的綜合能力的訓練作為中國古典舞基本功組成的重要部分,它合理搭配了單一的動作技巧,不僅體現了訓練價值,還使其氣息韻味、風格特點等更加明顯,是一個訓練層次比較全面的內容。我們不僅需要對單一基礎的質量進行有效的把握,還要結合合理的身法韻律的配合、音樂的節奏等進行恰當的處理和連接,所以中國古典舞腿部技法綜合能力的訓練內容是多方面多層次的。
三、古典舞基本功腿部動作穩定性提升的途徑
(一)通過壓腿打開腿部關節的韌帶
這是一種輔助性的訓練腿的軟度的練習,主要包括勾、繃,它們都是訓練腿部控制力的有效的方法,是中國古典舞腿功訓練過程中一種特征較明顯的方法。它以壓腿動作為基礎,加上耗腿到撕腿再到搬腿的動作。耗腿是把腿放在90度以上把桿,保持上半身不動的姿勢的一種訓練。壓腿是以耗腿訓練為基本,同時施加上身的壓力。撕腿是在以上兩種訓練的基礎上,把兩腿撕成一字形,使肌肉、韌帶的拉長能力得到增強。搬腿是指把上述三種訓練作為基礎,把腿搬到180度,同時把后背的力量向主力腿施加。
一般把壓腿動作分為前壓腿和旁壓腿,前壓腿是指把動力腿向外展開,把持雙腿繃直和身體正對的狀態,盡量拉直脊柱,控制動力腿和肩線為90度,還應該注意以以胯為軸心向前壓腿,保持上半身平直的狀態,并折疊向動力腿的方向,endprint
使前額和腳背接觸。旁壓腿指的是在壓腿動作的基礎上,交換雙手扶住接觸物,使身體能旋轉180度,保持身體和兩腿把持在一個水平面上。向一邊進行側壓的時候,還應該把腰胯作為軸心,使上身保持平直的狀態不變,然后逐漸地折疊向動力腿,此時需要用耳朵接觸腳背。另外在壓腿的過程中還應該配合科學的呼吸,通過反復的練習,才能更加熟練地掌握要領。
長期堅持練習前后壓腿,可以一定程度拉長身體的線條,使舞蹈動作看起來更加靈活和有彈性,可以在訓練的過程中避免發生動作僵硬和產生意外的肌肉拉傷的情況,使古典舞基本功動作的質量得到提升。
(二)通過推腳背組合使腿部動作更規范
在進行舞蹈訓練之前,應該充分活動腳尖到大腳背,為訓練的順利進行做好準備。不同的人腳背有差異,大部分和先天性因素有關系,但是后天的訓練也很關鍵。每次參加訓練的時候應該對自己進行嚴格的要求,讓自己保持抬頭挺胸、提臀收腹的姿勢,雙手把扶桿穩定的扶住,應該并攏雙腳并使其保持站立的姿勢。還可以先對單個腳背進行訓練,在前兩拍的過程中把持五個腳趾緊抓地面,并把單腳的腳后跟抬起;在訓練第三拍和第四拍的過程中應該保持腳尖繃直,并使整個腳背都以月牙形狀向內推進;在第五到第八拍的動作訓練中,工作要領應該和第一拍到第四拍的訓練要領相同,只是另外一只腳在重復剛才的動作,其雙腳背地的練習全部相同。往往在這類訓練中,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出現低頭去看別人的動作等現象,在推腳背的時候,還可能會產生腳背無法推起的狀況,訓練時教練或同伴應該及時針對雙腳打開的情況進行提醒,使其動作更加規范,保證訓練的動作更加完美。
(三)通過踢后腿使腿部動作得到訓練
進行踢后腿訓練的時候首先需要做好預備的姿勢,抬起頭平視前方,以膝蓋繃直,雙手扶把桿的狀態站成小八字步,保持上半身不動的姿勢。在踢后腿時,不允許側身或回頭來回張望,在此時應該始終保持胯部的緊張姿勢,還應該注意使膝蓋和腳背保持繃直的狀態,不能使身體隨便向前傾。如果在強調多次的前提下,仍然存在不規范動作時,可以先對空后退進行單一的訓練,也就是雙手把桿扶好,向后抬起一條腿,然后再逐漸過渡到踢后腿的訓練中。
訓練踢后腿的過程中應該注意使兩腿保持直立的狀態,迅猛快速地踢起,并使動力腿保持緊繃的狀態,并在向上踢的過程中使腳擦地,還應該在踢的過程中適當運用爆發力。踢腿動作中應該保持踢起和落下相同的路線。另外踢腿練習可以隨時改變方向,如可以向前踢,也可以向后踢,還可以向旁邊踢。踢后腿的動作的練習可以使腿部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腿部的爆發力得到很好的訓練,在此過程中一定要保持上身垂直狀態,需要做到迅猛踢起,快速落地,不能使身體產生搖晃的情況。一般出現不用腳尖發力而使用大腿發力的問題,在踢起動力腿的過程中應該盡量保持腳趾放松,還應該及時糾正主力腿膝部和腰部的問題,使其發生下懈的情況得到有效的解決。
(四)通過劈腿跳使腿部動作得到訓練
