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學科與跨學科

2017-11-11 08:44:07康保成
粵海風 2017年5期
關鍵詞:學科

康保成

為什么需要劃分“學科”

為什么要劃分“學科”呢?如果用一句話回答,就是:世界太大了,宇宙太廣了,歷史太長了,知識太多了。

你了解地球嗎?地球的直徑是1萬2千多公里,年齡是40~46億歲。

宇宙呢?宇宙的直徑可達到920億光年,年齡大約為138.2億歲。

學者們通常把中國古代分為上古、中古、近古,漢代以前就算上古了。“上古”很古嗎?錢鐘書先生的夫人楊絳先生活了105歲,周有光院士活了112歲。向上追溯10個楊絳、周有光,我們就回到宋代了,向上20個楊絳,我們就回到“上古”了。可見,所謂“上古”,在人類幾十萬年的歷史長河中只能算“當代”了,而在地球和宇宙面前,就更加啥也不是了。

每一個個體的人,他所掌握的知識,對于宇宙、對于地球來說,都是極其有限的。古人面對浩瀚的空間和無垠的時間,發出過不少慨嘆。“滄海一粟”,這句話真不是說說而已。哪怕你在某一個領域中是真正的“大師”,所掌握的知識,有發言權的領域,也只不過是一個小角落而已。1983年我報考中山大學王季思老師的博士生,一個親戚知道了,他是學術圈外的人,寫信問我:“聽說你報考的老師很有名,那我到廣州火車站一打聽,每個人都知道他吧?”這是一個真實的例子,本人絕不造假。但是大家知道,不要說王季思,就是王國維,你到大街上打聽一下,看有幾個人知道?據說,航天員楊利偉返回地球后做過一次內部講演,他說:在浩瀚無垠的星際面前,人類依然是孤獨和無知的,只有造物主無聲地注視著我們。

宇宙太大,學海無涯,人們無奈地把關乎地球、關乎宇宙、關乎人類的所有學問,劃分成不同的學科門類,企圖從某一部位,某一側面,某一細微之處,來觀察和研究宇宙、地球和人類。當今世界上最知名也是最權威的百科全書《不列顛百科全書》(英文:Encyclopedia Britannica),又稱《大英百科全書》,誕生于公元1771年。我國的《永樂大典》產生于明永樂年間(1403年-1424年),比《大英百科全書》早三百多年,但自然科學知識太少,缺乏普世價值,又散失嚴重,沒有產生世界性的影響,但把各門知識分類的意識卻是明確的。“窺一斑而見全豹”,在許多時候是不得不為之、必須而為之的。然而,人們不僅發現,廣闊無垠的物質世界是由肉眼看不到的原子組成,而且原子又可以分為原子核與核外電子,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組成,質子和中子還可以繼續再分。物質世界如此,精神世界呢?那就更加細微到不可捉摸了!

先舉一個眾所周知的例子。大家知道,兩種不同的語言,例如英語和漢語之間,常常具有不可翻譯性。尤其是詩詞曲一類韻文和成語典故、方言俗語等,如果不是同時精通中英文的外國學者,想要理解、欣賞其中的意境美和深刻含義,幾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有這樣的學者,當他企圖用信、達、雅的標準將其翻譯成英文時,也一定感到力有不逮、束手無策。僅僅在“信”這個層面似乎不難做到,把大致意思翻出來就可以了,但境界和韻味也要翻譯出來就難了。《牡丹亭》中的“裊晴絲吹來閑庭院”直譯成英文是:Read the fine silk from leisure garden,再從英文翻回來就成了“在悠閑花園里觀看精美絲織品”的意思,很像是一則房地產廣告。“裊晴絲”,以及《西廂記》里的“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一類詩句,在戲曲中有很多。此類境界和韻味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怎么翻譯?還有一些成語典故,看起來只有四個漢字,但其實里面是有一個故事的,而且還蘊含著哲理。例如“刻舟求劍”,僅按字面翻譯,老外肯定會不知所云。最近法國漢學家藍碁(LANSELLE Rainier)教授到中山大學講學,我當面向他請教如何解決這一問題,他的回答其實不出意料:1、遇到此類問題,用注代譯;2、先進行“語內翻譯”,把深奧的古漢語或韻文翻譯成漢語白話文,然后再把白話文翻成外文。這兩種辦法無論哪一種,都如同隔靴搔癢,不能原汁原味地咀嚼品味原作的美和哲理。這使我想起,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各大學巡演時,大學生們聽不懂唱詞,也看不懂湯顯祖的原作,卻看得懂英文字幕。

