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政社合作與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提升路徑

2017-11-10 21:17:10袁方成王澤
江漢論壇 2017年10期
關鍵詞:現代化

袁方成++王澤

摘要:網格化管理雖在一些規范性、淺層次性問題上具有較大優勢,卻難以完全擺脫傳統的制度慣性與路徑依賴,網格泛化與行政化傾向日益明顯。面對社區居民多元化、個性化需求與網格化管理乏能之間的矛盾,溫州市五馬街道嘗試創設“大網格”治理平臺,以突破網格化管理的弊端,實現行政執法力量和社區自治力量聯結、黨政資源和社會資源鏈接、政府服務和社會自助互助服務連接。“大網格”作為網絡化治理的實踐載體,為基層政府賦權和社會要素增能提供了人、財、物的支持,推動了政社跨界合作和多元共治,但是也面臨著潛在的風險,需要進一步完善“大網格”治理平臺,以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關鍵詞:“大網格”;網格化管理;網絡化治理;政社合作;基層治理;現代化

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我國城市社區建設的方向與重點研究”(項目編號:15AZD02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人文社科類)重大培育項目“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研究”(項目編號:CCNU16Z02012);溫州市民政局招標項目“政社互動、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以省級社區治理和創新實驗區(鹿城區五馬街道)為例”

中圖分類號:D63;C9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7)10-0054-06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以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為方向,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及時反映和協調人民群眾各方面各層次利益訴求”。但在實際運作中,由于對全能主義行政體制的路徑依賴,網格化管理乏能成為基層社會治理普遍存在的問題。各地通過一系列社區治理和創新實驗,突破了傳統網格化管理的弊端,形成了上下互動、橫向聯動的社區治理機制,推動了政社跨界合作和多元共治。本文以溫州市五馬街道省級社區治理和創新實驗區為參照,重點探討網格化管理向網絡化治理轉型過程中的“大網格”實踐載體,分析其運行、成效和風險,并提出政社合作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的提升路徑。

一、問題的提出:網格化管理的限度

網格化管理是根據地理位置、屬地管理原則,在保持原有“街道—社區”管理體制的基礎上,利用電子網格地圖技術將管轄地域劃分成若干網格狀單元,并實施動態化、全時段、全方位監督的新型基層管理模式。① 2004年,北京市東城區與上海市率先成為社區網格化管理試點。此后,武漢市、舟山市等地陸續推行網格化管理改革,其經驗復制亦呈現全國化趨勢。而溫州市的網格化管理工作在2012年才開始推行,五馬街道則是最早的改革試點之一。

社區網格化管理作為化整為零的城市社會管理模式,關鍵在于對網格單元的科學和合理劃分。五馬街道按照平均400戶的標準,將轄區劃分成34個邊界清晰、互相連接的單元網格,并嵌入電子信息技術,實施網格化管理。通過技術、機制、流程的全面創新,網格工作人員能夠早發現、早處理、早反饋分管網格的各類問題,將矛盾化解在源頭。然而,五馬街道網格化管理的職能重點仍在于管控和維穩,服務和自治功能相對欠缺,導致網格泛化與行政化傾向日益明顯。

網格化管理依賴于傳統行政體制的問題并非孤立的個案,而是目前基層社會治理普遍存在的問題。盡管行政化理念有助于實現政府力量對基層社區的無縫管理,但無益于社會力量的生成和壯大。社區居民作為社區治理多元主體之一,應是社區建設的基礎力量。但是,在當前的網格化管理模式下,居民主體性發揮經常游離于體制之外,甚至被視為影響和諧社區建設的不安定因素②,居民成為單向度服從和接受的被管理者,缺乏參與社區治理的空間和話語權。這樣就削弱了社區自治性與居民參與度,加大了社會管理的碎片化、官僚化和內卷化風險。

面對政府行政管理需要與居民自治服務訴求的矛盾和沖突,網格化管理并未從根本上改變社會管理權力運行的格局和機制,也未完全脫離政府自上而下管理的實質邏輯。③ 創新城市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升城市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勢在必行。目前,許多大城市的網格化管理模式已經開始朝著城市綜合治理與多元聯動的方向發展。④ 事實表明,社區各主體能夠有效介入到與其利益相關的社區決策、管理與監督過程中,及時獲取相關信息,表達自己的意愿和訴求⑤,是解決網格化管理乏能的有效途徑。網格化管理有必要向網絡化治理方向轉型,其關鍵在于創設新型的社區治理平臺,實現組團式管理向專業化服務的變革,從而提升城市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