劈腿跳指的是為了更好地接受中間大跳而進行的一種手扶把桿的組合式的跳躍動作,作為基本的中間大跳工作,應該同時一前一后打開雙腳,在雙腿打開跳起的過程中,應該繃直膝蓋和腳背,在跳躍越高的時候腿叉開得越大,就會收到越好的效果,另外還應注意兩腳并起著地,并使雙腳快速的收攏。
劈腿訓練有很多種方法,其中一種簡單的方法就是自我訓練法,即專門進行某一技術動作的訓練。長期進行這種訓練,練習者在自我訓練的過程中會用心感受劈腿動作的目的和真正含義,在訓練中不斷體會和感覺劈腿的相關動作,還可以對著鏡子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對自己各項動作的規范程度隨時進行觀察。另外還可以運用模仿練習法,模仿MTV中優秀的表演或優秀運動員進行的劈腿跳練習等,也能使自己的腿部動作得到很好的訓練。
(五)通過大踢腿使腿部動作得到訓練
大踢腿只一種為了使腿的開度和力度得到培養的腿部動作的訓練,在練習的過程中,無論是前腿還是旁腿,都應對夾緊中段引起充分重視,使其上半身保持直立,在此過程中,眼睛應該注視前方,另外在訓練大踢腿的時候,應該保持膝蓋和腳背繃直的狀態,很多人為了使腿部和身體能很好地接觸,踢腿的過程中,極力向前探出上半身,這樣做會造成頭部向前探而頸部往回縮的現象,會導致雙腿發生彎曲,看起來姿勢比較難看,所以踢腿的時候應該以保持正確的姿勢為基本要領,只有形成這種意識再加上持之以恒的練習,才能在鍛煉的過程中拉長韌帶,把腿踢得更高,訓練腿部動作最高級階段是運用和發揮訓練中的力量、速度、柔韌等能力和技巧,使其得到更有效的效果。因為大踢腿動作極技巧等關系著動作技能的遷移,但是大踢腿的動作不能直接和這些相應的技巧建立起技能的遷移,所以應該在技巧動作的發展階段,對踢前腿的動作加強速度的練習,還應該積極配合腿功訓練,使各階段對基本能力的訓練得到一定的鞏固和提升,并按照相應額技術要領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對動作技能有效的遷移提供積極的條件,為迅速掌握技術動作打下堅實基礎。
(六)通過劈腿使腿部韌帶得到拉伸
劈腿動作能使腿部的韌帶得到很好的拉伸,注意在劈腿動作的訓練過程中需要緊繃腳背,日常訓練中一般分為以下幾個步驟:(1)雙手把左腳抱住,保持左腳在前進行相應的劈腿練習,應該注意兩分鐘之內不能改變這個劈腿的動作,
然后再以腿部不變的動作為基礎,同時身體向后仰,如果資質比較好的學員還可以用左手把后腿抓住進行控制,然后再用右手撐地;(2)在身體右轉的情況下變跨,保持不動的左腳之前的姿勢,同時變身體為橫叉姿勢,使上半身和腳背保持立起的狀態,在此過程中應該注意,不要使雙腳背在地面趴倒,然后再把雙手臂向前方伸展,使上半身保持趴倒地面的不變姿勢,爬跨兩分鐘;(3)保持橫叉的姿勢不動,然后身體繼續緩慢向右轉,逐漸變成讓右腳在前面的豎叉動作,然后再進一步重復這些訓練。
對劈腿的基本動作分析得出,人在16歲以前韌帶的變化比較大,16歲以后,韌帶就會逐漸定型。所以年齡比較小的人,因為骨骼發育還不是很成熟,所以韌帶可以通過振顫運動到達一定的限度,這樣會收到很好的拉伸效果。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骨骼逐漸成熟以后,再運用這種方法訓練就比較危險還容易拉傷。所以如果超過16歲以上再進行劈腿動作訓練,就會建議選用靜壓法,通常保持極限的拉伸姿勢不應該大于30秒,一個極限的姿勢保持30秒,可以使韌帶的穩定柔韌性得到一定保障,但是需要注意中途適當休息,然后再繼續保持原來的姿勢練習,不然可能會使肌肉受到一定程度的拉傷。
結語
中國古典舞追求的是基本功訓練和身韻的有機結合,是一種身體基本形態和古典舞精神內涵的有效結合,進行基礎訓練是為了培養舞者良好的身體素質,以求能更好地體現中國古典舞中特有的藝術“韻”味。其中腿部動作穩定性在中國古典舞基本功訓練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視,因為腿部動作訓練的穩定性在基訓課訓練、身韻課訓練、表現古典舞特色等方面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科學合理的訓練,通過有節奏和更加規范的動作使中國古典舞得到完美的表達。
(責任編輯:劉小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