中英文兼通的中國學者,情況有所不同,例如葉嘉瑩先生。她的老師顧隨先生是北大英文系畢業的,國學根底極深,葉先生考入輔仁大學跟顧先生學唐宋詩。畢業一年后,顧隨先生寫信給葉嘉瑩先生,大意是叫她好好學英文,要能直接看“洋鬼子”的書,方能“別有開發,能自建樹。”葉先生后來學了英文,去了加拿大,旁聽了英國文學的課程,用西方文學理論的眼光看中國古典詩詞,對王國維所說的“境界”的理解果然有了更加深刻而清晰的認識。(參葉嘉瑩《我與顧隨先生75年的師生情誼》,《河北大學學報》,2017年第1期)這是跨學科研究中國文學的一個成功的范例。但我不知道葉先生如何給洋人講解她的體會。

再舉一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有一次去臺灣開會,一位熟悉的臺灣學者送了她和另一學者合寫的一本書給我,書名是《豫莎劇<約/束>》。我一下子愣住了。原以為自己是做戲曲研究那么多年了,在這個領域里應該不會有讓我一無所知的東西,但這本書是講什么的呢?單從書名,真的是完全不知所云。等打開書閱讀才知道,原來所謂“豫莎劇”,是從莎士比亞的劇本改編的豫劇!

列舉上面這些例子,無非是要說明人們知識的有限性。毫無疑問,當人們意識到,中國戲劇或中國戲劇史,這個在人類的知識庫中所占份額極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小小學科,其研究對象竟然包括了自上古而下的巫術、儀式、游戲、戲曲(含元雜劇、南戲、明清傳奇、昆劇、京劇、漢族和各少數民族的地方戲)和話劇,以及儺戲、傀儡戲、目連戲;其涉及的知識包括文學(含外國語言文學和比較文學)、文獻學、藝術學(含戲劇、音樂、舞蹈、美術)、歷史學(文物與考古)、民俗學、宗教學、人類學、建筑學等學科領域的時候,就會明白,任何一個人,都難以獨立完成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全新的中國戲劇史。怎么辦?只有再細分。于是戲曲文物、戲曲音樂、戲曲民俗、比較戲劇學、戲劇人類學等新的學科便應運而生。endprint

總之,所謂“學科劃分”,是人們根據“隔行如隔山”的實際情況人為地制造出來的。然而,這樣的劃分,既合理,也有弊端。

當前學科劃分的狀況以及弊端

現代學科設置產生于西方,這一點人所共知,不多說,只說中國的情況。

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頒布修訂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2011年)》(以下簡稱《學科目錄》),我國能夠授予學位的學科門類分為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軍事學、管理學、藝術學共13個學科門類。每個學科門類下涵蓋若干個一級學科,其中理學和工學以及理工交叉下設的一級學科特別多,不贅舉。就我們熟悉的文學這個學科門類而言,下設的一級學科是三個:中國語言文學、外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以前藝術學也授文學學位,2011年以后獨立成為一個學科門類,下設的一級學科有: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設計學(可授藝術學、工學學位)。

本來,在一級學科下,還設有若干個二級學科。例如在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下,就有八個二級學科:文藝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在二級學科下通常還設有三級學科或者研究方向。例如中國古代文學下的三級學科,按斷代劃分,可分為先秦兩漢文學,魏晉隋唐文學,唐宋文學,元明清文學;按文體劃分,可分為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