二、“大網格”:政社合作的平臺創設

網絡化治理要求政府不再是基層治理的唯一主體,而是更多地扮演協調者角色,社會各要素也不再處于被控制的地位,而是成為社區自治的重要參與者以及基層社會治理的主要推動力。⑥ 然而,原來零散的網格單元無法整合基層的行政力量與社會力量,也無法承接和配置黨政資源和社會資源,亟需創設能夠為城市基層治理兩大主體——基層政府和社會要素之間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的治理平臺,以實現互補和雙贏。

基層社會由分散到集中、由部分到整體、由破碎到整合的變革過程成為當前網絡化治理的重點。而五馬街道的網絡化治理探索源于省級社區治理和創新實驗區的申報。2016年,五馬街道針對網格化管理限度,嘗試將“大網格”作為網絡化治理的實踐載體,并通過“轉”、“并”、“聯”等方式創設了集管理、服務和自治功能于一體的政社合作平臺。此后,五馬街道按照0.3—0.6公里的服務半徑以及1.4萬左右的人口規模,在轄區創設了14個“大網格”治理平臺。

“大網格”形成了“決策層—分管層—執行層”的組織架構。其中,以正副網格長為首的決策層由街道、部門派員和社區書記、主任擔任,分管層由副書記、副主任、主任助理和駐格員組成,執行層則以“大網格”社工為主體。就五馬街道最早推行網絡化治理改革試點的八仙樓“大網格”而言,其是在合并萬歲里、屯前街和八仙樓社區后形成的全新的社區治理平臺,也是街道創設“大網格”治理平臺的范例。其人員構成主要有街道下派干部、部門進駐人員和社區原工作者三類。(見圖1)endprint

“大網格”治理平臺能夠容納政府行政力量和社會自治力量,形成專業化的社區管理和服務隊伍。五馬街道理順縱向“條線”工作,將與社區居民密切相關的信訪維穩、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部門的執法力量和管理責任下沉到“大網格”,切實解決了原來社區“看得見、管不著”的事情;社區“兩委”主要負責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居民開展自治活動,實現自助互助服務。基層政府和社會要素依托“大網格”治理平臺厘清了權責關系,實現了合理分工,促進了橫向“條塊”聯動,并由此形成了“以線為主、以格為輔、條塊結合”的社區治理新模式,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結構由直線型向矩陣型的轉變。

由此,“大網格”最大限度地容納和整合了行政執法力量與社會自治力量、黨政資源與社會資源,并日漸成為政社合作的平臺。基層社會治理所需的人、財、物可以直接下沉到“大網格”,在基層政府與社會要素之間形成合力,共同解決基層社會矛盾,提供多樣化、多層次和無縫對接的公共服務。而以“大網格”為現實形態的網絡化治理,也逐漸成為替代金字塔型權力結構的城市社會治理模式。

基層社會治理是一個上下互動和橫向聯動的過程,主要通過合作、協商、伙伴關系、確立認同和共同目標等方式實現。⑦ 傳統零散的社區小網格平臺仍沿著行政軌跡運行,而新型整體性的“大網格”是更加開放、包容的社區治理平臺,其賦予基層社區更多的組織空間和自治權力。雖然傳統的網格化管理平臺和新型的“大網格”治理平臺都強調以“網格”為單元開展工作,但是兩者之間卻存在著本質區別。(見表1)

表1 網格化管理平臺與“大網格”治理平臺比較

從網格化管理平臺到“大網格”治理平臺,體現了政府本位管理思維向社會本位治理思維的轉變,也是從政府單一單向指導到社會多元雙向互動的變革。前者以原來的社區小網格為單元,側重于單向度的政府管理,強調政府對基層社會的維穩。因而,其是行政力量對社會力量的滲透,也是基層政府對社會要素自上而下的管控。后者則依托“大網格”平臺,側重于雙向度的政社互動,強調多元主體的參與以及政府與社會共同治理。所以,其是政府力量與社會力量的合作,也是縱向互動和橫向聯動的結合。因此,“大網格”是實現政社互動、合作共治的重要平臺。

