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華人社會中女性對子女隨母姓接受態度的實證分析

2017-11-10 15:10:34田蘊祥
江漢論壇 2017年10期

摘要:盡管法律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但是長期以來,子女隨父姓仍舊是絕大多數家庭的選擇?;谂_灣地區的調查數據,以性別和女性的世代、學歷、婚姻與子女狀況等人口統計變項進行比較分析,結果顯示多數的臺灣民眾接受讓子女隨母姓,多半認為只要父母雙方約定好或者母親娘家沒有人傳香火即可讓子女隨母姓。不過仍有一定比例的民眾認為無論如何孩子都應該隨父姓,所持的理由不外乎是“一般都這樣”,或是“傳宗接代”。男性堅持子女要隨父姓的比例比女性高,而在女性群體中,1950年代及以前出生、已婚有偶、2名以上子女數的受訪者,有比較多的人認為子女應該隨父姓。

關鍵詞:華人社會;子女姓氏;隨母姓;臺灣;抽樣調查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大陸與臺灣公務員制度改革中的彈性化雇用策略比較研究”(13YJCZH16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政策學習視角下海峽兩岸殘疾人培訓與就業銜接機制比較研究”(410500087)

中圖分類號:C91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7)10-0139-06

一、前言與文獻回顧

2014年8月媒體報道,為了探索性別平等公共治理的協調推動經驗,安徽省長豐縣開展“姓氏變革”,即倡導新生兒可隨父姓、可隨母姓、可父母雙姓,對隨母姓的家庭給予1000元人民幣獎勵,此舉引發各界諸多議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2條的規定,子女可以隨父姓,也可以隨母姓。盡管目前難以找到隨母姓人口精確的公開數據,但一般而言,從古至今,從父姓是大多數家庭決定新生兒姓氏時的選擇。

我國大陸地區學界在性別平等議題上,至今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如在與家庭領域相關的研究方面,馬春華分析了波蘭和匈牙利家庭政策的改革,發現新的家庭政策呈現出明顯的“母性主義”傾向,使得改革之后的性別平等狀況反而有惡化的趨勢①。蔣月通過研究新中國成立以來先后頒布實施的婚姻法案,發現各個婚姻法文本中有明顯歧視女性的條款,更有忽視男女在經濟社會環境中的實際差異而要求同等履責的“中性條款”②。以子女隨母姓作為研究主題的學術成果并不多,其中曹麗娟以昆山市5位1980年以后出生的被訪者為個案研究對象,發現“80后”婚姻中出現姓氏之爭,表面上是日常生活中的家庭矛盾,實質上卻受到經濟發展、文化變遷、家庭結構轉變乃至價值觀念等眾多因素的制約,他們采取了生兩胎、采用新復姓等應對方式③。

臺灣地區學界則有幾篇與子女姓氏議題相關的學術論文。如,陳昭如從法社會學的研究視角分析了臺灣地區子女姓氏的修法改革歷程,并以1985年為分水嶺將其區分為“嚴格強制從父姓”以及“放寬從母姓限制”兩個不同的階段④。陳怡君對10位愿意參與分享新生兒隨母姓經驗的家長進行深度訪談,發現讓新生兒隨母姓的動機主要有新生兒原生家庭要求、少數民族身份利益以及新生兒父母的個人權利與自我意識實踐等三類⑤。在陳怡君的研究基礎上,彭渰雯與洪綾君通過問卷調查發現,讓子女隨母姓以人口方面的原因為主(例如父親為外國人、母親為少數民族或是無兄弟等),“性別平等”、“姓氏自主”等態度方面的原因為輔。性別平等意識較強的父母不見得在行動上會讓子女隨母姓,反而是母親為少數民族或是無兄弟的家庭,會以性別平等或是公平等理由來強化讓子女隨母姓的正當性⑥。

彭渰雯與洪綾君兩位學者不僅調查了新生兒父母對于子女姓氏的決定(隨父姓或母姓 )、理由(為何選擇父姓或母姓)、決定者(誰決定新生兒姓氏)以及對于民法修正(即由“原則上從父姓”修改為“由父母約定”)的態度,同時也探討了受訪者的性別平等意識、隨母姓的污名認知、姓氏自主觀等問題,形成了截至目前少見而且完整的實證調查成果。本文與其不同之處在于,調查進行的時間較晚,樣本的規模較大,研究對象是臺灣地區全體民眾,而非僅針對新生兒父母,并且集中在女性人口背景特征的深入分析上,同樣具有積累研究成果的重要意義。