顯然,學科劃分的總體趨勢是愈來愈細。細有細的理由,細有細的弊端。細的理由是:以中國古代文學為例,我不知道誰能夠精通從先秦到清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各種文體,以及各時代的作家作品、風格流派、文學運動、社團組織。所以,只有細,才有可能精和深。細的弊端是:中國古代文學各時代各文體之間,有錯綜復雜的聯系,如果只精通某一時段或某一文體,所謂的“精和深”,就可能異化成盲人摸象。所以有學者呼吁停止把文學史分段的做法,提出要警惕知識的碎片化。回憶起來,章培恒先生等學者早就提倡過古代文學要和現當代打通。近幾年來,教育主管部門也停止了以往以二級學科申報博士點的做法。二級學科正在被淡化,這就是為什么我說“本來,在一級學科下,還設有若干個二級學科”原因。也就是說,在理論上,一位中文系的博士生導師,現在可以同時招收和指導古文字和當代文學等不同研究方向的學生。但在實際操作的層面,卻很難行得通。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韓愈說“術業有專攻”,俗語云“隔行如隔山”,此之謂也。話說了一圈又繞回來了,因為,我們陷入了一個不可解的悖論,一個很難逾越的怪圈。

在學科設置和學科劃分方面,我還有如下個人體會,提出來和大家分享。

第一,對于一般的研究者而言,中國古代文學和中國古代史的關系,要比同在一級學科(中文系或者文學院)下的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關系更密切,起碼目前的研究狀況是如此。質言之,也可以說中國古代文學史是中國古代史的一個部分。眾所周知,中國以前文史哲不分。即使西方的學科理念傳入中國之后,王國維、陳寅恪、顧頡剛這些大學者,都兼做史學和文學,而且都做出了不凡的成就。顧頡剛一不留神還成了民俗學家。已故傅璇琮、岑仲勉先生,前者是做古代文學的,但史學功底極深;后者主要是做史學的,但常常以文學家的生平為研究對象。這樣的例子在當代學者中也很多,舉不勝舉。當然,錢鐘書和上文提到的葉嘉瑩先生情況比較特殊。希望今后年青一代的學者能夠突破老一輩的藩籬,都能像錢先生和葉先生一樣,做到古今中外兼通。

第二,關于民俗學。我們知道,民俗學是一個二級學科,它上面的一級學科是社會學,而社會學隸屬于法學這個學科門類。所以,攻讀民俗學的研究生,拿到的是法學學位。然而,第一個民俗學的博士點設在北師大的中文系,研究生的來源多半是中文系本科生,研究對象多數是民間文學。有一次一位年輕學者和我交換名片,只見他的名片上赫然印著:“民俗學(中國民間文學)博士”。這個現象,很能說明學科分類中名不副實的情況。更讓我吃驚的是,“民俗學(中國民間文學)”這種說法,并不是這位年輕的博士自己創造的,而是有“法律依據”的,這就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公布的《學科目錄》。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公布了調整后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但這個目錄只有學科門類和下屬的一級學科。在此之前的2011年2月28日,學位辦、教育部發出了《關于做好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二級學科自主設置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在該二級學科目錄未統計編制完成前,各學位授予單位可按照《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1997年頒布)的二級學科目錄自主設置目錄內二級學科”。請看(1997年頒布)的《學科目錄》中“法學”這一學科門類下所設立的一級學科和二級學科:

學科門類:(編號03)法學

下設一級學科0301法學0302政治學0303 社會學 030304民族學

法學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

030101法學理論 030102 法律史 030103 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030104 刑法學 030105 民商法學(含:勞動法學、社會保障法學)030106 訴訟法學 030107 經濟法學 030108 環境與資源保護法學 030109國際法學(含:國際公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 030110 軍事法學

政治學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

030201 政治學理論 030202 中外政治制度 030203 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030204 中共黨史(含:黨的學說與黨的建設) 030205 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 030206 國際政治 030207 國際關系 030208 外交學

社會學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

030301 社會學 030302 人口學 030303 人類學 030304 民俗學(含:中國民間文學)endprint

民族學一級學科下設二級學科:

030401 民族學 030402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 030403 中國少數民族經濟 030404 中國少數民族史 030405 中國少數民族藝術

這個《學科目錄》所呈現的邏輯上的混亂、重疊等現象是顯而易見的。政治學、社會學、民族學該不該劃入“法學”?上述三個一級學科的碩、博士該不該授予法學學位?這是歷來都有爭論的問題。200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發布通知,在《學科目錄》中的“法學”門類中增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這就使得原本就存在爭議的《學科目錄》,更顯得疊床架屋,令人無所適從。

