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浩晗
[摘要]拼貼藝術從獨特的繪畫創作方式發展而來,最初的目的在于打破單一的空間層面,制造出一種不同一般的空間視覺效果。后來經過發展延伸,拼貼藝術不再僅僅局限于畫作領域,而是與各種領域的設計結合在一起進行再創作,常常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將拼貼藝術有效地運用到招貼設計中,可以使整個畫面充滿創造性,以特別的方式造成視覺沖擊力,達到更突出主題,引人注意的目的。
[關鍵詞]拼貼藝術 招貼設計 表現形式 藝術特征
在現代藝術中,選擇合適的表現手法是設計一個優秀作品的關鍵。無論在裝飾、建筑、繪畫、音樂還是攝影中,多多少少都會發現拼貼效果的存在。拼貼藝術這種表現形式最早是由立體派的代表藝術家畢加索和布拉克提出,之后經過了達達主義藝術流派的洗禮,展現出了多種不同的藝術形式風格。拼貼手法的多元化不只是表現在顏色、結構和風格這些方面上,還體現在它反諷的意味和難以想像的重構方式,這些能更直接地闡述作者的設計理念和內心思想,產生了具有沖擊性的視覺體驗,在招貼創作中成為最常用的藝術手法之一。由于拼貼的表現手法既有豐富性,在表達上又有特殊性,與其他的設計方式和繪畫形式有著很大的區別,對二十世紀的藝術創作形式和創作理念有著深遠的影響。正是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法,更能夠吸引大眾的視線,為招貼信息內容的傳達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拼貼藝術的起源
拼貼藝術從獨特的繪畫創作方式發展而來,最初的目的在于打破單一的空間層面,制造出一種獨特的空間視覺效果。后來經過發展延伸,拼貼藝術不再僅僅局限于畫作領域,而是與各種領域的設計結合在一起進行再創作,常常可以發揮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拼貼(Collage)這個詞語來自法語coller,就是用膠粘東西的意思。以前的巴黎街頭,經常會看到被左一層右一層海報貼滿了的墻面,層層的海報錯綜復雜,互相遮擋覆蓋,又會有露出的部分,五顏六色的海報,字體大大小小色彩不一,圖案各不相同,甚至連紙張的材質都不一樣。就是這樣的貼滿海報的墻面,卻有著一種莫名的美感,而藝術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雙可以發現藝術的眼睛。畢加索和布拉克就是這樣的藝術家,他們受到墻面的啟發,創作出了立體派拼貼。1911年,布拉克首次在他的繪畫中應用了拼貼手法,他因此被稱為美術史上第一個使用拼貼手法的現代畫家。1912年,畢加索創作出了他的第一幅精致的拼貼畫《有藤椅的靜物》,他先在畫紙上粘了一片有藤編的布,用來代替在紙上繪出這個的圖形,使人們對于藝術中的真實與虛幻產生了模糊的錯覺。畢加索與布拉克的這些創作在這個時期被人們稱為“拼貼藝術”。第一次世界大戰后,達達主義的藝術家們對于拼貼手法做了進一步的拓展,他們把拼貼當做發泄內心負面情緒的工具,運用各種書的文字片段和圖片、殘缺廣告以及報紙照片等材料,不管是否帶顏色,都被加以利用進行再創作,通過剪貼成招貼的方式來向當時的社會表達他們的不滿。到了20世紀60年代,拼貼藝術再次被波普藝術家們發現并使用,他們通過拼貼的手法展示當時社會的流行趨勢。
二、拼貼藝術在招貼設計中的表現手法
可以說拼貼藝術很大程度是斷裂的美學觀念,這是非常考驗設計者的,過多的元素在原本不屬于自己的地方重新組合,這種協調性是需要很強的技巧的。我們應該關注元素與元素之間的關系,首先不能在視覺上就看起來很違和很排斥;其次是內容上,不能做成雜亂無章的組合,整個招貼設計的目的應該是明確清晰的。拼貼藝術的招貼不是元素的隨意組合,每一個元素的擺放都應該是有它自己的意義的,而不是簡單的堆砌,它的根源還是招貼設計的基本理念。
招貼設計是以視覺為溝通方式,既想要吸引大眾視線,又想讓大眾明白其想法,就要在表現手法上下功夫,受波普藝術的影響,逐漸有更多的人在招貼設計中使用拼貼的手法,因為拼貼不僅僅豐富了視覺感受,也為招貼開拓了一個新的發展路線。拼貼藝術在招貼設計中主要分為三種表現形式:文字拼貼、圖形拼貼和綜合拼貼。
1.文字拼貼
