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霞+馬媛
摘 要:隔代教養作為當前中國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其主要指祖輩在家庭中對幼兒的培養和教育。隔代教養本身的一些特點會影響著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因此,最大限度地發揮隔代教育的有效價值就需要為幼兒建立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與幼兒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等改良建議,從而使隔代教養能夠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隔代教養 口語表達能力 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061-02
1 隔代教養的概念及類型
隔代教養是當前一個比較熱門的話題,關于隔代教養的概念也是各有所述。有研究認為隔代教養就是祖輩家長對孫輩的看護和教育,一般是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進行;也有研究認為隔代教養是在祖輩家長和孫輩之間進行的,是祖輩對孫輩的成長發生影響的過程,這一影響過程實際上也是祖輩與孫輩的一種雙向的互動過程;還有研究認為,隔代教養是父母不在的情況下由祖輩撫養的方式。[1]綜上所述,筆者認為隔代教養就是祖輩家長(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在家庭中對于孫輩承擔著主要教育責任的一種教育方式。
2 隔代教養對于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影響
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是指幼兒與別人對話交流的能力以及復述別人說話內容的能力,如果幼兒具備了一定的口語表達能力,他們就能夠向大人表達清楚自己心里的想法,并且為他們進入小學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2]
2.1 隔代教養對于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積極影響
首先,老人作為一個過來人,有著豐富的育兒經驗,并且晚年時間充裕,最重要的是老人相對于年輕的父母而言對待孩子有足夠的耐心,尤其對正在處于學習語言的初級階段的幼兒,正需要老人的耐性配合來促進其表達能力的發展;其次,由于各種原因,祖孫之間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叫“隔輩兒親”,因此幼兒在老人面前沒有任何的壓力,不拘謹,顯得特別的活潑,也很樂意與老人積極的互動,在這樣寬松的環境下,幼兒的學習效率明顯提高了;最重要的是老人豐富的生活知識和深厚的人生閱歷使他們在與幼兒交流的時候有著豐富的談話素材,有利于幼兒詞匯量的積累。隔代老人所具有的這些優勢只要有效的利用,都可以提高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2.2 隔代教養對于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消極影響
隔代教養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但是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隔代教養對于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發展的缺陷也日益顯露出來。首先,缺乏健康良好的語言環境,不利于幼兒用語習慣的養成。老人似乎并沒有意識到環境會對幼兒的口語發展如此的重要,導致在不同環境下成長的同一年齡段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均有差異。其次,長幼之間缺少溝通交流,使幼兒缺少語言鍛煉的機會。由于對世界的認識較少,所以他們的好奇心非常的強,經常會口齒不清地重復問老人一些問題,從而增加自己的認識經驗。但是幼兒與成人的思維區別很大,所以溝通起來很費勁,很多老人選擇用“冷處理”的方式來應對幼兒,甚至有些老人在心煩時還會訓斥幼兒,直到將幼兒的積極性消磨完為止。再次,陳舊保守的教育觀念,忽視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老人對于幼兒的教育方式都是偏向于保守化和傳統化,思維模式比較僵化且缺少變通,這種“閉門造車”式的教育方式嚴重違背了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從而錯過了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關鍵期。最后,過度溺愛的培養方式,限制了幼兒的主動表達。現在的老人對孫輩的愛經常把持不住一個“度”,因此極容易陷入溺愛的誤區,這種愛表面上是一切為了孩子,實際上卻是剝奪了孩子的一切。
3 合理發揮隔代教育價值的有效途徑
3.1 為幼兒創建一個文明、規范的語言環境
因為幼兒對于外界的學習主要是通過模仿得到的,所以著名的教育家蒙臺梭利提倡要為幼兒建立一個“有準備的環境”,而這里的“有準備的環境”就是為幼兒提供一個相對文明、規范的模仿環境,一個良好語言習慣的形成離不開優越的語言環境的支持。比如家長在幼兒面前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說話時盡量要減少方語方音的使用,并且要文明用語,使他們從開始就接觸良好的語言信息,從而為培養良好的用語習慣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積極與幼兒溝通和交流
隔代家長在面對幼兒的提問時,要主動的放低自己的姿態,表現出很樂意的態度來與幼兒進行交流。在和幼兒交流的過程中為幼兒營造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并慢慢地引導幼兒來表達出自己內心的想法。但是由于每個幼兒的發展程度不一樣,家長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交流的內容和方式。比如要多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來作為談話內容,這樣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提高幼兒的交談興趣,從而使幼兒體會到說話與交流的樂趣。與此同時,他們對于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也會隨著與成人的交流而得到滿足,這時候就會樂于學習語言和發音,并從中掌握其語音技巧。久而久之,那些平時不喜歡說話的幼兒也可以通過愉快的談話交流鍛煉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才能真正促進他們的口語語言的發展。
3.3 及時更新科學的育兒觀念
為了使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與時俱進,不與時代脫軌,隔代教養者要在總結自己以前教育經驗的基礎上,學會融入現代新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來達到教育幼兒的目的。首先隔代家長要加強與年輕父母的溝通和交流,因為年輕父母受教育程度和社會認知相比老年人要強,所以在和年輕父母交流思想的過程中可以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并明確幼兒口語表達能力對于幼兒以后發展的重要性,從而及時地調整教育方法。其次,隔代老人可以嘗試參加一些老年人的語言學校或者一些談話俱樂部來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和規范自己的用語習慣,讓幼兒的語言習慣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4 學會正確民主的教養方式
從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我們可以得出,當個體有更高層次需要時,就會不斷地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獲取滿足,在這個過程中個體就促進了自身的成長與發展。因此當幼兒有更高層次的需要,并想要表達的時候,隔代家長不要輕易的越俎代庖,要對幼兒進行正確的引導,激勵幼兒自己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當幼兒不斷的通過自己的努力而表達出自己的想法時,他的口語表達能力已經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對于幼兒以后的交流和發展都非常的重要。所以隔代家長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走出愛的誤區,不要讓愛成為了孩子以后社會交往與發展的絆腳石。
一個人口語表達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是在幼兒時期,而隔代教養作為中國現代社會一種客觀存在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我們現在應該要清醒地認識到隔代教養對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利弊,在發揮其教育優勢的同時,要不斷地更新教育理念并改進教育方法來克服隔代教養給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所帶來的種種不利影響。希望隔代教養對于幼兒口語發展的影響能夠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并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來提高生活在隔代家庭中幼兒的語言教育質量,從而促進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姍,陳小萍.隔代教育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2007(4):63-64.
[2] 鄭兆靜.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初探[J].素質教育,2013(10):11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