《學科目錄》中關于“馬克思主義”的學科劃分是這樣的:在法學這個學科門類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再下設四個二級學科,即: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國外馬克思主義研究;在哲學學科門類下設有哲學一級學科,下面再設“馬克思主義哲學”。這樣,馬哲便成了與中國哲學、外國哲學、邏輯學、倫理學、美學、宗教學、科學技術哲學并列的二級學科。到底應該設一級學科還是二級學科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馬克思主義哲學”有什么區別呢?令人困惑不解。更令人詫異的是,在經濟學這個學科門類下,卻并沒有設立“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一級學科或二級學科。難道《資本論》研究的不是經濟問題嗎?按照官方說法,難道《資本論》不是馬克思主義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嗎?然而,在法學這個學科門類、民族學一級學科下,卻設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政策”二級學科;在政治學一級學科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二級學科。這樣的話,難道不應該在“文學”這個學科門類下設一個“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一級學科嗎?至少,應該在“中國語言文學”下的“文藝學”二級學科前加上“馬克思主義”字樣,使之成為“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呀!在中國大陸語境中,馬克思主義領導一切天經地義,文藝學怎么可以例外!

如何實現以問題為導向的“跨學科”

《學科目錄》出現的問題,除了人為造成的邏輯混亂之外,還有客觀原因。因為,從學理的層面看,任何一種學科分類,都很難將此類與彼類完全分割開來。這主要的不是分類的標準有什么問題,而是兩種以上的事物之間可能血肉相連,很難分割。例如戲劇戲曲學科,可以是文學門類、中國語言文學一級學科、古代文學二級學科下的一個三級學科或研究方向,也可以是藝術門類、戲劇與影視學一級學科、戲曲戲劇學二級學科下的三級學科或者研究方向。

去一下圖書館書庫,你會發現,戲曲戲劇的書是分在兩個類別的,在文學的I類或藝術的J類。雖然從理論上說,屬于劇本或作家的應劃分在文學類,屬于舞臺表演的應劃分在藝術類。但在操作的層面,卻很難截然劃開。例如中國戲劇史論類,是放在文學類還是藝術類呢?去年中國大陸隆重慶祝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那么,湯顯祖的著作和研究湯顯祖的著作是放在文學類還是藝術類呢?《譚鑫培傳》《梅蘭芳傳》這些著作,是放在歷史類的人物傳記部分,還是放在戲曲表演類呢?其他專門史和專門史家的著作也是如此。或許可以說,今天以前發生過的事情都是歷史。我以前比較迂腐,認為當代歷史不算“史”。但是一部部的“20世紀文學史”“20世紀戲劇史”之類的著作出來了,也沒見有什么人質疑或反對,于是我也就隨大流,開始認同“當代史”的說法了。那么,各類專門史,如文科的文學史、哲學史、戲劇史、舞蹈史、音樂史,理工科的數學史、物理學史、醫學史、化學史、建筑史、橋梁史、交通史,以及各行專家的傳記,是放在各自的專業類呢還是放在歷史類的專門史呢?到書庫里轉一轉,你會發現此類問題數不勝數。

再說個小插曲。10多年前我們去北方一個少數民族省份某大學,發現那個以理科為主的邊緣省份的大學不僅有博士點,而且有院士,很驚訝。仔細一看,原來他的專業是“中國科技史”。回來查了一下《學科目錄》,原來在“理學”這個學科門類下,有一個叫做“科學技術史”的一級學科,并注明:“分學科,可授理學、工學、農學、醫學學位”。于是,在中醫學這個一級學科下,就有“中醫醫史文獻”二級學科。我在河南大學讀書和工作期間,就有一位中文系教古代漢語的老師,應邀去河南中醫學院教醫古文。在軍事學這個學科門類下,就有“軍事思想及軍事歷史”的一級學科以及“軍事歷史”的二級學科。在建筑學一級學科下,就有“建筑歷史與理論”的二級學科……這樣,我們所熟悉的戲劇戲曲,徘徊在文學與藝術之間的情況也就不難理解了,從事“跨學科”研究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以往我認為,如果僅僅研究戲曲文獻、文本,盡可以繼續在案頭討生活。然而,案頭研究也需要跨學科,因為文學和文獻學并不是一回事。而且文學和史學、哲學、社會學、宗教學、民俗學的聯系,并不以研究戲劇掌握足夠的文獻材料,尤其是窮盡一切材料,即使在今天這樣的大數據時代,也并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如果要研究戲劇形態、戲劇文物、戲劇音樂、戲劇民俗,那就一定更要“跨學科”了。

