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10-0229-01
閱讀習慣要從幼兒階段開始培養。幼兒階段是激發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的關鍵期,因此教師要在讓幼兒閱讀的過程中情緒放松,心情愉悅,積極主動,讓幼兒在歡愉的情感體驗下完成閱讀,愛上閱讀,并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1 先演后讀,增強幼兒體驗
繪本閱讀活動的形式如果長期保持不變,那么再有趣的繪本對幼兒來說也會讓人覺得枯燥、無趣,創新的活動過程才可以保持幼兒對繪本閱讀的新鮮感而參與熱情高。《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在繪本閱讀之前,為了激起幼兒的閱讀興趣,筆者想到了讓幼兒表演繪本內容,設置一個情境讓幼兒根據已有的認知和經驗先進行表演,在此基礎上再進行閱讀,拉近了與繪本故事的距離,較好的維持與增強了幼兒的閱讀興趣。
在《好餓的小蛇》繪本閱讀之前,筆者先給小班幼兒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景:一條小蛇肚子餓了,他扭來扭去出門找食物,他東看看西看看,好餓的小蛇找到了什么,好餓的小蛇張開嘴巴啊嗚--咕嘟把東西一口吞到了肚子里,小蛇肚子變什么樣了?同時我有提供了一個托盤,里面裝著玩具蘋果、香蕉、西瓜等食物。然后讓一個幼兒扮演好餓的小蛇,幾個幼兒來喂小蛇吃托盤里的食物。表演開始了,“好餓的小蛇”扭來扭曲前行的滑稽動作一下吸引了小朋友們的目光,“小蛇”左看看右瞧瞧尋找食物的樣子又引發了幼兒一陣笑聲。一個幼兒拿起托盤里的蘋果喂給“小蛇”吃,小蛇吃完后高興地蹦了兩下,接著其他小朋友也積極地參與進來,一個一個的爭著給小蛇喂食物。簡單的表演結束后,問他們:“小朋友們,好餓的小蛇吃了蘋果之后肚子會變成什么樣呢,吃完香蕉之后又是什么樣子呢?我們來看看繪本《好餓的小蛇》中的小蛇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吧”在表演或觀看的愉悅心情下,幼兒們都興致勃勃地參與到繪本閱讀中,并認真地觀察小蛇的模樣,有的幼兒還用手指去點小蛇的肚子。
幼兒是為游戲而生,一日活動也都以游戲為主,因此教師在繪本閱讀活動的組織中,應該注重創設寬松有趣的教學情境,創新閱讀過程,激發幼兒自主參與,讓幼兒與情境、同伴、教師之間產生良性的情感交流,在此基礎上充分調動幼兒閱讀的主動性,從而培養了幼兒對繪本閱讀的興趣和自主性。
2 先畫后讀,增進幼兒理解
繪本中蘊含著很多的知識,如果沒有實踐經驗,對幼兒來說是晦澀難懂的,因此在閱讀活動開展之前要注重實際操作獲取知識的認知和經驗的積累,涂鴉繪畫就是操作的一種。每個幼兒都是天生的畫家,在涂鴉中,他們用繪畫盡情地、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想法和情感,同時表現出對其個人而言是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在繪畫的過程中,幼兒由于生活經驗缺乏,對繪畫的作品經常無從下手,帶著對臨摹作品的渴望心理去觀賞繪本將起到比單純閱讀更好的效果。
在小班的《小黃和小藍》繪本閱讀活動之前,我們開展了一次《神奇的顏色》為主題的繪畫活動,讓幼兒將各種顏色進行配對,看他們擁抱后會發生什么神奇的變化。帶著好奇,幼兒去玩顏色,小黃遇到小藍變成了綠色,小黃遇到小紅變成了桔紅色,小藍遇到小紅又會變成什么顏色呢?這個活動充分聯系了幼兒園的繪本閱讀課程,挖掘課程有效資源,開展了適應幼兒特點和需要的美術活動,讓幼兒充分在做中學、在玩中探究顏色的神奇。通過繪畫實踐活動,小班幼兒知道了原來神奇的顏色會變,在此認知基礎上進行繪本閱讀就簡單易懂,生動有趣多了,幼兒的閱讀興趣和熱情油然而生。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幼兒的認知水平低,理解能力較差,繪本的生動描述有時是千言萬語卻說不清,幼兒思前想后道不明,但如果通過實踐自主探究,幼兒馬上一目了然,在頭腦中產生了清晰的表象,這表明實踐操作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以繪畫活動等實踐活動優化教學過程,靈動教學內容以吸引幼兒的探究興趣并保持積極性,引導幼兒自主探究,通過直觀形象的體驗認知來轉化為抽象邏輯能力,降低閱讀難度,提高閱讀興趣。
3 先聽后讀,激發幼兒想象
音樂以其特殊的節奏感而吸引人,嬰幼兒也不例外。幼兒對能夠發出聲音的事物很敏感,對音樂有著不同于成人的感受方式,當他們聽到音樂時,會自然而然開心地跟著音樂搖動起來,并可以長時間地做類似的搖晃動作表現自己的愉悅。教師可以將音樂與繪本閱讀的內容進行有機結合,讓幼兒在感受旋律,聆聽歌詞時發揮想象,對音樂中傳達的故事在頭腦中有了一定的表象后,進而讓幼兒進行繪本閱讀,與歌詞進行對照,幼兒的閱讀過程就充滿了興致。
如在繪本閱讀《小貓釣魚》課上,筆者就先讓幼兒們聽兒歌《小貓釣魚》,邊聽邊讓幼兒們想象小貓和貓媽媽在河邊釣魚的情景,小貓去捉蜻蜓和蝴蝶的情景,小貓掉到大魚的情景。幼兒在音樂的引領下認真傾聽歌詞,也努力構思畫面,并相互交流聽到的內容。幼兒把以往生活中存儲的各種動物形象和音樂結合起來,憑證對音樂和歌詞的理解也能簡單復數,但對其中小貓的動作和故事發展情節順序容易記混了。在此時適時地讓幼兒進行繪本閱讀,幼兒在對音樂故事的積累和興趣使然下,都積極主動的翻看起繪本,仔細研究里面的動物形象,并順利的記住了小貓的先后動作。
培養閱讀興趣,光給一本有趣的圖書是不夠的。用音樂活動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興趣,讓幼兒在領會音樂內容,并發揮想象力在頭腦中形成表象。當幼兒的想象不夠豐富精彩或想象時遇到阻礙時,再讓幼兒通過繪本閱讀直觀生動的呈現畫面,在視覺上彌補這種不足,此時幼兒的閱讀愿望肯定是強烈的,閱讀興趣也就油然而生。
綜上所述,幼兒的閱讀有別于中小學生、成人專注的閱讀,是要在多種活動中開展閱讀,如繪畫、表演等融入繪本閱讀,在興趣使然下體驗作品,加深理解,這是符合幼兒學習特點的閱讀方式。踐行陶行知的“教學做合一”的理論,可以使教師的教育方法與幼兒特點相結合,理性而又不失人性的優化教學效果。教師要積極探索適合幼兒興趣特點的閱讀方式以激發幼兒繪本閱讀的興趣,將幼兒輕松帶入閱讀的快樂之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