二、調查方法與問卷設計

本研究的數據來自于臺灣地區“國家科學委員會”(2014年3月改制為“科技部”)資助的“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第六期第三次計劃,該計劃由臺灣地區“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執行。該項調查以18歲及以上的臺灣地區戶籍民眾(1993年12月31日以前出生)為抽樣總體,以臺灣本島為主要的訪查地點。根據人口結構和經濟情況對臺灣地區的鄉、鎮、市、區進行分層,以臺灣地區戶籍資料作為抽樣花名冊,用分層三階段PPS抽樣方式,在2012年7到10月間,總計抽出4104份樣本,實際完成2072份,完成率為50.5%。

在調查問卷中,設計了四個與子女隨母姓有關的題目,分別為“關于子女的姓氏,有些人認為應該從父姓,也有人認為可以從母姓,您的看法是什么?”“您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小孩都應該從父姓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在哪些情況下,您認為小孩可以從母姓?”“如果是您的小孩,您會讓他/她和媽媽同姓嗎?”至于在人口背景因素方面,本研究選取性別、世代、學歷、婚姻與子女狀況等五個變項,探討兩性與女性群體中不同人口背景的受訪者在對子女隨母姓的態度上是否有所差異。

三、研究結果分析

(一)總體情況描述性統計分析

從表1可以得知,對子女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的態度,有70.1%的受訪民眾表示“在有些狀況下可以從母姓”;回答“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占27.8%;回答“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母姓”的比例很低,僅有0.4%。

對于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受訪者,進一步追問其最主要的原因,有50.9%的人表示是“一般都這樣”,有38.4%的受訪者表示是“傳宗接代”,表示是“避免小孩被歧視”的民眾占了4.3%。

“在哪些情況下,您認為小孩可以從母姓?”該題為多選題,有兩個選項受到了超過半數受訪者的認同,分別為“只要父母雙方約定就好”與“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占了76.3%和54.3%。另外,“夫妻離婚后小孩由媽媽監護”和“小孩希望跟媽媽姓”也各有31.8%和23.7%的比例。endprint

在扣除掉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回答者之后,有近五成的民眾表示,如果是自己的小孩,會讓他/她和媽媽同姓(48.0%),表示“不會”的有近兩成的比例(18.8%),超過三成的民眾表示“不一定、看情形”(32.7%)。

表1 總體受訪者對子女隨母姓的態度

(二)不同性別的受訪者對子女隨母姓的態度分析

對于子女的姓氏,受訪者是否接受可以隨母姓,還是絕對要隨父姓?由于“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母姓”的回答比例很低,不宜再進行統計上的分組比較,以免產生樣本代表性不足的問題,因此僅選取回答比例前兩名的選項進行卡方分析。⑦ 統計結果表示(見表2),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男女比例分別為58.5%和41.5%;認為“在有些狀況下可以從母姓”的男女比例差別比較小,分別為48.2%與51.8%。卡方值為17.62,顯著性概率值為0.000,表示兩性在本題回答的分布上有顯著差異。

對于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原因,由于主要的回答集中在“傳宗接代”和“一般都這樣”兩項,其他選項的回答比例很低,因此在分析上僅進行這兩個選項的卡方分析。⑧ 在表示出自于“傳宗接代”的群體里,男性占63.3%,女性占36.7%;認為“一般都這樣”的男女比例分別為53.6%與46.4%??ǚ街禐?.92,顯著性概率值為0.03,表明兩性在本題回答的分布上有明顯不同。

“如果是您的小孩,您會讓他/她和媽媽同姓嗎?”三個選項的回答,男女的比例多半都在五成左右??ǚ街?.69,顯著性概率值0.16,未達顯著性水平0.05的門檻,表示兩性在本題回答分布上的差異并不顯著。

“在哪些情況下,您認為小孩可以從母姓?”在六個選項中,男女的重視排序幾乎一樣,前兩位分別為“只要父母雙方約定就好”和“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最后兩位則是“有兩個以上的兒子”、“有兩個以上的孩子”。⑨

