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摩洛哥特派特約記者 韓曉明 呂可丁 ●任重 王會聰

“未來將有更多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沙特《中東報》語)——最近,沙特帶給外界太多“意料之外”,浮現在人們心里的疑問也越來越多:聲勢浩大的反腐風暴,是沙特國王讓位給年輕王儲的前兆?反腐調查終將牽涉多少王室成員和高官?與黎巴嫩的緊張關系會走到爆發戰爭的地步嗎?有分析認為,對內反腐、對外強硬的沙特王儲,無異于給自己制造了一個“火藥桶”;也有媒體強調,沙特即將迎來一位精力充沛且意在推行自由化的年輕國王是好事。他將成為國際反恐戰爭的重要盟友,也是其他頗具抱負的阿拉伯革命者的良好模范。
傳聞:沙特國王要退位
“沙特國王讓位”的傳言最初是沙特阿拉伯衛視本周三在其推特上發布的消息。據伊朗新聞電視臺報道,該推特稱,沙特將在“48小時內”舉行交接儀式,王儲本·薩勒曼繼承王位。不過,該推文在兩小時后就被刪除了。報道說,這顯然是在試水,“考察”公眾對權力突然更迭的反應。
其實,早在今年6月本·薩勒曼成為王儲時,現年81歲的老薩勒曼由于健康原因要退位的猜測就已出現。9月,黎巴嫩燈塔電視臺說,老國王成立了一個權力交接的準備小組。當時,《華爾街日報》援引接近沙特王室人士的話說,繼位可能在年底或明年年初完成。中東問題分析師阿薩德·阿卜杜卡希爾認為,9月對神職人員的打擊行動已是宏大計劃的一部分,旨在讓王室內部與沙特重要人物在王儲的外交政策問題上閉嘴。這位分析人士9日也在社交網站上稱,“我聽說,薩勒曼將在36小時內讓位”,最近的反腐行動是在鋪路。
不過,連日來在英語媒體廣泛傳播的這一傳聞,卻在阿拉伯世界的主流媒體中“靜悄悄”。截至本報11日凌晨發稿,沙特政府尚未有任何回應。
反腐:經過3年調查
就反腐行動,沙特總檢察長9日公布了一些細節。他發表聲明稱,反貪機構共抓捕208人,釋放了7人,其余的201人仍被關押;在過去幾十年中,因系統性腐敗被濫用的國有資金高達1000億美元,這是過去3年的調查結果。英國《衛報》稱,沙特政府公布的被捕人數比外界預想的要多得多。之前廣泛流傳的數據是:11名王子,4名現任大臣,38名前政府官員,他們被捕的消息是在沙特國王4日宣布成立最高反腐委員會幾個小時后傳出的。周四,沙特國王任命了30名法官,提拔了26名法官。
據彭博社9日報道,此前被認為是嫌疑人臨時安置處的利雅得五星級酒店麗思卡爾頓,可能出現無法安置所有人的情況,因此在其街對面的萬怡酒店房間也被“當地上級機關”預訂一空,這源于該酒店一名前臺接待員的說法。麗思卡爾頓和萬怡同屬萬豪國際酒店集團。
根據彭博社的描述,麗思卡爾頓的大門從上周日起“不同尋常地”緊閉,看不到保安人員,酒店主要電話線路一直處于忙音。如今,該酒店房間直到明年1月底都被訂滿了,萬怡酒店則到12月底前都無法預訂房間。
“沙特王儲的革命是真正的阿拉伯之春”,不同于一眾“反腐風暴是王儲在清理門戶”言論,彭博社10日文章認為,32歲的本·薩勒曼看起來像故事書中的阿拉伯王子,他如同進步人士那樣說話,還承諾將沙特伊斯蘭教轉變為更寬容的宗教品牌,不再為極端主義清真寺提供資金或支持“圣戰”分子。“這難道不是我們正在等待的阿拉伯領導人?但迄今為止,各國對此似乎沒多少興趣,除了發推特表示支持的特朗普”。彭博社說,這可以理解,因為有時,年輕的阿拉伯革命者成為納賽爾(埃及前總統)、拉登,“阿拉伯之春”的結果讓西方人不再輕易抱有期待。即便如此,人們必須稱贊這位年輕王子的勇往直前,他已樹敵無數,但這樣有意推行自由化的未來國王對沙特和世界來說是好事。
不安:中東三國促國民撤離黎巴嫩
當地時間9日,沙特、阿聯酋和科威特要求本國公民盡快離開黎巴嫩,這又是讓外界擔心中東局勢一觸即發的消息:沙特與黎巴嫩的緊張局勢會引發經濟危機,甚至是爆發戰爭嗎?
黎巴嫩遭遇危機的背景是,該國以兩種方式卷入了沙特與伊朗的矛盾:上周六也門胡塞武裝發射導彈試圖襲擊利雅得機場后,沙特指責伊朗及其黎巴嫩盟友真主黨為此提供了幫助,并稱沒有管控好真主黨的黎巴嫩相當于是向沙特宣戰;同一時間,黎巴嫩總理哈里里在沙特宣布辭職,伊朗支持的真主黨認為,哈里里被迫做出此舉,并已被沙特拘留。
《紐約時報》說,分析人士擔心,隨著該地區出現如此眾多的沖突,沙特任何導致局勢升溫的舉動都在增加發生意外災難的可能性。“導火索那么多,交流那么少,有可能爆炸的風險那么多,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出錯的機會。”美國政府前中東政策主任羅伯特·麥利說。
調解:法總統突訪沙特兩小時
為調解沙特與黎巴嫩的關系,正在中東訪問的法國總統馬克龍周四晚“意外”到訪沙特,只待了兩個小時。法國與黎巴嫩關系緊密,曾是殖民關系。哈里里在法國待過幾年,在那兒也有住處。馬克龍周三在阿聯酋參加新盧浮宮博物館落成儀式,在迪拜出席新聞發布會時說,與哈里里有非官方接觸,目前沒有收到將他轉移到法國的請求。
馬克龍在沙特與本·薩勒曼見了面,這是兩人第一次面對面會談。法國總統府聲明說,他們主要談了哈里里辭職后的黎巴嫩局勢,“馬克龍重申了黎巴嫩的穩定、安全、主權對法國的重要性”。路透社評論稱,正當沙特王儲強調與特朗普緊密關系時,馬克龍卻尋求與沙特的地區影響力對手——伊朗加強聯系。馬克龍曾表示,將在2018年訪問伊朗,如果成行,這將是1971年以來首位法國總統到訪伊朗。
馬克龍訪問之際,正是沙特和黎巴嫩為哈里里的行蹤爭執不下的時候,后者堅持認為,沙特將其軟禁。路透社10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沙特要求哈里里對黎巴嫩真主黨更強硬,但他辦不到,于是迫使其辭職。沙特對于“軟禁”一說予以否認。法國外交部長勒德里昂10日表示,哈里里在馬克龍到訪阿聯酋前一天去了阿布扎比,“我們認為,他的行動是自由的”。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勞維德周四表示,美國駐沙特代辦此前一天見到哈里里,但拒絕透露見面的地方或者哈里里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