三、政社互動與服務機制的創新

黨的十八大以來,政社互動作為基層社會治理的創新模式和內在驅動,為實現政府治理與社會自治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探索出了一條有效路徑。⑧ 在此基礎上的合作共治成為不同治理主體為解決共同事務而對各方治理性資源進行交換和共享的復合性治理模式。⑨ “大網格”作為政社合作平臺,能夠同時容納并提供政府公共服務與社會自助互助服務。其中,政府以外包合同、補貼等方式將社會組織引入到公共服務提供過程以及社會組織經由制度化渠道進入到政府過程,與政府對公共事務實施共同治理成為合作共治的主要形態。⑩ 而前者主要通過基層政府賦權方式提供公共服務,仍處于初級的政社互動階段,后者則通過社會要素增能方式實現公共服務供給,是高級階段的政社合作形式。

1. 基層政府賦權:服務方式轉變與資源下沉

在西方國家,引入社會組織之所以成為增強政府合法性的重要方式{11},是因為其動搖了政府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主導地位,能夠發動社會要素參與社區治理。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本質上是將基層政府所控制的權力、資金和資源下沉,在賦權過程中引導社會力量向社區居民提供專業化、公益性的公共服務。然而,在實際運作中,復雜的街居權力關系限制了專業社工的深度嵌入,使得表面光鮮的社會工作在社區治理中逐漸式微{12},行政化服務供給與個體化參與弊端凸顯。

傳統的網格化管理平臺因其基礎單元較小,容納資源有限且整合能力不足,無法承接政府行政執法力量,亦無力培育和引導社會力量。五馬街道通過政府權力下放和職能轉移等方式,將人、財、物與社區矯正服務、社會救助政策宣傳、優撫對象貼心服務等社會事務服務職能下沉到“大網格”,依托“大網格”治理平臺,與在區民政局備案且具備承接資格的14家社會組織簽訂購買服務協議,以行政力量引導社會力量為社區居民提供公共服務。

政府購買公共服務是向社會賦權的重要途徑,有利于服務方式的轉變與服務資源的下沉。五馬街道朔門“大網格”成立前,轄區的治安巡邏多由原朔門社區志愿者自發組建的“平安社”負責,組織化和制度化程度都較低,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和參與度也不高。隨著“大網格”平臺的創設,“平安社”依托五馬街道下沉至“大網格”的人、財、物資源,形成了朔門治安巡邏隊。而街道通過購買公共服務的方式與治安巡邏隊簽訂協議,每月給予巡邏員一定的補助,越來越多的轄區居民開始參與巡邏工作。實踐證明,政府行政力量的引導能夠提升社區社會組織和社區居民的參與效能感,推動居民自治和自助互助服務。

總之,基層政府向下向外分權與優化配置資源,是解決其越位、錯位和缺位問題的有效路徑。基層政府將“條線”管理部門的力量下沉至“大網格”,強化了“條線”互動與“條塊”聯動,使權力由單向單中心流向雙向多中心。{13} 社區社會組織則依托“大網格”平臺提供的各類資源,形成了整體性、精細化的社區治理和服務模式,并組織和動員社區居民參與基層社會治理,使社區自治真正回歸居民和社會。由此,“大網格”治理平臺將政府行政力量與社會自治力量聯結在一起,即政府通過賦權將“不該管”的事務轉移給社會,社會通過承接政府轉移職能來回應城市社會治理的多重性任務,從而實現了政社互動的整個過程。

2. 社會要素增能:服務關系協調與內容拓展

一直以來,政府單向主導的公共服務供給忽視了社區居民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需求,服務質量不高且效能低下。{14} 社區社會組織作為提供社區公共服務、培養居民參與能力的重要主體,能夠彌補政府公共服務的弊端,協調政府主體與社會主體的關系,拓展社區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傳統的街居管理體制下,基層社會矛盾和問題主要依靠復制或擴大原來的行政體系加以解決{15},社會力量參與嚴重不足,造成了社區治理內卷化的風險。而網格化管理平臺主要依靠行政力量和黨政資源,對社會力量的容納與社會資源的鏈接能力不足,因而其所能提供的服務種類單一,服務水平有限。endprint

社會組織尤其是社區自組織依托“大網格”平臺的人、財、物資源,并經制度化渠道參與社區治理,不僅是連接個體需求與參與者群體需求的有效方式{16},也是社會要素增能的主要路徑。外引的社會組織在嵌入網格單元后,極易在被吸納到社區管理和服務的過程中產生內部官僚化、外部行政化、專業建制化等問題{17}。社區自組織的生長是解決社區服務供給行政化與社會組織嵌入低效化的有效途徑。