(三)不同世代的女性受訪者對子女隨母姓的態度分析

在世代變項中,我們將女性受訪者分成1980與1990年代出生、1960與1970年代出生以及1950年代及以前出生三個群組進行分析。由表3可知,關于對子女隨父姓或是母姓的態度,在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受訪者中,1950年代及以前出生者占了64.0%,而在同意“在有些狀況下可以從母姓”的群體中,1950年代及以前出生者只占了30.5%。卡方值為86.69,顯著性概率值為0.000,表示不同世代的女性在本題回答的分布上有明顯著差異。

在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理由上,卡方值2.79,顯著性概率值0.25,未達顯著性水平0.05的門檻,表示無論是基于“傳宗接代”或是“一般都這樣”的理由,各世代群體在人數比例的分布上沒有明顯不同。

至于是否會讓自己的小孩與母親同姓,卡方值12.31,顯著性概率值0.02,表明各世代的女性在本題各選項回答上的分布有明顯不同,其中1950年代及以前出生者在回答“不會”的受訪群體中占了40.4%,而在回答“不一定、看情形”的群體中只占了25.9%。

另外,在受訪者認為小孩可以從母姓的原因選項中,各世代女性認為“只要父母雙方約定就好”的人數都是最多的,其次是“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最后兩位則是“有兩個以上的兒子”、“有兩個以上的孩子”。1980與1990年代出生者在“夫妻離婚后由媽媽監護”選項上同意的人數與“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差別不大,前者只比后者少了7人而已。

(四)不同受教育年限的女性受訪者對子女隨母姓的態度分析

在學歷方面,由于原始調查問卷在設計上試圖涵蓋臺灣地區各類型的學制,因此將教育程度的選項劃分得過于精細,多達22個。為了方便分析,在本研究中我們將學歷或受教育程度轉換為受教育年限,并將女性受訪者的受教育年限分成6年以下、7—12年以及13年以上三組,進行組間比較。

從表4可以得知,女性受訪者在對子女隨父姓或是母姓的態度上,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群體中,受教育年限在13年以上者的比例只有17.0%,而在“在有些狀況下可以從母姓”的回答者中,受教育年限在13年以上者占了50.9%的比例??ǚ街?06.19,顯著性概率值0.000,表示不同受教育年限的女性在本題各選項的回答分布上有顯著差異。

在“傳宗接代”和“一般都這樣”這兩個子女應該從父姓的原因上,卡方值4.25,顯著性概率值0.12,未達顯著性水平0.05的門檻,各個受教育年限組別的女性在本題各選項的回答分布上沒有明顯不同。

至于是否會讓自己的小孩與母親同姓,在表示“不會”的受訪者中,受教育年限在13年以上者占42.0%,而在回答“不一定、看情形”的群體中,受教育年限在13年以上者占了56.1%。卡方值10.91,顯著性概率值0.03,顯示三個受教育年限組別的女性在本題各選項的回答分布上有明顯不同。

另外,在小孩可以隨母姓的原因選項中,受教育年限為7—12年和13年以上兩組認為“只要父母雙方約定就好”的比例都是最高的,至于受教育年限6年以下的女性受訪者,同意人數最多的理由則是“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

(五)不同婚姻狀況的女性受訪者對子女隨母姓的態度分析

在婚姻狀況的部分,原先的問卷中設有單身從沒結過婚、同居、已婚有偶、離婚、分居、配偶去世、其他等七個選項,由于不少選項的人數并不多,若是進行分組比較,有樣本代表性不足的疑慮,因此本研究只選擇單身從沒結過婚和已婚有偶兩類群體進行比較。

由表5可知,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未婚與已婚比例分別為7.6%與92.4%,表示“在有些狀況下可以從母姓”的兩類群體比例則分別為38.1%與61.9%??ǚ街?8.45,顯著性概率值0.000,表示不同婚姻狀態的女性在本題選項的回答分布上有顯著差異。endprint

在子女應該從父姓的原因上,該題卡方值0.072,顯著性概率值0.77,未達顯著性水平0.05,表示不同婚姻狀態女性的回答分布沒有明顯差異,無論是回答“傳宗接代”還是“一般都這樣”的受訪者,未婚和已婚的比例相差不大。