跨學科研究一定要以問題、研究課題為導向。我最近主持的教育部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黃河中下游鄉村習俗的現代轉型”,就是典型的跨學科題目。

本來,民俗學就與文化人類學、社會學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什么是民俗?民俗就是生活。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都是民俗學研究的對象。為什么要選擇“黃河中下游”,而且是“鄉村習俗”?因為地處中原腹地的黃河中下游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中華文明的一個縮影。在遭遇“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李鴻章語)的情勢下,人們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千百年來形成的鄉村習俗也必然跟著發生變化。也許在許多人眼中,與都市相比,鄉村習俗微不足道。然而在我們看來,鄉村的變化,才在根本上標志著農耕文明向現代文明的過渡與轉型。鄉村習俗的變化總比都市慢半拍,然而,正由于如此,惰性才體現著傳統,鄉村才成為我們觀察歷史的最好標本。

這個課題,是一個典型的“跨學科”的課題。要研究“現代轉型”,就要了解傳統和歷史。要了解歷史,就既要讀書,查閱文獻,也要走訪鄉間老人。這樣,歷史學和民俗調查就必須結合在一起了。要了解人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就要具備各方面的生活知識乃至宗教學方面的知識。這樣才能知道,和過去相比,人們的生活、習俗、信仰,都發生了哪些變化?哪些屬于“現代轉型”?為什么會發生變化和轉型?進一步的研究,還應該了解,普通農民如何看待這種變化與轉型?政府部門應不應該推動這種轉型以及如何推動轉型?等等。這就還要具備心理學和管理學的知識。endprint

在我看來,看戲演戲,也是以往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戲曲與民俗的關系,可以用兩句話概括。一句是:戲曲是民俗的一個部分;另一句是:戲曲中反映了豐富多彩的民俗生活。所以,我們把演劇習俗也當成一個子課題。這樣,有關的研究人員,還應該具有戲劇學的知識。

再有就是關于現存鄉村陋俗的調查。一部駁雜的中國文化史,有精華,也有糟粕。我們的鄉間習俗,有可能向現代轉型,也有可能面臨禮崩樂壞的境地。最近收到一條微信,標題是:《中國農村踏入史上最危險境地》,文中所舉的污染驚人、厚葬風俗、賭博盛行、晚輩忤逆等現象,非常值得關注。這種現象是不是一種普遍存在?如何治理?如何引導?這是亟待調查研究的。

“跨學科”是有界限的,有條件的,必須對要跨入的學科有相當程度的了解。我們前邊已經列舉了一些成功“跨學科”的大家。可以說,凡大家,沒有一個是畫地為牢、固守一隅的。因為他們的知識本身就是跨學科的,因而他們的研究是渾然天成,不需要標榜的。但也有一些不夠嚴謹的學者,對所跨學科缺乏基本的了解,就夸夸其談,亂發議論,結果必然是失敗的。把一篇論文,寫得遍體鱗傷,慘不忍睹。我在別的場合舉過這方面例子,此處就不多說了。

“跨學科”需要專家團隊的密切合作。《大英百科全書》第14版邀集了近140個國家和地區的4000位專家參與撰述,《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的作者竟達2萬名。“夏商周斷代工程”,國家《清史》編纂工程,也都組織了強大的團隊。我們這個課題也是“跨學科”的課題,課題組成員分別出身于文學、史學、社會學、藝術學,起碼跨了四個學科門類。相信只要大家團結協作,就一定能完成既定的任務。

“跨學科”與評估體制

從表面來看,有關管理部門是鼓勵“跨學科”,提倡以問題為導向進行研究的。這主要表現在重大項目申報上。但是,評估體制卻非常滯后。這主要表現在,立項不難,寫文章不難,但發表不容易,尤其在權威期刊發表更難。