文字拼貼是指在設計中主要以文字的形式當做設計的主體,文字能夠將信息準確地表現出來,奇特的文字拼湊甚至能夠瞬間捕捉人們的視線和內心。用文字作為主體的特點,就相當于丟掉通過圖形表達主題的表現方式,通過文字的特殊組合,能夠達到一針見血、直抒胸臆的特殊效果。而文字拼貼在創作過程中需要嚴謹一點,必須精確而完整地操縱字體、大小、間距、形狀、結構等特征,才能產生對于美感的表達效果。如中國著名設計師韓家英以漢字“美”為元素所做出的設計,手印和漢字的結合,表現了濃厚的東方文化和獨特的哲學思想,文字筆畫的拆分以及圖形化的再創造,成為了設計中一種意象符號,正是拼貼將中國的傳統文化和現代的時尚潮流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2.圖形拼貼
圖形擁有著奇特的表現力,常常在平面設計中散發著強烈的視覺魅力,同時還是在招貼設計元素中引發廣告性質和引起視覺注意力的重要元素,經常在不經意間決定了廣告的宣傳效果,而剪切出來的圖形則是拼貼藝術中最為常見的元素。這些圖形基本來自報紙、雜志、照片或是各個國家比較有代表性的標志符號,它們隨處充滿在人類的生活中,還沒有時間、地域的限制。將這些圖形剪切,然后重構,只要處理好元素間的遠近、主次等一些關系,以及殘缺圖片間的契合,就能表現出設計的多樣性。剪切下來的圖形放入另外的平面世界中,它們即屬于同一個作品,又不處在同一個表達范圍,它們之間所形成的差異,使整個畫面更加富有層次感。
3.綜合拼貼
綜合拼貼就是用多種視覺元素和手法如設計結構和顏色對比等,通過互相組合來進行創作。通過文字、圖形等的互相拼貼,在平面上制造空間感,通過物體的互相穿插,形成虛實與前后的比擬。如靳祈島在為peerick的酒制作瓶貼時,就采用了綜合拼貼。整個設計有兩個部分,前面的部分是一個動感效果的字母“P”,后面的則是酒廠所在方位的區域圖。作者將字母和圖片的組合帶有撕邊的感覺,既突出了字母非一般的渲染力,又使整個設計擁有親和力,表現上的大膽突破,創新素材的使用,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這種拼貼手法與酒廠的理念相輔相成,使它在許多相同的產品中脫穎而出,引發了人們濃厚的采購欲望。
三、拼貼藝術在招貼設計中的思想表達
受拼貼藝術影響的招貼設計往往能將個人情感的表達視為重點,作品與觀眾之間情感的共鳴能夠使作品在觀眾的心里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不僅讓人們理解作品中表達的思想、觀點等,還反應了社會當時的各種現象和事件。如日本的設計師橫尾忠則,他的作品就與當時流行的浮世繪民俗相符合,使用了日本特有的符號和題材,擁有了“通往人類心靈最深處的幽暗的通道,是心靈感應式的交流”的評價。
1.自我情感的表達
大多數的設計作品都包含著作者對于個人思想情感的表達,如我國設計大師靳埭強所設計的《自在》系列招貼,首先從名字就能夠體現出作者對于追求自由自在這個理念的想法,畫面中那幾筆“隨意”的水墨正是對于標題的直接表現。在那些資歷豐富的設計大師的作品中,能很明顯的看出他們思想的沉穩與智慧,并且都含有一定的章法。而到了現代的年輕人手中,這些束縛統統被打破,轉變成對于叛逆、沖突的追求,他們的作品中充滿了熱烈與激情,使人們看到了更加動感、有活力、滿含青春氣息的畫面。
2.反諷的意味
戰爭、社會變革改革、文化思想潮流運動……在這些背景下創作出來的作品都不自覺地帶有反諷的意味,而設計作品當然也是人們表達個人觀點的手段之一,也是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社會一直在進步發展,而在發展的過程中難免發生一些引起社會轟動的問題,在爆發這些問題的同時,大量反腐敗、反暴力、反主流的作品就此被人們創作出來。人們通過個人創作來影射當時的一些社會現象,以此來渲泄對于現實社會不公正的不滿。
藝術是互相影響互相包容的,拼貼藝術和招貼設計的共通之處使得兩者可以完美地結合,碰撞出獨特的藝術火花。用圖像的表達方式,更加直接、明確,這是招貼設計的最主要創作要求之一,又因為有時候招貼單一的表現手法難以更好地起到表現作用和視覺作用,因此將拼貼藝術與招貼設計相結合,可以使招貼設計的作品更加別出心裁,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責任編輯:牧鑫)endprint