至于是否會讓自己的小孩與母親同姓,回答“會”和“不一定、看情形”的單身和已婚群體比例都大約是4∶6,但是回答“不會”的兩類群體比例卻是接近3∶7??ǚ街?.65,顯著性概率值0.02,已達顯著性水平0.05門檻,表示不同婚姻狀況的女性在本題選項的回答分布上有明顯的不同。

另外,在小孩可以從母姓的原因方面,無論是未婚或是已婚女性,都是比較同意“只要父母雙方約定就好”和“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不過未婚者在“夫妻離婚后小孩由媽媽監護”選項上同意的人數只比“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選項少了6人而已。

(六)不同子女數的女性受訪者對子女隨母姓的態度分析

我們將受訪者的子女數分成無子女、1個子女以及2個以上子女三組。從表6得知,關于對子女隨父姓或是母姓的態度,在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該從父姓”的受訪者中,三組的比例分別為7.9%、5.9%、86.2%,在認為“在有些狀況下可以從母姓”的群體中,三組的比例分布則為35.5%、10.2%、54.3%。卡方值81.12,顯著性概率值0.000,顯示不同子女數的女性在本題選項的回答分布上有顯著不同。

在子女應該從父姓的原因上,卡方值1.15,顯著性概率值0.56,無論是“傳宗接代”還是“一般都這樣”的選項,各組受訪者在回答的分布上沒有明顯不同。

至于是否會讓自己的小孩與母親同姓,卡方值9.09,顯著性概率值0.06,不同組別群體在選項的回答分布上沒有明顯差異。

另外,在小孩可以從母姓的六個可能原因中,三組女性認為“只要父母雙方約定就好”的比例都是最高的,其次是“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不過,沒有子女者在“夫妻離婚后小孩由媽媽監護”選項上同意的人次只比“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少了6人而已。

四、研究結果討論

(一)開放的社會,保守的思想

臺灣地區曾是日本長達半世紀的殖民地,一定程度上受到東洋文化的影響;臺灣地區在1987年解除了近40年的戒嚴令,開放黨禁和報禁,提供了大量吸收歐美文化的空間與機會。另一方面,臺灣地區被不少人認為比較好地保留傳承了中華文化,因而呈現出東西方多元文化交織的風貌。在民眾對子女隨母姓問題的態度上,本文的分析結果呈現出開放中帶有保守的意味,因為盡管讓子女隨母姓被七成的臺灣民眾所接受,不過仍有近三成的民眾認為無論如何子女都應該隨父姓,這三成民眾所持的理由不外乎是“一般都這樣”,或是“傳宗接代”;另外,認為小孩可以從母姓的民眾,“媽媽的娘家沒有人傳香火”是一個主要的理由。這說明當前的臺灣社會有一定比例的保守民眾,他們順應絕大多數人的做法讓子女隨父姓,而不“標新立異”地讓子女隨母姓,同時將姓氏視為血脈傳承的象征,而且這種傳承的責任由男性擔起,就算是愿意讓子女隨母姓的受訪者,仍舊逃不掉需要傳承祖先血脈的使命執念。

作者比較關心的是那些認為基于傳宗接代的理由而堅持子女必須隨父姓的人士,因為這樣的觀念可能會連帶形成重男輕女的思想,倘若下一代不是男丁,會產生家族的命脈如何延續的憂慮。本文認為,或許這些人士的思維難以在短時間內改變,但是教育、民政等政府相關部門以及社區、媒體可以通過宣傳倡導的方式,引導觀念轉變,促進性別平等。應確立這樣的理念,即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無論是隨父姓還是隨母姓,生命傳承的核心是家庭中的愛與親情,而不單純只是姓氏這樣的符號。