把學術期刊分等級,同樣是有利有弊,就現在的情況看,是弊大于利。然而,學者們一邊詛咒其弊端,一邊自己也參與其中,推波助瀾。例如大學的各級學術委員會,無論評職稱、評獎,或者給研究生授學位,往往不看成果本身,而要看發表在哪家刊物。這種情況也蔓延到專著,不看成果,而看出版社。最令人難以理解的是,南方一家“985”大學的研究生院,向各院系口頭傳達了一項最新規則:以后發表跨學科的論文,例如中文系的研究生發表哲學或史學論文不被認可,除非說明有什么必要發表這樣的論文。這真是天下奇聞!若王國維、陳寅恪在世,不知作何感想。

問題是,面對這樣的評估體制該怎樣應對呢?

首先,應該有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心態。做學問,做學術,其最終目的不是為了獲得學位、職稱等,而是為了探究真理、弄清真相。雖然每個學者所做的只不過是真理的冰山一角,這個小角落有可能是十分卑微的。但探究真理、弄清真相的精神是萬古長青的。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會為發現每一個真相,或者每一條新材料,產生“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狂喜。我們都不是圣人,在金錢、名利面前不為所動的可能性太小,但把名利看得過重也大可不必。從初出茅廬的莘莘學子,到成就卓著的學術大家,一定要經受各種磨煉與考驗,包括應對目前的評估體制。要相信,只要所寫的東西確有價值,就不會被埋沒;只要確實是個人才,就一定不會被埋沒。總之,要有長遠的目標,足夠的信心與耐心。

其次,投稿要有針對性,選好學術期刊。現今各高校,都把中國社科院及屬下各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期刊當做“權威期刊”。據我所知,這些刊物一般固守自己的領地,輕易不超越雷池一步。把“跨學科”的論文投給他們,一般很難被采用。要挑選那些雖然算不上“權威”,但格局大一些的學術期刊投稿。最近,王寧教授發文痛批“A刊”現象,本人十分贊同。

以上兩條應對措施,第一條最關鍵。

當然,我們希望,不合理的學科劃分和評估體制,應盡早得到調整和改革,以問題為導向的“跨學科”研究,應當在政策層面得到實實在在的鼓勵與落實。建議國務院學科評議組設立“綜合學科”,建議各學術期刊提供“跨學科”版面,建議教育部及各省的學術評獎設立“跨學科”研究獎項。這樣,有利于青年學者的成長,有利于中國學術的發展。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科
學科新書架
【學科新書導覽】
學科新書導覽
學科新書導覽
【學科新書導覽】
土木工程學科簡介
【學科新書導覽】
學科新書導覽
關注一流學科
“超學科”來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一区毛片|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裸奔| 久久综合五月| 欧美成一级| 在线观看av永久| 99视频在线看|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AV|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麻豆精品在线|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www亚洲天堂| 国模极品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88| 欧美国产在线看| 国内老司机精品视频在线播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无码免费视频|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aV东京热 | 国产成人一区| 中文字幕无码电影| 国产在线日本| 成人在线观看一区| 不卡无码h在线观看| 夜夜爽免费视频| 中文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看片一区二区三区 | 九色最新网址| 91久久偷偷做嫩草影院| 亚洲中文字幕日产无码2021| 狠狠亚洲五月天| 日本a∨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欧美| …亚洲 欧洲 另类 春色| 午夜在线不卡| 日韩高清成人| 99热亚洲精品6码| 久久中文无码精品| 国产乱论视频| 最新国产你懂的在线网址| 日韩精品成人在线| 国产小视频在线高清播放 | 久久亚洲欧美综合| 欧美怡红院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经典三级久久| 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在线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视频| 中国精品自拍|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天堂久久| 欧美在线网| 国产91色在线|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不卡在线观看视频| 第一页亚洲| 国产成人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视频a| 在线国产资源| 欧美啪啪精品|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国产区|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美女免费精品高清毛片在线视| 天天视频在线91频|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亚洲区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视频二区| 色综合久久88| 国产福利免费视频| 女人18毛片久久| 视频一区视频二区中文精品| a亚洲视频| 欧美精品三级在线| 日韩高清中文字幕| 亚洲免费三区| 精品国产www| 人妻夜夜爽天天爽| 国产拍在线| 亚洲色图欧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