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昊
特朗普總統剛剛結束首次訪華。此次行程恰逢中共十九大閉幕后不久。中國主席習近平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宣布,中國要在本世紀中葉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與此同時,特朗普也為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而努力。中美關系需要被重新界定,進而確?!白寖蓢餐瑐ゴ蟆?。
顯然,世界正在看到一個很不一樣的美國。特朗普以“美國優先”為綱,希望大幅調整移民、稅收等政策,并且展現出從全球事務中不斷“退縮”的態勢。過去幾個月來,美國先后退出“跨太平洋經濟伙伴協定”(TPP)談判、退出致力于全球氣候治理的《巴黎協定》、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朗普還威脅撕毀2015年多個大國共同達成的伊朗核協議。
無論是特朗普的總統就職演說,還是今年9月他在聯合國大會的演講,都展現出以“經濟民族主義”對抗全球化、以強調“主權”的雙邊方式取代多邊主義的傾向。英國《金融時報》評論家PhilipSte?phens用“好戰的孤立主義”來描述特朗普的作為。
相較于特朗普治下的美國,中國也在經歷大變化。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顯著放緩,在建立創新型經濟、推動金融改革、應對老齡社會等方面存在重大挑戰。在政治上,“黨的領導”正得到全面加強,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不會出現西方所期待的“自由化”。中國大力推動軍事改革,旨在建立一支“能打勝仗”的世界一流軍隊。
與此同時,中國在外交政策上展現出越發積極主動的姿態,一方面更加堅定地維護領土和主權權益,強調絕不會拿核心利益做交易;另一方面,通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創設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大力參與和引導國際發展和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再次確認了這些政策方針。
中美兩國自身發展走向的變化,勢必帶來中美關系的新一輪轉型。2012年,習近平提出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倡議。其目標就是防止華盛頓和北京陷入某種“戰略對抗”。然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挑戰是巨大的。2017年9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鄧福德毫不掩飾地表示,2025年中國將成為美國的最大威脅。
的確,管理中美之間的“競爭性共存”關系正變得越發困難。但是,有理由判定,特朗普上臺以來中美關系比大多數人預料的要更加穩定。習近平與特朗普之間保持著有效的溝通,他們今年4月共同決定設立的中美“全面對話機制”運轉良好。雙方實際上都希望能避免一場貿易戰,以及防止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失控。
然而,僅僅靠“不做什么”并沒能確保中美的持久和平,雙方需要大力地拓展合作。中國越來越富裕的中產階層對購買美國商品、技術和服務充滿興趣。而美國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更新也可以借助中國企業。中美在能源領域的合作也大有前景,包括液化天然氣、清潔煤與核電技術等。
尤其是,“一帶一路”可以為中美關系帶來新的機遇。亞太地區基礎設施的改善可以帶來更多的貿易空間。未來15年亞洲基礎設施建設所需資金高達26萬億美元,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美國柏克德工程公司、哈里伯頓公司、卡特彼勒公司等企業完全可以參與其中。
實際上,通用電氣公司已與中國的多家企業簽署合作協議,在巴基斯坦、沙特等國承建電站項目。通用電氣公司還與中國的絲路基金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展開聯合融資項目,涉及電網、新能源、油氣開發等多個領域。這必將為美國產業工人帶來更多就業崗位。
此外,中美還可以加強在阿富汗事務等方面的合作。8月,特朗普公布了應對阿富汗戰爭的新戰略。阿富汗需要建立自主的、可持續的經濟,以避免那些年輕的阿富汗人靠打仗謀生。中國為阿富汗提供了大量經濟援助,并幫助培訓農業、水利、醫療等人才。
總之,即便特朗普政府堅持“美國優先”,中美仍然存在很多合作的空間。兩國關系并不能被朝鮮核問題所定義。美國的命運和中國的命運之間并不是“蹺蹺板”的關系,雙方應該思考如何共享權力、共擔責任。▲
(作者是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7-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