(二)子女隨母姓,兩性觀點大不同

統計分析結果顯示,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子女都應該隨父姓的男性比例遠大于女性,另外基于傳宗接代的理由認為不論在什么情況下子女都應該隨父姓的男性比例也明顯高于女性。這樣的結果反映出男性對于子女隨父姓一事比較看重,同時也將傳宗接代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而姓氏就是一個責任履行完成的標志。在中國古代,女方家若是無兄無弟,為了傳宗接代,會招女婿上門,男方姓氏改為女方,以后的孩子跟女方姓。這種入贅婚姻下的男方,往往會遭到別人背后的訕笑議論。本文認為,盡管當前法律明文規定,子女的姓氏由夫妻雙方平等協商討論決定,但是對某些男性而言,要讓子女隨母姓多多少少還是會聯想到古時候的入贅婚姻,觸及藏在心里的自尊。再者,讓子女隨母姓這一“與眾不同”的行為可能會引來家族成員和親友特別是觀念傳統的長輩的不理解和反對,甚至可能會引發他人猜想子女隨母姓是因為婚姻中男方弱勢“沒用”、女方是強勢的“壞媳婦”而作出的決定。無論是男方還是女方,應該都不希望因為子女的姓氏問題而被親友、熟人冠以懦弱或強勢的形象,或是讓家族蒙羞“沒面子”,因而在子女姓氏問題上往往選擇順應潮流。

(三)同為女性,誰支持誰保留

研究結果表明,世代、學歷、婚姻狀況和子女數這四個人口背景屬性,在從子女隨父姓或是母姓的態度上,都產生了非常鮮明的對比,堅持子女一定要隨父姓的女性群體大多具有以下幾個特征:1950年代及以前出生;受教育年限在6年以下;已婚有偶;子女數大于1。臺灣地區在1960年代末期開始全面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因此受教育年限在6年以下的女性現在多半也是60歲以上的祖母級人士。這些女性在臺灣早期民風傳統保守的社會環境下成長,結婚生子,被長輩叮嚀婚后要以夫為貴;暫且先不論子女的姓氏,光是女性自己的姓氏,根據臺灣地區早期的民法規定,“女性婚后必須冠夫姓,不冠夫姓為例外”,到了1998年才修正為“以不冠夫姓為原則,若要冠夫姓,需以書面約定,并向戶政機關登記”。在這樣的制度環境下,老一輩文化水平不高的女性,確實不容易形成子女可以隨母姓的意識。

值得思考注意的是,這些年長女性雖然多半已無生育能力,但是基于家族中尊重長輩的傳統倫理孝道,在孫子女的姓名問題上,她們很有可能成為新生兒父母雙方在決定是否要讓下一代隨母姓時的重要影響人。若是她們持反對態度,家族成員為了和諧的考量,很可能會打消讓孩子隨母姓的念頭。這也或許能說明為什么在1980與1990年代出生,以及受教育年限在13年以上的高學歷青年女性,盡管認同在某些情況下子女可以隨母姓的人數比例不低,但是被問到是否會讓子女隨母姓時,有比較高的比例是表示“不一定、看情形”。endprint

(四)法律的進展與社會的接受,同等重要

臺灣地區早期的民法??梢姷侥凶鹋暗纳?,然而隨著家庭形態和社會結構的演變,原先一些對女性不友善的規定逐步被修正,女性的權益也受到了更充分的保障。舊的臺灣地區民法規定:“子女從父姓,贅夫之子女從母姓,但另有約定者,從其約定”。接著在1980年代修正為:“子女從父姓,但母無兄弟,約定子女從母姓者,從其約定。贅夫之子女從母姓。但約定其子女從父姓者,從其約定”。到2007年時有了重大的修正,分別就婚生子女與非婚生子女的從姓加以規定。在婚生子女方面,規定為:“父母于子女出生登記前,應以書面約定子女從父姓或母姓;子女經出生登記后,于未成年前,得由父母以書面約定變更為父姓或母姓;子女已成年者,經父母之書面同意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非婚生子女經生父認領后,視為婚生子女,也適用以上規定,不然則是從母姓。到了2010年,法條再次作了修正,進一步將姓氏賦予當事人自己主宰,而非僅能由父母決定,將原先需要父母書面同意的字樣刪除,修改為:“子女已成年者,得變更為父姓或母姓”。

就臺灣地區而言,雖然法律賦予了子女隨母姓的權利,然而要讓整個社會徹底擺脫以父系為中心的思維,營造一個對隨母姓成熟、友善的環境并不容易。社會各界對于隨母姓一事,就算自己不會身體力行,也應該抱以自然、平常、開放的態度,對于周遭隨母姓的人士,不要覺得對方的家庭婚姻有問題而投以奇異的眼光。相關部門可以優先鼓勵、協助可能有讓子女改隨母姓意愿或需求的女性,例如離婚獲得未成年子女撫養權的女性將子女從前夫的姓改為自己的姓氏。這樣做或許可以幫助離婚婦女走出上一段婚姻的傷痛,同時若是日后改嫁,也不會出現一個家里有婦女本人、與前任丈夫所生子女、現任丈夫三個不同姓氏的尷尬情況。