社會要素的增能伴隨著社區自組織的成長,是政府與社會合作共治的重要表現。五馬街道謝池“大網格”的紅日亭社團,最初只是由老年志愿者組成的、為特殊群體和困難人群提供免費伏茶的草根組織,服務范圍有限且內容單一。隨著“大網格”治理平臺的創設,基層力量和各類資源在“大網格”實現了有效整合。紅日亭社團依托“大網格”平臺,與基層政府和其他社會要素之間的互動和合作日益頻繁。五馬街道和謝池“大網格”為其提供活動場域,轄區共駐共建單位、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和社區居民則主動捐資捐物。紅日亭社團在開展公益活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規范的運行制度,其服務內容不斷拓展,影響力亦不斷擴大。實踐證明,自發成立且逐漸規范化的社區內生型社會組織能夠有效吸收和整合管理力量和服務資源,提升社區公共服務效能。

現代的社區治理已不再是單向度的政府管理過程,而是主體、空間和資源的雙向互動過程。{18} “大網格”治理平臺的創設,恰好為政府自上而下與居民自下而上的互動與溝通提供了渠道、空間和路徑。在政社合作共治的過程中,社區居民在社區社會組織的引導下,能夠平等地參與到社區事務的管理與共同問題的解決之中,并且形成了對公共資源的有效占有,提升了居民個體的參與效能感。{19} 而“大網格”則成為社區社會組織培育和成長的平臺。內生型社區社會組織依托“大網格”資源日漸規范和完善,不僅能夠有效應對日益復雜、多元的社區治理外部環境和內部對象,而且成為引導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與公共服務供給的主要力量。

四、多元參與與治理形態的轉變

社區是一個脆弱的關系體,容易受到政府權力的控制和人、財、物的滲透,使居民喪失主體性與話語權。因此,社區治理的核心是居民,本質在于建設有限和整體政府,激發和釋放社會活力,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化零為整的“大網格”治理平臺,能夠協調政府和社會治理主體,優化配置黨政和社會服務資源,從而將基層政府從單向管理和服務供給的層級結構中剝離出來,在政社之間建立起合作、信任、協商、互惠的伙伴關系,形成跨界合作、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形態。

1. 治理機制:從垂直科層運行到橫向網格互動

傳統的網格化管理之所以具有鮮明的科層制特性和行政化傾向,是由于原來的社區管理體制下街道辦事處與社區居委會同構同難。基層政府是社區人、財、物的唯一提供者,往往對社區進行單向度的組織“覆蓋”、人員“進入”和經費“投入”{20},將各類行政事務和部門任務硬性下派到網格單元,打造了權力有限卻責任無限的“全能”網格。原來的社區小網格工作人員承擔著繁重的“條線”任務,缺少“條塊”聯動,且無力培育社會要素和引導居民自治。因此,社區自治機制逐漸被納入到政府管理機制之中,形成了垂直科層運行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

隨著“大網格”治理平臺的創設和推廣,五馬街道將其作為銜接政社力量和服務資源的基本單元,強化了上下互動和橫向聯動,形成了矩陣型的網絡化治理體系。由此,“大網格”作為網絡化治理的現實形態,不僅能夠提供系統性、福利性、多元性的服務資源來滿足社區居民從物質到精神的各方面需求,而且可以通過“條線”互動與“條塊”聯動,打破傳統街居體制下行政權力運行的壟斷和封閉狀態,推動基層政府向有限政府和整體政府轉型,構筑由基層政府與社會要素共同組成的網絡結構,并形成橫向網格互動的社區治理機制。

2. 治理功能:從行政管理為主到強化公共服務

傳統的社區管理體制下,基層政府下派大量行政事務到原來的社區小網格,并對其工作情況進行考評獎懲。由于小網格工作人員的薪酬福利與其任務完成量直接掛鉤,因而社區工作人員更多地關注于“條線”任務的執行,缺乏對社會力量的培育和動員。基層政府在社區管理過程中更是親力親為,成為保姆式的政府。這種滯后的管理理念造成了行政權力的滲透和濫用,無益于社區自治和自助互助服務,而社區小網格也成為政府行政管理的直接載體和平臺。