五、結論與展望

2016年,我國大陸地區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目前已有新聞媒體報道,二孩的姓氏問題在一些家庭中引起了爭執討論。本文利用臺灣地區的一項抽樣嚴謹的大規模調研數據,嘗試分析民眾對子女隨母姓的態度,希望借此喚起社會各界對一些人們習以為常但值得思考的性別議題的關注,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反思來推動性別平等與女性權益增進。日后關注婚姻、家庭和婦女議題的研究者,可以在此基礎上在大陸地區進行類似的調查,比較所得到的結果是否相同。同時,可以通過更精致的調查研究,發掘其他可能的重要影響因素,例如母親家庭的影響力、新生兒的性別和家中排行、新生兒父母各自家庭的經濟實力等。另外,研究者也可以對子女隨母姓的家長進行深入的訪談調查,發掘在問卷調查中所未能體現或設想到的深層內容,嘗試對此問題積累更深入更豐富的研究成果。

注釋:

① 馬春華:《后社會主義國家的家庭政策和性別平等:1989年后的匈牙利和波蘭》,《婦女研究論叢》2014年第5期。

② 蔣月:《性別平等視野下的新中國婚姻家庭立法》,《新視野》2011年第5期。

③ 曹麗娟:《“80后”婚姻中的姓氏之爭》,《當代青年研究》2013年第3期。

④ 陳昭如:《父姓的常規,母姓的權利:子女姓氏修法改革的法社會學考察》,《臺大法學論叢》2014年第2期。

⑤ 陳怡君:《第二“姓”?新生兒姓氏協商的性別權力關系》,《婦研縱橫》2010年第4期。

⑥ 彭渰雯、洪綾君:《為何從母姓?——夫妻約定子女姓氏的影響因素調查》,《女學學志》2011年第6期。

⑦ 基于這種考慮,在表2—6中,關于對子女隨父姓或是母姓的態度,我們僅列示回答比例前兩名的選項的分組統計結果。

⑧ 基于這種考慮,在表2—6中,關于認為孩子應該隨父姓的理由,我們僅列示回答比例前兩名的選項的分組統計結果。

⑨ 基于文章篇幅考量,本文對于各類受訪者對“在哪些情況下,您認為小孩可以從母姓”的回答的描述性統計分析結果不詳盡列出,在表2—6中也不予顯示。

作者簡介:田蘊祥,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湖北武漢,430072。

(責任編輯 劉龍伏)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韩日无码在线不卡| 欧美啪啪网|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日韩在线成年视频人网站观看| 性激烈欧美三级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99久久国产自偷自偷免费一区|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动漫 |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亚洲五月天高清| 国产精品三级专区| 欧美69视频在线| 91青青草视频|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99re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日韩国产精久久| 久久女人网|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 在线免费亚洲无码视频| 日韩在线视频网|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网图区| 无码人中文字幕| 亚洲性视频网站| 九色视频最新网址| 国产第一页亚洲|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看国产一级毛片| 欧美国产中文| 国产素人在线| 91成人免费观看在线观看| 国产一级毛片在线| 在线观看的黄网| 中日无码在线观看| 香蕉eeww99国产在线观看| 999精品在线视频| 中文字幕资源站| 国产第八页| 色欲色欲久久综合网|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福利视频| 刘亦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青草热| 国产精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基地| 中国一级特黄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日韩| 成人年鲁鲁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中文字幕 91| 无码综合天天久久综合网| 久爱午夜精品免费视频| 91日本在线观看亚洲精品| 91精品国产丝袜|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看| 欧美人人干| 国产日韩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二三|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乱码中文| 亚洲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日韩高清成人| 精品偷拍一区二区| 色天天综合| 黄色福利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自在久久77|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99| 5388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 五月婷婷伊人网| 在线免费观看AV| 国产婬乱a一级毛片多女|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伊人色在线视频| 亚卅精品无码久久毛片乌克兰| 国产人人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