“大網格”作為網絡化治理的實踐載體,是實現治理功能由管控型向服務型轉變的重要平臺。五馬街道通過創設政社合作“大網格”,整合了政社公共服務資源,并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公共服務供給中,強化了政府和社區的服務功能。因此,“大網格”治理平臺能夠有效對接、優化配置政府和社會的各類資源,容納政府服務和社會自助互助服務,改變傳統網格化管理過程中以自上而下行政命令構建起來的服從與被服從關系,推動基層政府從管理者向服務者、社會要素從被管理者向服務者的角色轉變,從而推進政社的協同服務,實現社區服務的無縫覆蓋。

3. 治理主體:從政府單向主導到多元主體參與

當前,社區治理主體在經歷了一個被逐步吸納的過程后開始呈上下聯動之勢{21},并逐漸由政府單向主導向多元主體參與轉變。在傳統的街居管理體制下,政府行動、社會無行動成為社區管理的常態。基層政府作為社區管理的單一主體,成為全能型的“管家”,其權力延伸并滲透到社會力量之中。社區自治與自助互助服務的開展,需在政府和社區的指導下進行,社區居民積極性和參與度都不高。

政社合作“大網格”治理平臺使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能夠深入城市社區內部,并為居民自治和服務供給提供了人、財、物資源。五馬街道的“大網格”強調政府與社會的互動合作與協商共治,并成為轄區共駐共建單位、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社區居民等社會力量參與政府決策和社區治理的基礎單元和重要平臺。所以,隨著以政府為單一中心的一元化管理向居民參與管理和自主管理相結合的多元化治理轉型,作為網絡化治理現實形態的“大網格”能夠調動社會力量的積極性,實現對政府力量的有力補充。而“大網格”治理平臺的創設,不僅為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治理提供了渠道、空間和路徑,而且能夠使政府和社會在跨界合作中形成均衡互強的合作關系與平等互惠的伙伴關系,并在民主協商中實現社區自治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endprint

五、討論與結論

盡管社區網格化管理在一些規范性、淺層次性問題上具有較大優勢,但是因其過于倚重正式的科層管理模式,導致在處理復雜問題、深層次矛盾方面無法形成長效機制。{22} 由于政府習慣性延伸權力干預基層社會自治,導致原來零散的社區小網格長期被置于行政強權之下,對社區居民公共服務訴求反應遲鈍,并呈現出單向度、碎片化和強制性的特征。因此,傳統“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城市基層管理體制行政化傾向嚴重,抑制了社會活力。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要“推進社會治理精細化,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社會管理與社會治理雖只有一字之差,卻體現了社會發展理念的轉變,標志著傳統社會體制正向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現代社會體制轉變。而五馬街道的社區治理實踐探索則源于其省級社區治理和創新實驗。面對社區居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和個性化需求,原來的社區小網格無力對接政社力量和服務資源,網格化管理乏能問題突出。因此,五馬街道嘗試創設基礎單元較大,容納和整合能力較強的“大網格”治理平臺。

具有雙向度、精細化、整體性特點的“大網格”是基層社會治理的“一張網”,也是行政執法力量和社區自治力量聯結、黨政資源和社會資源鏈接、政府服務和社會自助互助服務連接的平臺。在此治理平臺上,“條線”任務和“條塊”工作實現了整合,并形成了上下互動、橫向聯動的社區治理機制。而基層政府和社會要素依托“大網格”提供的人、財、物資源,通過基層政府賦權和社會要素增能的方式,完善了公共服務供給,推動了政社跨界合作和多元共治。

以“大網格”為實踐載體的網絡化治理雖然突破了網格化管理的弊端,推動了政社合作共治,但是在進一步推行過程中,基層執法能力的提升與“條塊”聯動的強化,在處理社區無權管理的事情時不可避免地具有一定的行政色彩;政府行政力量和社會自治力量的整合,反而有強化基層行政力量、削弱自治力量的趨勢;公共服務的供給主體,尤其是社區自組織的發育還不成熟,社會活力難以被持續激發。而這些現實問題已然成為目前五馬街道“大網格”創設實驗的掣肘。

基于此,五馬街道省級社區治理和創新實驗應著力于“大網格”治理平臺的完善。這就需要科學進行功能定位,充分發揮其自治功能和服務功能;逐漸完善服務機制,以社區居民需求為導向進一步賦權與增能,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效能;深入推進跨界合作與多元參與,真正實現基層社會由單一單向管理到多元雙向治理的轉變,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注釋:

① 向春玲等編著:《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18個經典案例》,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1年版,第27頁;田毅鵬、薛文龍:《城市管理“網格化”模式與社區自治關系芻議》,《學海》2012年第3期。

② 譚祖雪、張江龍:《賦權與增能:推進城市社區參與的重要路徑——以成都市社區建設為例》,《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

③{22} 井西曉:《挑戰與變革:從網格化管理到網格化治理——基于城市基層社會管理的變革》,《理論探索》2013年第1期。

④ 文軍:《從單一被動到多元聯動——中國城市網格化社會管理模式的構建與完善》,《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2期。

⑤ 陳偉東、李雪萍:《社區治理與公民社會的發育》,《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⑥ 秦上人、郁建興:《從網格化管理到網絡化治理——走向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形態》,《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1期。

⑦ 郁建興:《中國的公共服務體系:發展歷程、社會政策與體制機制》,《學術月刊》2011年第3期。

⑧ 唐鳴、陳鵬:《政社互動:十八大以來農村社區社會組織的發展路徑》,《社會主義研究》2016年第4期。

⑨ 敬乂嘉:《合作治理:再造公共服務的邏輯》,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72—173頁。

⑩ 敬乂嘉:《從購買服務到合作治理——政社合作的形態與發展》,《中國行政管理》2014年第7期。

{11} John Donahue, Richard Zeckhauser, 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Private Roles for Public Goals in Turbulent Times, Princeton and Oxfor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1.

{12}{17} 朱健剛、陳安娜:《嵌入中的專業社會工作與街區權力關系——對一個政府購買服務項目的個案分析》,《社會學研究》2013年第1期。

{13}{18}{20} 陶振:《社區網格化管理的運行架構及其內生沖突——以上海X區Y街道為例》,《社會主義研究》2015年第4期。

{14} 李占賓:《基層治理的現實困境及法治化路徑》,《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1期。

{15} 楊寶:《政社合作與國家能力建設——基層社會管理創新的實踐考察》,《公共管理學報》2014年第2期。

{16} 陳偉東:《社區自治:自組織網絡與制度設置》,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版,第249頁。

{19} 陳樹強:《增權:社會工作理論與實踐的新視角》,《社會學研究》2003年第5期。

{21} 陳榮卓、肖丹丹:《從網格化管理到網絡化治理——城市社區網格化管理的實踐、發展與走向》,《社會主義研究》2015年第4期。

作者簡介:袁方成,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城市社區建設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北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湖北武漢,430079;王澤,華中師范大學湖北城市社區建設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漢,430079。

(責任編輯 劉龍伏)endprint

猜你喜歡
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
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的創新抉擇
邊疆治理現代化
中國現代化何以起飛和推進
——評《中國現代化論》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現代化詮釋
工業設計(2016年5期)2016-05-04 04:00:35
論中國大學治理現代化
現代化
現代化與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發展
現代企業(2015年9期)2015-02-28 18:57:09
國內某1 700 mm熱軋廠現代化改造
上海金屬(2014年4期)2014-12-15 10:40:43
中國新現代化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尤物精品国产福利网站| 亚洲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a亚洲天堂| 女同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毛片免费在线| 国产一级裸网站| 思思热在线视频精品| 四虎永久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精品| 91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91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人妻|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国产制服丝袜无码视频|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超碰91免费人妻| 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欧美福利在线|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男女在线| 青青草91视频| 久久婷婷六月| 第九色区aⅴ天堂久久香| 青青草国产免费国产| 欧日韩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亚洲中文精品三区| 青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男女XX00免费观看| 日韩在线1|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精品影院| 91视频精品| 色综合热无码热国产| 欧美成人午夜影院| 国产91无码福利在线| 国产传媒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 免费观看成人久久网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波多野吉| 亚洲一级毛片| 热久久这里是精品6免费观看| 无码一区18禁| 久无码久无码av无码| 99re免费视频| 日本午夜精品一本在线观看| 亚洲网综合| 亚洲精品无码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年看免费观看视频拍拍| 在线欧美日韩| 国产亚洲日韩av在线| 日韩黄色大片免费看| 国产va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 欧美激情 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av在线手机播放| 国产无码在线调教| 欧美久久网| 欧美精品另类| 白浆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色香蕉影院| 日韩欧美色综合|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孕妇大杂乱 | 婷婷激情五月网|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99热国产在线精品99| 日本在线国产|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美女免费黄网站| 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成人午夜视频免费看欧美| 无码中字出轨中文人妻中文中| 一级看片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 日本人妻丰满熟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